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

搜索文档
AI融入文学课堂,师生共成长(文化只眼·新世代新风潮④)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7 09:01
在AI面前,教师的作用和独特性更加凸显,学会合理利用教师和AI两种学习资源,成为当代大学 生的必修课。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静在教授论文写作时觉得最困难的 是如何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论题,她将其称之为"研究者的核心能力"。在她看来,发现问题 是"从0走到1"的过程,学生需要以自我为中心,用自己找到的"真问题"去驱动论文写作,而这是很难借 助AI完成的。一些参与讨论的00后学生也表示,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教授方法,从师长们的身上看 到的治学之路往往深具启发性。李静的学生杨佳琦提到:"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学术精神,对个体生 命的深度观照,对文化存续的深层守护,是教师带给学生的最大财富。"与此同时,和服从性强、善于 讨好用户的AI相比,老师的中肯意见和批评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可或缺。当然,AI的长处也显而易 见,它具有高超的学术资源调度能力,可以全天候为学生服务,学生与AI交流起来也更加无拘无束, 尤其是对内敛和社恐的学生而言。 如何巧用AI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哪些教学环节可以交给AI,哪些必须亲力亲为?面对00后的学 习习惯,教师如何跟上变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领域,大学文 ...
首届“五月南风”文学周启动
杭州日报· 2025-05-15 10:17
"怎么才能判断我读的书是不是好书呢?""遇到读不懂的故事我该怎么办呢?" 赵丽宏建议同学们选择古今中外的经典书籍阅读,也可以借助老师、父母的力量共读一本书。他表 示:"人生像一张白纸,亲近文字、高质量的阅读是为这张白纸不断添加艳丽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他 向孩子们提出了"有志、有识、有恒"的阅读六字箴言,"一个读书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情怀,要有独立 的见解和思考能力,要持之以恒、终身阅读。" 当天下午,作为文学周的重要项目,分会场"作家进校园·公益行"活动也同步开展。协会名家导师 团的代表们分别走进杭州京杭育才小学、临平第二中学、杭州小河小学,送出了关于阅读与写作的精彩 讲座。未来一周,协会名家导师团的其他成员也将陆续前往全省中小学及文化地标,开展文学讲座、创 作采风等活动。 5月12日,浙江省青少年作家协会首届"五月南风"文学周在杭州上海世外学校正式启幕。作为文学 周"作家进校园·公益行"的首场活动,著名作家赵丽宏在现场举行了文学交流见面会。 启动仪式上,浙江省青少年作家协会秘书长陈文婷表示,"我们始终以培养文学新苗,繁荣文学事 业为己任,致力于青少年文学教育体系的搭建。"陈文婷告诉记者,举行的这些文学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