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icon
搜索文档
海口市营商环境建设局优化群众办事流程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海南日报· 2025-07-07 09:25
政务服务流程优化 - 海口市营商环境建设局通过优化长者助餐资格申办流程,将原本需要跑三四趟的线下办理模式升级为"线上+线下"双通道服务模式,实现"零跑腿" [2][3] - 改革后办理时间从多次跑腿缩短至30秒内完成人脸识别认证,办结时限压缩至1天内 [2][3] - 6月新流程落地后当月办理量达240人,效率显著提升 [3] 技术应用与数据整合 - 通过打通政务数据壁垒,取消区级民政局备案环节,实现《办理结果通知书》电子化推送至"海易办"APP [3][4] - 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实现"刷脸"认证,支持电子批文替代纸质材料 [2][3] - 开发"掌上办"功能模块,支持身份证等资料线上提交 [3] 特殊群体服务创新 - 为不熟悉手机操作的老人保留线下一次办结通道,设置镇街便民服务大厅办理点 [4] - 针对行动不便群体推出上门帮代办服务,结果文件实时推送至个人电子账户 [4] - 电子通知书可在全市任一长者饭堂通用,免除纸质材料携带需求 [3][4] 工作机制改进 - 建立"未办成事窗口"反馈机制,通过市民符文丽的个案推动系统性流程重构 [2][3] - 践行"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规范一个领域"的工作理念,联合民政局开展跨部门协作 [2][3]
乐见“办不成事”窗口遇冷(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6-13 06:10
作为解决群众办事难题的创新之举,"办不成事"窗口的设立,初衷是为常规办事流程中遇阻的群众开辟 一条"绿色通道"。"办不成事"窗口曾承载着人们对解决问题的殷切期望,也成为有关部门直面问题、积 极作为的一种方式。 "办不成事"窗口前的人越来越少,背后是把群众"问题清单"转化为党员干部"履职清单"的作为。过去, 群众"办不成事"有着诸多痛点,涵盖材料缺失、流程繁琐、政策执行僵化等多个方面。有关部门深入剖 析"问题清单"后,将其作为党员干部的"履职清单"。针对材料缺失,积极打通数据孤岛,破除数据壁 垒;针对流程繁琐,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针对执行政策僵化,定期组织人员培训,提高办事人员政 策理解水平和应对复杂情况能力……"履职清单"让更多党员干部从群众角度出发想问题、干工作, 让"办不成事"的情况越来越少。 在许多地方的政务服务大厅,曾备受关注的"办不成事"窗口,如今悄然遇冷。这一变化,折射出政务效 能的提升。 "办不成事"窗口变冷清,也是制度力量在起作用。以往,跨部门协调难是"老大难"问题,一件事涉及多 个部门,往往因为缺乏有效沟通和协作,导致群众在办理异地医保转移、公积金异地缴存证明、不动产 登记等事项中来回折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