Workflow
抗日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拼命打鬼子”(时空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8-11 06:2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这是一篇关于抗战老兵赵文禄的人物报道,主要讲述了他的生平事迹和抗战经历。由于内容不涉及公司和行业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进行总结。建议提供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新闻内容进行分析。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佟麟阁:一腔热血荐轩辕
新华网· 2025-08-10 10:35
这是佟麟阁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佟麟阁1892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一户农民家庭。八国联军入侵后,年幼的他亲眼目睹国家的屈辱与人民 的苦难,从此萌发从戎救国之念。 早年,他投身冯玉祥部队成为哨兵,因英勇善战、善于用兵,先后升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参加护国战 争和北伐战争。1933年,佟麟阁参加长城抗战,取得喜峰口大捷。同年,他与冯玉祥等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 军,先后收复康保、宝昌、沽源、多伦等失地,重创日军。后退居北平香山。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 题:佟麟阁:一腔热血荐轩辕 新华社记者刘洋、吴文诩 在北京市西城区佟麟阁路北口,一尊怀表雕塑静静矗立。它以铸铜为主要材料,顶部雕刻两尊麒麟。怀表上的 时间,定格在抗日英雄佟麟阁将军为国捐躯那一刻(1937年7月28日下午2点30分),以纪念这位全民族抗战爆发后 殉国的首位高级将领。 7月28日,日军开始轰炸南苑守军兵营,南苑瞬间成为一片火海。佟麟阁深知,若南苑陷落,日寇便可攻进北平 城。面对日军10万以上的兵力和几十辆坦克,他仍亲自在前线率领官兵顽强抵抗。佟麟阁指挥部队向外突围时,两 架日军战机突然袭来,疯狂扫射。佟麟阁腿部中弹,官兵让他撤退包扎,他却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佟麟阁:一腔热血荐轩辕
新华社· 2025-08-09 16:05
佟麟阁生平事迹 - 佟麟阁1892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农民家庭,幼年目睹国家屈辱萌发从戎救国之念[1] - 早年加入冯玉祥部队,因战功从哨兵升至旅长,参与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1] - 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取得喜峰口大捷,同年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等失地[1] - 193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副军长,预判中日之战不可避免并表态将身先士卒[1] 抗日殉国过程 - 1937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佟麟阁下令全军誓死抵抗日军进犯[2] - 7月28日率部抵抗日军10万兵力与坦克进攻,腿部中弹仍坚持指挥[2] - 在敌机扫射中头部中弹殉国,时年45岁,成为全民族抗战首位殉国高级将领[2] - 临终前表示"个人安危事小,抗敌事大",毛泽东评价其"崇高伟大的模范"[2] 后世纪念影响 - 北京设有佟麟阁路、佟麟阁学校等纪念场所[2][3] - 2009年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2] - 北京香山佟麟阁纪念馆年接待超万名参观者,包括大量青少年学生[3] - 纪念馆留言显示年轻一代持续传承其爱国精神与英雄气概[3]
何以中国|抗日英雄吉鸿昌后人哽咽诉说:这盛世如您所愿
中国新闻网· 2025-08-09 11:03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短短20个字,是91年前抗日英雄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绝 笔诗。8月8日,在天津市和平区吉鸿昌旧居,"何以中国·和合共生"媒体采访团成员见到了吉鸿昌的外孙女郑吉 安。恰逢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她有话要对这位敬爱的姥爷说。(记者 刘越) ...
用雕塑凝固抗战记忆
新华网· 2025-08-04 09:49
军旅雕塑家创作成果 - 近10年来三位军旅雕塑家创作数十个抗战题材雕塑作品 [1] - 作品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西柏坡纪念馆等机构展出和收藏 [1] 雕塑作品主题 - 作品涵盖东江纵队战斗场景、红嫂救助八路军伤员等历史事件 [1] - 包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大型浮雕 [1] 创作过程与方法 - 创作过程中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并走访抗战老兵及其后代 [1] - 前往昔日战场实地收集素材以还原历史细节 [1] 作品社会价值 - 通过雕塑形式具象化伟大抗日精神 [1] - 数十件作品再现山河激荡、英雄不朽的历史瞬间 [1] - 作品具有教育意义,提醒观众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1]
周叔屏:弃商从戎 赤胆忠魂(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人民日报· 2025-08-03 06:01
抗日英雄事迹 - 周叔屏出身书香门第,在烟墩店做杂货生意,为人仗义,常接济贫苦乡邻,对日寇深恶痛绝,在安陆颇有威望 [1] - 1939年6月初,周叔屏集合部队设伏,在岔路口击退日伪军,7月下旬加入新四军 [2] - 1941年7月28日,周叔屏护送周志坚渡过府河后遭敌突袭,小腿中弹被俘,次日英勇就义 [2] 红色文化传承 - 安陆市将周叔屏等英烈的事迹编书成册,修缮革命旧址,建设烈士陵园,传承红色精神 [2] - 周文进作为驻村干部,积极打造乡村红色文旅品牌,讲述安陆抗日历史 [3] - 赵棚镇叶小伍返乡创业投身蓝莓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参与安陆农文旅融合,打造红色旅游重要节点 [3]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江桥抗战:半截桥墩的见证
新华社· 2025-07-15 20:45
历史背景 - 江桥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的一个小镇,因1931年江桥战役而闻名 [1] - 1931年11月4日,日军出动4000多兵力在飞机、大炮和装甲车掩护下进攻嫩江桥,中国守军奋起还击 [1] - 嫩江是守护齐齐哈尔的天堑,日军要进犯黑龙江必须跨过嫩江,当时江面未完全结冰,铁路桥成为争夺焦点 [2] 战役经过 - 马占山将军被任命为黑龙江省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组织抵御日军侵略 [1] - 为防止敌军通过大桥,驻军烧毁嫩江桥桥面并毁坏5座桥梁中的3座 [2] - 中国士兵采用极端战术,包括绑手榴弹滚入坦克群和用步枪击落低飞日军飞机 [5] - 日军损失兵力1000余人,是九一八事变以来首次受到重挫 [8] 战略意义 - 江桥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嚣张气焰,唤起中华民族抗日热情 [8] - 战役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声援,被称为"中国血性男儿的瑰宝" [8] - 战役中击落日军飞机,大振人心 [5] 历史纪念 - 现建有江桥抗战纪念馆,复原了当年战略要地哈尔葛桥的样貌 [4] - 纪念馆展示历史资料如《大公报》报道和被俘日军对中方的佩服 [8] - 每年重要时间节点都有民众前来纪念馆缅怀先烈 [11] 现状 - 老江桥仅存桥墩遗址已淹没水下,与新建平齐铁路嫩江桥平行矗立 [9][12] - 今日江桥既是交通动脉,也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象征 [12] - 高铁通过时的声音仿佛回应着1931年誓死不退的呐喊 [12]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窦来庚:“武林将军”展雄风
新华社· 2025-07-09 17:12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讲述抗日英雄窦来庚的传奇事迹和精神传承,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相关内容。因此按照注意事项第4条要求,无法提取与公司/行业相关的分析要点。 建议提供包含企业运营、市场动态、行业趋势等经济类新闻素材,以便进行专业的投资分析。当前历史人物题材的内容不符合分析范围要求。
寸性奇:为国战死,无憾此生(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人民日报· 2025-07-03 08:31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格式整理的摘要: 历史人物生平 - 寸性奇1895年生于云南腾冲,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并加入同盟会,参与辛亥革命、护国讨袁等重大历史事件 [1] - 1923年后历任大元帅大本营少将录事参军、中央直辖宪兵司令等职,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第31军参谋处长 [1] -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3军12师34旅旅长参加太原会战,1938年因战功升任第12师师长驻守中条山 [1] 军事事迹 - 1941年5月日军集结10余万兵力进攻中条山时,寸性奇部坚守西线阵地,成为唯一未溃退的防线 [1] - 战斗中寸性奇右腿炸伤仍指挥作战,后胸部中弹无法行走仍拒绝部下保护,命令部队继续突围 [2] - 5月13日寸性奇左腿被炸断后自戕殉国,1942年被追晋为陆军中将 [3] 历史评价与纪念 - 1986年被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2014年入选全国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3] - 1989年忠骸迁葬腾冲国殇墓园,墓碑由火山石镶砌并刻"抗日烈士、陆军中将寸性奇将军之墓" [3] - 滇西抗战纪念馆将其墓作为重点讲解点位,年均讲解上万人次,墓前常年摆放鲜花 [4] 精神遗产 - 绝笔信中明确表示"将中条山视为殉国之处",称"为国战死是军人幸事" [3] - 遗嘱要求将抚恤金全数捐献给国家,并嘱咐家人"艰苦度日"共赴国难 [3] - 被评价为"小我熔铸大国"的典范,其事迹铸就民族精神丰碑 [4]
“大刀将军”赵登禹:天地正气铸英魂(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人民日报· 2025-06-29 05:49
赵登禹将军生平事迹 - 赵登禹生于1898年,1914年加入冯玉祥部队,转战各省 [2] - 1933年3月11日夜,赵登禹带伤率部突袭日军,摧毁敌炮18门,取得九一八事变后首次大胜 [2] - 1937年7月28日,赵登禹在南苑战斗后撤途中遭日军伏击牺牲,年仅39岁 [2] 赵登禹将军的历史影响 - 赵登禹与佟麟阁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最早战死的两位高级将领,牺牲引起全国震动 [3] - 抗战胜利后被追认为陆军上将,遗骨安葬在卢沟桥畔 [4] - 北平市将北沟沿改名为赵登禹路,通县东大街更名为赵登禹大街 [4] 赵登禹将军的纪念活动 - 1952年6月,毛泽东亲自为赵登禹签发烈士证书 [4] - 1980年7月,北京市人民政府修葺赵登禹将军墓并重立墓碑 [4] - 1997年大红门中学更名为北京市赵登禹中学,2003年改为北京市赵登禹学校 [4] 赵登禹将军的精神传承 - 赵登禹学校建立赵登禹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平台 [4] - 学校开学第一课和教师培训第一课都是宣讲赵登禹将军精神和事迹 [4] - 每年清明时节群众聚集在赵登禹将军墓前缅怀追思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