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夜游
搜索文档
湖北宜昌:滨江长廊夜无眠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23:19
产品概况 - 长江夜游是以长江沿岸夜景为依托,以夜过葛洲坝船闸为亮点的游轮旅游产品,行程近两小时,途经天然塔、镇江阁等宜昌地标,并体验葛洲坝船闸的水涨船高 [3] - 该产品上线即火爆出圈,成为长江的网红玩法,截至目前整体游客接待量已超过百万人次 [3] - 在即将到来的国庆中秋假期,夜游船票销售火爆 [3] 产品升级与特色 - 公司持续对产品提档升级,加大两岸及城市灯光景观投入,构建长江夜景画廊,形成乘游轮、观夜景、过船闸、灯光秀的一站式文旅产品 [5] - 公司投入运营绿色新能源旅游船舶,引入驻船表演,并打造楚风号夜秀,将生态环保、文化艺术融入航线旅程 [5] - 项目已从单一观光功能向船岸联动、文商融合的多业态拓展 [8] 行业影响与经济效益 - 长江夜游已成为宜昌夜间经济的核心IP [3] - 行业依托长江夜游路线,持续完善夜间经济业态,培育夜间消费场景,推出优质夜间产品,如西坝不夜城、九码头文商旅综合体等,形成多元化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7] - 这些举措极大激发了夜间消费活力,为夜经济带来长期流量,也为城市旅游带来更多精彩与可能 [7][8]
三峡旅游(002627):内河游轮旅游领航者,聚焦主业再出发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5 22:5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市值80亿元 对应73%上涨空间 [6][7] 核心观点 - 公司已完成从传统道路客运向内河游轮旅游的战略转型 聚焦旅游主业发展 [1][15] - 核心产品包括两坝一峡/高峡平湖/三峡人家专线船/长江夜游 构成旅游综合服务体系 [6][38] - 构建多层次游船舰队 形成以两坝一峡为核心的长短结合运力体系 [6][66] - 省际游轮市场供给受政策严控 采用退三进一机制限制运力增长 [6][81] - 豪华型游轮负载率持续领先经济型 2024年达83% 反映高品质体验需求强劲 [6][8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42/1.64/2.28亿元 同比增长20.9%/15.5%/39.0% [5][6] 业务转型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剥离乘用车4S服务及供应链业务 旅游综合服务收入占比提升 [15][29] - 2025年上半年旅游综合服务营收2.86亿元 同比增长20.20% [29]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362万元 同比增长17.74% [24] - 毛利率从2024年31.4%提升至2025H1的34.0% [5] - 旅游收入从2021年2.3亿元增至2024年5.7亿元 [24] 产品体系与运营数据 - 两坝一峡产品提供船去车回/车去船回两种路线 全程10.5小时 [38][40] - 2025年上半年两坝一峡客流量92.51万人次 同比增长12.17% [103] - 高峡平湖2025年上半年客流量12.90万人次 同比增长4.86% [45] - 长江夜游2025年上半年客流量11.18万人次 同比增长3.91% [51] - 三峡人家专线船2024年客流量16.63万人次 同比增长18.70% [58] - 现有游船32艘 包括6艘长江三峡系列豪华游轮和12艘西陵峡系列游船 [66] 省际游轮布局 - 计划建造4艘休闲度假型游轮切入省际市场 2026年和2028年各新增两艘 [6] - 省际游轮采用高端定位 新船第一年上座率假设60% 第五年提升至85% [8] - 与南京旅游集团合资运营长江传奇号和长江之恋号 拓展省外市场 [77] - 长江之恋号全长95.7米 核载1000人 为中国内河最长双体滨江客船 [77] 市场需求特征 - 2024年长江省际游轮客运量123.59万人 较2019年增长11.32% [83] - 渝宜线客运量占比63.67% 为核心航线 [83] - 60岁以上游客占比50.88% 为绝对核心客群 [97] - 2025年上半年境外游客4.85万人 同比增长58.50% 恢复至2019年同期101.04% [101][102] - 境外客源前五为中国香港(25.74%)/德国(12.98%)/中国台湾(9.70%)/美国(8.68%)/马来西亚(6.51%) [102] 行业竞争格局 - 截至2024年底长江省际游轮51艘 总客位20192个 [81] - 豪华型游轮38艘(16867客位) 占比83.5% 经济型13艘(3325客位)占比16.5% [81] - 主要运营商包括世纪游轮/重庆黄金游轮/三峡旅游等央企和地方国企 [90][94] - 世纪游轮2023-2024年营收均超10亿元 市场份额近30% [90]
依托长江独特禀赋 武汉打造“一船一特色”的夜航IP集群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5:09
文章核心观点 - 武汉依托长江独特地理禀赋,通过打造“一船一特色”的夜航IP集群,推动“两江四岸”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建设,升级山水人文游体验 [1] 行业发展与战略 - “两江四岸”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正在加速建设 [1] - 以长江为轴的山水人文游不断迭代升级 [1] - 长江夜游成为游客领略“大江大湖大武汉”魅力的重要选择 [1] 公司产品与服务创新 - 武汉文旅集团两江游览公司持续推出长江研学、机器人导览等创新服务 [1] - “知音号”游船首创“移动剧场+城市博物馆”模式,吸引全球游客 [1] - 公司打造了“知音号”、“长江荣耀号”、“古琴号”等特色游船,形成“一船一特色”的夜航IP集群 [1]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活力涌动 消费焕新——湖北文旅发展一线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9-06 12:14
文旅产业发展模式 - 湖北多地利用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文旅产业 通过沉浸式展厅、秦简书写台等设施提升游客体验[1][3] - 云梦县博物馆将文化融入游览体验 文创产品玩偶香包等深受游客喜爱 今年1至7月文创收入突破400万元 接待研学团队2万人次 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3] - 宜昌依托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 推出两坝一峡长江夜游等旅游项目 今年暑期两坝一峡游轮接待游客近百万人 同比增长30%再创新高[3][4] 夜间经济表现 - 襄阳唐城景区突出盛唐文化 通过行唐礼吟唐诗赏唐乐观唐舞等活动打造夜间体验 利用裸眼3D投影等技术打造行进式夜游 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03万人次 其中夜间游客占比达60%[5][7] - 十堰武当一梦园区运用前沿视觉装置和全息交互技术 将武当文化从静态展示转变为动态交互 今年开业以来已接待游客60万人次 营业收入2000万元[7][9] - 长江三峡1号纯电动游轮推出长江夜游项目 电动游轮运行平稳 提供人在画中游的体验 带动夜经济愈发火热[3] 整体行业数据 -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文艺创作文博保护与旅游发展协同发力 今年1至7月湖北接待游客5.47亿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约571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4.61%和16.07%[9]
从“夜市”到“夜城”,武汉点燃中部夜经济新引擎
新京报· 2025-09-02 11:40
政策支持与宏观环境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支持服务消费场景创新、业态融合、产业集聚,并提升餐饮服务品质 [1] - 武汉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夜游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鼓励商圈延长营业时间,培育夜生活打卡地,优化夜游营商环境 [3] - 武汉市已有江汉路步行街等4地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等13处入选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 [3] - 2025年上半年武汉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4%,涨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显示消费活力强劲 [1] 餐饮业态发展与表现 - 青山区恩施街作为网红美食街,全长约1.7公里,聚集近百家特色餐饮店,夜间客流集中 [2] - 狮龙聚场店进行菜品创新,推出卷系列和芝麻酱系列主题烧烤,自三月份以来每月营业额同比增长约50% [2] - 神豪家宴将小龙虾与楚菜结合,研发干椒虾等特色菜品,其小龙虾保证每只七钱以上,并从潜江总店引入标准与培训 [2][3] - 恩施街经政府整体改造,以赛博朋克融合工业文化元素,并组织美食节、啤酒节等活动打造品牌 [3] 文化赋能与沉浸式体验 - 江夏里·武汉老码头文化美食街区为全国首个以老码头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体验街区,占地110亩,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 [5] - 该街区融合休闲娱乐、亲子乐园、民俗文化等多元业态,自开业以来总营业收入已突破1000万元,单日最高接待游客量达5万人次 [5] - 街区在暑期策划近20场主题互动活动,包括本土乐队驻唱、龙虾节等,开业后已迎来第100万名游客 [5] - 项目由村集体企业全资投资,改造锦绣村38栋闲置房屋,带动村民就业,有村民上月收入达4000多元 [6] -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设立非遗市集,光谷步行街构建兴趣社交闭环,文化+夜经济模式多点开花 [6] 创新业态与文旅项目 - 恒达欢乐世界拥有89米高摩天轮“城市之眼”,配备26000米灯带及16万盏灯光,园区采用开放式入园模式,六一亮相后日均接待游客约2万人 [7] - 汉秀剧场沉浸式4D科技大秀《水秀》自7月26日开演后,不到一个月累计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其中60%为外地游客 [8] - 长江夜游形成一船一特色的夜航IP集群,包括知音号、古琴号等多艘游船 [8] - 武汉创新推出夜研学IP集群,覆盖植物园、博物馆等场景,并举办武汉城市足球超级联赛,同步推出美食生活荟和体育消费券 [8]
“三峡门户”湖北宜昌旅游市场“热”力十足
中国新闻网· 2025-08-15 18:48
旅游市场热度 - 湖北宜昌市三峡游客中心近期游人如织,大批游客每天登上游轮开启峡江之旅 [1] - 宜昌拥有长江三峡、三峡大坝等世界级旅游资源,72家A级景区串联长江文明与巴楚文化,年接待游客超1亿人次 [3] - "两坝一峡"和"长江夜游"游轮产品体系成为热门项目,暑期出现"一票难求"现象,社交媒体有博主建议"先抢船票,再买机票" [3] 交通与景区数据 - 2023年1月至7月,葛洲坝枢纽累计通过船舶25921艘次,同比增长6.85%,通过旅客逾95万人次,同比增长9.46% [3] - 8月10日葛洲坝三号船闸通过客船23艘次,旅客14145人次,刷新今年以来日客流量最高纪录 [3] - 三峡大瀑布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0万人次,同比增长21%,三峡奇潭、南津关大峡谷日均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均超30% [5] 区域旅游经济 - 2023年7月,宜昌市夷陵区接待游客4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3亿元 [5] - G348三峡公路改扩建后成为热门旅游线路,带动周边乡镇民宿和农家乐发展 [5] - 秭归、夷陵、长阳、五峰等地民宿持续爆满,百里荒景区周末房源需提前10天至14天预定 [5] 活动与客流增长 - 8月宜昌市举办刀郎演唱会、十五运会羽毛球资格赛,通过"旅游+音乐""旅游+体育"联动激活全域旅游 [7] - 8月上旬,屈原故里景区游客增长超20%,三峡大瀑布游客增长近15%,柴埠溪大峡谷游客增长40%以上,九畹溪漂流暑期游客同比增长约50% [7] 旅游管理措施 - 旅游管理部门通过线上预约、分时段入园分散客流,增设售票窗口和智能检票设备提高通行效率 [7] - 严查随意涨价、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问题,维护旅游市场环境 [7]
白天玩桨板 晚上看灯光秀——这样的周末 独一份
长江日报· 2025-08-12 10:10
夜间经济与旅游消费 - 武汉依托长江、汉江、东湖等水域资源,打造可触摸、可体验的消费场景[1] - 长江灯光秀从游客拍照背景板转变为夜间经济的流量入口,带动游轮、演出、美食等多元玩法[2] - “长江荣耀号”游轮以“文旅+演艺+美食”模式成为热门打卡地,提供魔法学院表演、甲板乐队演唱等体验[2] - 武汉市出台政策促进夜间经济发展,重点打造“长江夜游”等10条精品线路,夜游船数量已增至11艘[5] - 游轮推出不同主题的沉浸式体验,吸引年轻家庭和外地游客,当游轮驶过武汉长江大桥时播放《我和我的祖国》引发游客自发欢呼[2][5] 滨水休闲与文化体验 - 江滩区域发展出多元休闲业态,包括藏书10万册并提供免费咖啡和充电的“长江图书馆”,以及每周六的“江滩作家读书会”[6] - 江滩北路美食街区推荐“江滩烤苕皮”和“长江鱼鲜锅贴”,但需避开周末晚高峰,二七桥头观景台夜晚有需预约的免费交响乐演出[6] - 临江的黎黄陂路分布咖啡店、文创店,成为年轻人周末休闲热门去处,有游客评价武汉咖啡带着江水味道[6] - 月湖畔琴台大剧院上演音乐剧《寻找李二狗》,以抗美援朝为背景通过穿越设定展开两代对话,吸引外地游客专程观看首演[6] - 汉口保元里百年老巷推出沉浸式剧情《保元风云》,游客可跟随角色扮演者参与互动,关键剧情节点有“枪声”等特效增强体验[7] 水上运动与体育消费 - 武汉“水经济”延伸至体育消费,后官湖帆船训练基地的9岁学员经过一年训练可独立完成装船、升帆、掌舵等操作[8] - 武汉青少年帆船学员从2019年不到30人增长至数百人,帆船俱乐部从1家增加到3家,水域条件和高校专业设置支撑行业发展[12] - 桨板运动在汉江古田桥水域流行,玩法包括竞速、漂流、垂钓,围绕桨板的消费链已形成,一套中档装备约4000元[12] - “水翼”运动兴起,武汉水翼选手横渡长江视频走红,在“跳东湖”活动中表演水面滑行,水资源成为水上运动沃土[18] -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称正扶持水上运动产业,让“水”从风景变为可参与的生活方式,未来将开发更多亲水休闲项目[20]
暑期过半:多地热门景区门票连日售罄,游客“怕晒又爱玩”推动夜经济升温
央视网· 2025-08-06 11:08
暑期旅游市场热度 - 国内多地出行热度持续高涨 高温和台风未影响暑期亲子出游计划 [1] - 美团平台7月以来酒店住宿搜索量同比增长48% 机票搜索量增长99% 旅游团搜索量增长42% 周边游搜索量增长48% [1] 热门景区客流情况 - 上海自然博物馆单日14:30游客人次达4800 接近限流数量 [2][3] - 海昌海洋公园游客量激增 非假期时段首次出现自动贩卖机矿泉水售罄现象 [5] - 九寨沟景区8月8日前门票全部售罄 连续4日达到游客最大承载量 [13] - 麦积山石窟8月3-4日均出现当日门票售罄情况 [15] 酒店住宿需求 - 海昌海洋公园度假酒店大堂行李箱满载 每个前台柜台均排长队 [9] - 奥特曼主题酒店暑期出租率同比提升10% 周末房源一房难求 [10][13] - 三大乐园酒店自6月13日起预订火爆 北京福建广东客源突出 [13] 夜间经济表现 - 美团平台夜游搜索量和评论量月环比均增长约100% [22] - 博物馆夜游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近200% 景区夜游搜索热度增长230% [23] - 全国5A级景区夜间开放率从2020年23%提升至63% [27] - 尼山旅游度假区暑期订单总额同比增长20% 鲁源村开园后接待超16万游客 [28] 国际客源与区域分布 - 上海入境游升温 日韩泰国国际游客数量显著增长 [13] - 夜游搜索热度TOP10城市为广州杭州武汉上海南京北京苏州宜昌成都长沙 [22] - 尼山旅游度假区异地客源主要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徐州等城市 [28] 业态创新与政策支持 - 博物馆推出7×24小时不闭馆特别活动 古墓博物馆开展夜游探秘体验 [23][27] - 浦东美术馆暑期延长开放至22:00 尼山旅游度假区新增夜间表演 [24][27] - 多地政府推出夜间经济支持政策 推动餐饮文化娱乐业态发展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