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无用论

搜索文档
文科生毕业第一课:与现实和解
第一财经· 2025-07-16 17:38
这里是《第一财经》杂志(前身《第一财经周刊》)读者俱乐部,我们为你发掘精彩的商业价值,也邀 请你一起探寻明亮的商业世界。 2025.07. 16 本文字数:5380,阅读时长大约8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记者 何昕晔 编辑 孟佳丽 以下文章来源于第一财经YiMagazine ,作者何昕晔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2024年年底,"文科消亡成为一股全球性浪潮"登上热搜。起因是哈佛大学本科生学院取消了30多门 文科课程,涉及20多个系,主要涉及人文学科。事实上,这并非个例——从英国肯特大学、美国西 弗吉尼亚大学,到国内的西北大学、四川大学,全球高校纷纷削减甚或撤销文科专业。 今年3月,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提出"将文科招生比例从30%至40%缩减至20%",更是激起社会各界 对"文科无用论"的广泛热议。不少人将此视作一个信号:连顶尖高校都在减少对文科的投入。 这场文科"退潮",影响的远不止大学。新高考改革将"选科——专业——就业"紧密相连,在"就业导 向"的牵引下,高中教育也开始出现将文科边缘化的现象,历史课"空班"等情况频出。 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科,涵盖了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它们构成了理解人类与社会的 ...
中文系教授毕业致辞火了!文科“无用”的标签早该撕掉
北京晚报· 2025-06-27 20:07
文科教育价值 - 文科教育被标签化为"无用",但其价值在于超越即时功利的"有用",关乎个人精神调适与文明存续 [1] - 文科通过看似"无用"的探索滋养生命成长并筑牢文明根基,不屑于回应浅表化的"有用无用"问题 [1] - 文科在心灵深处唤醒诗意并构建精神路标,与数理化改造外在世界的功能形成互补 [1] 学科选择动机 - 部分学生选择中文系、考古系等"冷门"学科源于对内心所爱的执着,表现为"想不开"的特质 [1][2] - 湖南考生钟芳蓉以676分报考北大考古系,引发对物质收益与精神追求平衡的社会讨论 [1] - 学科选择动机包括拒绝被工具化、守护精神价值坐标及拓展理解世界的边界 [2] 社会价值多元性 - 社会发展需要保留超越功利的价值评判标准,既需物质收益计算也需精神价值守护 [2] - 在算法效率至上的时代,"想不开"的选择为文明进步保留了多样性可能 [2] - "冷门"学科从业者如同文明微光,守护着生活本该拥有的无限可能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