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动信贷资金促消费

搜索文档
财政金融联动再推新“国补”,撬动信贷资金精准促消费
第一财经· 2025-08-13 21:28
政策概述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两项贴息政策,包括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旨在提升消费市场活力[1] - 两项政策分别从需求端(个人消费)和供给端(服务业经营主体)发力,通过财政金融协同降低信贷成本,畅通经济循环[1][2] - 中央层面首次实施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被称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国补",体现政府对扩大消费的重视[3]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贴息对象为居民实际用于消费的贷款部分,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等)[3]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约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的1/3),政策实施期1年[3] - 1%贴息比例可撬动100倍贷款资金,1元贴息带动100元消费贷款[3]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贴息对象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等八类服务消费领域,单户贴息贷款规模上限100万元,贴息上限1万元[4] - 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期限1年,旨在扩大优质服务供给[4] - 2020-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2024年占比达46.1%,对消费增长贡献率63%[4] 服务消费行业分析 - 健康、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成为家庭"刚需",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发展型消费需求扩大[5] - 当前服务消费领域高品质供给不足,政策将引导经营主体创新业态、模式和场景[6] - 服务业就业占比48.8%,餐饮住宿、文体娱乐等行业就业增长明显,政策有助于稳定就业[6] 政策实施特点 - 设计侧重广覆盖、低门槛,流程简洁高效,突出普惠性[7] -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经办银行聚焦八类消费行业,优化审批流程,确保信贷资金"直达基层"[8] - 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6月末住户消费贷款余额21.2万亿元,服务消费领域贷款余额2.8万亿元[9] 未来展望 - 政策到期后将评估效果,研究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9] - 金融机构将深化消费场景融合,提供个性化服务,简化审批流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