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沉浸式体验
icon
搜索文档
从观光“看景”到沉浸“入景”
大众日报· 2025-10-08 09:00
从10月1日开始,"森林舞会"就作为亲子互动剧目在每日固定时段上演,一天三场。互动式演出常 态化的背后,是沂蒙山云蒙景区为满足游客年轻化、亲子化消费需求做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尝试。"游客 的需求在变化,只有不断创新内容、丰富体验,才能吸引更多游客来游玩。"云蒙景区负责人董凤兵 说。 "那边的朋友,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吧!""懒猫森林"驻唱歌手向游客递出话筒,吉他手拨动琴弦,旋 律在林间流淌;不远处,茶饮美食区飘来阵阵香气,在微凉秋日中为游客注入一份温暖……作为由景区 创意团队打造的文旅新亮点,"懒猫森林"通过融合林下花园、咖啡茶饮、歌手驻唱、萌趣乐园等多种业 态,构建出一个文艺与童趣交织的沉浸式休闲空间。自"懒猫森林"开放以来,游客平均停留时长从原来 的3小时延长至5小时,游玩内容更加丰富,游玩体验也有了提升。 从最初的观光游览,到如今"精灵山谷"和"懒猫森林"的沉浸式体验,年轻化、亲子化、场景化的创 新表达,正让传统景区焕发出新生机。(见习记者 周浩达 通讯员 张圣虎) 沉浸式体验解锁文旅新玩法 10月6日,在沂蒙山云蒙景区的"精灵山谷"内,身着玩偶装的工作人员走入奇遇剧场,随着音乐起 舞,讲述关于友谊的森林故事。 ...
拍照冷与热折射文旅新逻辑
经济日报· 2025-09-27 05:53
文章核心观点 - 文旅项目的核心吸引力已从资源供给转向用户需求,能够满足当代游客对优质内容生产、沉浸式体验和自我表达需求的业态更具市场竞争力 [3] - “出片力”即产出高质量、可分享照片的能力,已成为衡量文旅项目价值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客流量 [1] - 成功的文旅项目需构建全链条沉浸式体验和多元业态的场景生态系统,而非单一打卡点 [3] 文旅业态市场表现对比 - 北京、重庆、旧金山杜莎夫人蜡像馆因客流量不达预期、租约到期等原因接连关停 [1] - 福建泉州蟳埔村凭借簪花技艺,在面积仅约2.3平方千米的区域,今年1月至7月接待游客超426万人次,日均客流量突破2万人次,直接拉动消费超50亿元 [1] 成功文旅项目的关键要素 - 内容生产是表层需求,文旅场景需能产出兼具美感、格调和个人审美表达独特性的照片,以满足社交分享价值 [1][2] - 体验内核是根本差异,当代游客追求进入剧情、成为角色、解锁成就的沉浸式体验,而非浅层拍照 [2][3] - 蟳埔村通过让游客深度参与从挑选花材、聆听历史讲解到身着服饰行走实景街区的全过程,构建了全链条沉浸式体验 [3] - 以核心吸引力(如簪花)延伸出旅拍、文创、餐饮、民宿等多元业态,形成场景生态系统,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3] 用户需求与市场趋势 - 拍照行为已演变为一种社交货币,主要用于社交平台传播,能产出优质素材的场景成为流量焦点 [1] - 年轻人对文旅消费的期待包含自我表达与文化认同的双重需求,渴望成为自己故事里的“主角” [2][3] - 文旅项目需要建立持续的内容迭代机制,通过形式创新和玩法升级保持新鲜感,以持续吸引客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