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援疆支教
icon
搜索文档
四百余志愿者天山脚下续情缘
中国青年报· 2025-09-30 04:24
支教项目规模与历史 - 自2018年以来,公司组织5批共436名大学生志愿者和20名教职工志愿者赴新疆和田地区开展援疆支教[1] - 支教项目持续八年间,志愿者前往31所学校,面向8万余名中小学生开设课程超过13万节[1] - 2008年起,公司连续17年招收新疆普通文理科、少数民族预科班等学生1257人[9] 支教成效与影响 - 支教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向上的力量与信念,实现从"石榴籽"到"石榴花开"的美丽蝶变[9] - 在公司就读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中,毕业后80%以上返疆就业,其中160多人投身教育事业,6人加入"三支一扶",5人入伍驻守边疆[9] - 不少新疆学生选择考取公司,再"变身"支教志愿者回到家乡,形成受教者成为施教者的良性循环[9] 具体支教案例与情感连接 - 支教志愿者晋前坤通过分享安徽发展和大学生活,在边疆孩子心中播下渴望探索广阔天地的种子[5] - 志愿者卢沙沙用AI生成每个孩子"未来的样子",激发学生如依克巴力立志成为飞行员并表达"要开着飞机去安徽找你"的愿望[6] - 志愿者朱茵的音乐课堂上,孩子用生涩的普通话认同其为从安徽来的"兄弟姐妹",体现血脉相连的温度[8] 支教管理机制与核心理念 - 公司实施"育才兴疆、智力援疆、文化润疆、长期建疆"四位一体机制,让青春之花绽放在天山脚下[9] - 支教师生共同的心声是"领略真变化,领悟真道理;付出真感情,收获真朋友;练就真本事,作出真贡献"[7] - 支教的深层意义被概括为"教育的意义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点燃希望、连接未来"[5]
把青春的火种播撒在西部热土
中国青年报· 2025-03-31 08:24
学校西部计划志愿者项目概况 - 自2003年国家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来,公司累计输送203名优秀毕业生奔赴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等西部地区 [1] - 截至2025年,公司通过顶岗支教、援疆支教及西部计划等项目,已输送2000余名学生志愿者参与支教 [3] - 公司3次荣获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荣誉称号 [4] 志愿者服务案例与影响 - 90后乡党委副书记尤如俊主导的多个项目惠及数千名群众,从推广牛肝菌产业到重启酸奶加工厂,并打造"阳光洗澡房" [1] - 音乐学专业毕业生朱灶恒在甘肃支教11年,于2024年带领学生荣获"央音"青少年艺术展演活动"铜奖" [2] -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陈雪莲于2019年和2020年两度赴新疆支教,并选择长期服务当地教育 [2] - 2022届毕业生孙祥在结束西部计划服务期后,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扎根新疆和田皮山县第二中学 [3] 学校支持体系与招募机制 - 公司通过"广泛动员、按岗招募、择优录取、双向选择"模式开展西部计划招募工作 [4] - 公司为志愿者提供岗前培训、生活补助和职业发展指导,形成"招募-输送-成长"闭环 [4] - 15年来,累计超万人报名西部计划,服务西部志愿者累计203人,其中70%以上选择服务期满后续任 [4] - 公司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专栏并举办"青年榜样讲堂",邀请历届志愿者回校分享故事 [4] 援疆支教专项活动 - 在安徽省驻疆援建指挥部组织下,公司自2018年以来累计派遣5批共计456名师生志愿者前往新疆皮山县开展支教活动 [5] - 第五批援疆支教团的104名师生将分赴皮山县两所学校,承担语文、数学、思政等12个学科的教学任务 [5] 项目制度化与思政教育结合 - 公司于2018年印发《淮南师范学院援疆支教工作管理办法》,将学生的援疆经历融入学校思政教育 [3] - 此举在校园内形成"西部热"的氛围,激励更多学子投身西部建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