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打通

搜索文档
数据不通,“健康险”只敢保“健康人”
人民日报· 2025-09-01 18:55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商业健康险存在保健康不保非标体、保短期不保长期的错配现象 结节和体检异常成为拒保拒赔的重要理由[1] - 2024年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接近1万亿元 但连续三年未能突破万亿元大关 因供求不匹配导致[1] - 2023年商业健康险总赔付支出仅占居民医疗费用7% 约为基本医保2.4万亿元支出的零头[2] 数据壁垒影响 - 保险公司未打通医疗机构和医保数据 无法进行精算定价和风险评估 导致产品开发局限于健康人群[2] - 数据不通是行业多年痛点 严重影响商业保险补充医保、降低患者自负压力的功能发挥[2] - 医疗数据属于敏感个人信息 但深圳福田区通过数据授权运营探索使核保理赔成本降低50%以上 门诊理赔从2-3天缩短至30分钟 住院理赔从10-20天缩短至1天[2] 健康管理转型 - 宁波鄞州区探索医防融合 整合医疗资源数据构建病前主动防、病中规范治、病后科学管的一体化平台[3] - 2019年健康险新规要求保费20%用于健康管理 但实际执行中仅少数公司达到5%[4] - 理想健康管理投入应达保费80%-90% 需通过"保险+健康管理"形成大健康产业闭环[4] 产业发展机遇 - 大健康产业潜力巨大 保守估计应占中国GDP总量10%以上 目前许多潜在需求未释放[4] - 需以商业健康险辅助医保控费为抓手 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和统一市场标准[5] - 保险公司海量客群资源可解决大健康产业链企业获客难题 同时满足中高收入群体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