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技术双轨驱动

搜索文档
中国游戏产业全球化已经进入“本土化”阶段初期
广州日报· 2025-07-31 00:19
行业发展阶段 - 中国游戏产业全球化经历三个阶段:2012年前起步期(授权阶段)、2013-2017年稳步增长期(自主运营阶段)、2018年至今优化发展期(本土化阶段初期)[2] - 起步期自研游戏海外收入从2006年0.2亿美元增至2012年5.7亿美元,占比从3.6%提升至8.9%[2] - 稳步增长期海外收入从2013年18.2亿美元增至2017年82.8亿美元,占比从19.1%升至28.6%[4] 海外收入与投资 - 2024年中国自研游戏海外销售收入达185.6亿美元,占总收入比例33.62%[1][4] - 2018-2024年企业对外投资前四大目的地为芬兰、以色列、日本、美国,合计占比79.9%[1] - 腾讯游戏在海外市场进行60余起投资并购,2016年以86亿美元收购Supercell成为代表性事件[4] 产业链格局 - 全球游戏中游研发环节市场份额:美国37.7%、中国31%、日本21.1%[5] - 全球前五大游戏企业为腾讯、微软、索尼、网易、艺电[5] - 2024年中美游戏市场规模分别为470亿美元和461亿美元[5] 产业特征与发展方向 -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呈现"全链参与"与"文化技术双轨驱动"特征[6] - 游戏IP授权领域美国占比41.8%、日本31.6%、中国21%位居第三[5] - 未来将通过资本拓版图、技术创优势、文化输出推动协同出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