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结构重组

搜索文档
24 亿人次国庆出行,全国多地“学习式出游”走红
36氪· 2025-10-10 10:47
在过去的假期里,人们印象中的县域旅游多是赏景、拍照、消费土特产。但近两年,这一格局正在悄然 改变。从 2023 年「双减」政策落地与研学热兴起,县域开始成为「教育出城」的前沿实验区——教育 不再只发生在校园,也开始在田野、矿坑和剧场里发生。 浙江诸暨山下湖镇正是这种转变的缩影。这里原本是「中国珍珠之乡」,过去游客只是看展、买货,如 今镇里开发出「开蚌取珠」体验课,孩子可以亲手剖蚌、学习珍珠形成原理,还能现场设计饰品。商业 项目被重新定义为一堂「自然科学课」。 2025 年国庆长假,全国出行量达到 24 亿人次,但这场年度迁徙的主角,已不再只是风景区。科技馆、 自然博物馆、县域生态园、图书馆和研学营地成为新的假期「目的地」。假期不只是休闲,也成了另一 种学习。 在北京、成都、深圳等城市,科技馆几乎「一票难求」;在江西,图书馆摇身变为文化游乐场;在浙江 与宁夏的县域,孩子们走进自然课堂,在田野与实验间完成一次次实践作业。教育的场景被重新安放: 从学校的围墙,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这场假期里的学习热,背后是一种教育结构的重组。 课堂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入口,社会空间正在成为新的教育基础设施——从地方文旅到公共文化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