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抱团取暖
icon
搜索文档
严肃话题悄然消亡,垃圾内容走红传播,为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6-02 01:18
互联网建立初期,人们对信息的传播寄予了厚望,认为它能打破传统信息垄断,让每个人自由获取和传播知识,最终通过理性竞争筛选出最好的思想。然 而,现实的发展却走向了反面。互联网并未成为理想的公共辩论场,反而成为传播错误和有害信息最有效的平台。究其原因,一些人最初认为问题出 在"坏信息"的供应端。因此只要限制坏人的发声渠道,就会阻断坏信息的传播。然而,这种想法忽略了坏信息的需求端,也就是人们为什么愿意接受这些 错误或有害的观念。 随着信息生产成本的极大降低、传播渠道的无限拓展,互联网制造出前所未有的信息过载。每个人都暴露在海量、碎片化、快速轮替的信息洪流中,被迫 时时刻刻做出判断。但因为缺乏足够的时间、专业能力或心理能量来辨别真伪、权衡利弊,人们就逐渐不再依靠理性筛选事实,而是选择认同某种熟悉的 立场或群体视角,以节省认知成本。这种"认知捷径"使信息不再是追求真理的要素,而成为文化身份和社群归属的标志。于是,传播速度快、情绪化强、 迎合欲望的内容获得优先传播,而复杂、有价值却不易传播的思想被淹没于喧嚣之中。互联网不再是信息的组织者,而变成了一个不断刺激模因传播的恶 性竞争市场,尤其在算法控制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好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