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夜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从“夜市”到“夜城”,武汉点燃中部夜经济新引擎
新京报· 2025-09-02 11:40
政策支持与宏观环境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支持服务消费场景创新、业态融合、产业集聚,并提升餐饮服务品质 [1] - 武汉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夜游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鼓励商圈延长营业时间,培育夜生活打卡地,优化夜游营商环境 [3] - 武汉市已有江汉路步行街等4地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等13处入选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 [3] - 2025年上半年武汉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4%,涨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显示消费活力强劲 [1] 餐饮业态发展与表现 - 青山区恩施街作为网红美食街,全长约1.7公里,聚集近百家特色餐饮店,夜间客流集中 [2] - 狮龙聚场店进行菜品创新,推出卷系列和芝麻酱系列主题烧烤,自三月份以来每月营业额同比增长约50% [2] - 神豪家宴将小龙虾与楚菜结合,研发干椒虾等特色菜品,其小龙虾保证每只七钱以上,并从潜江总店引入标准与培训 [2][3] - 恩施街经政府整体改造,以赛博朋克融合工业文化元素,并组织美食节、啤酒节等活动打造品牌 [3] 文化赋能与沉浸式体验 - 江夏里·武汉老码头文化美食街区为全国首个以老码头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体验街区,占地110亩,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 [5] - 该街区融合休闲娱乐、亲子乐园、民俗文化等多元业态,自开业以来总营业收入已突破1000万元,单日最高接待游客量达5万人次 [5] - 街区在暑期策划近20场主题互动活动,包括本土乐队驻唱、龙虾节等,开业后已迎来第100万名游客 [5] - 项目由村集体企业全资投资,改造锦绣村38栋闲置房屋,带动村民就业,有村民上月收入达4000多元 [6] -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设立非遗市集,光谷步行街构建兴趣社交闭环,文化+夜经济模式多点开花 [6] 创新业态与文旅项目 - 恒达欢乐世界拥有89米高摩天轮“城市之眼”,配备26000米灯带及16万盏灯光,园区采用开放式入园模式,六一亮相后日均接待游客约2万人 [7] - 汉秀剧场沉浸式4D科技大秀《水秀》自7月26日开演后,不到一个月累计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其中60%为外地游客 [8] - 长江夜游形成一船一特色的夜航IP集群,包括知音号、古琴号等多艘游船 [8] - 武汉创新推出夜研学IP集群,覆盖植物园、博物馆等场景,并举办武汉城市足球超级联赛,同步推出美食生活荟和体育消费券 [8]
延庆群众文艺汇演已吸引观众6900余人,百支精品节目8月亮相
新京报· 2025-07-21 07:18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4月,"长城脚下·艺动妫川"群众文艺展演、汇演、巡演活动启动以来,延庆区教 委、延庆镇、香水园街道、永宁镇、国资委、区直机关等20个行政单位通过初选、海选已完成30场群众 文艺展演,各单位展演共汇聚200余个节目、近2500名演员参与,累计吸引观众6900余人。 延庆区文旅局三级调研员节红霞介绍,"长城脚下 艺动妫川"是延庆区今年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活动, 核心是让妫川文化"活起来、走出去","预计8月初,我们还将进行六场群众文艺汇演,届时从展演中精 选的百支精品节目将集中亮相。" 如果说,儒林街道探索的"街商融合"新模式是文化惠民的生动载体,那么,四海镇的"群星耀妫川"歌手 大赛专场,则是通过热气腾腾的"夜经济"点亮了寂静乡村的"文化+"盛宴。 夜幕降临,黑汉岭村文化广场成了歌声的海洋,一旁的花海夜市里,19个档口香气弥漫,不远处的四季 花海中,紫马鞭草与明黄、橘粉色的百日草织就了一幅斑斓的锦缎,成为游客打卡的天然背景板。 四海镇党委宣传委员徐雪林表示,今年四海镇以"长城脚下 艺动妫川"为主题,组织了不同组别的歌手 大赛专场,目前已有210名歌手报名,"我们的花海夜市、四季花海景区就在舞台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