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健康风险

搜索文档
当花粉遇上雷暴,敲响哪些健康警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3 08:30
类似的情况今年4月也曾出现。4月11日凌晨,重庆多地遭遇雷暴天气。隆隆雷声中,当地各大医院急诊 科经历了异常繁忙的一夜。 这一切的背后,是"雷暴哮喘"在作祟——在雷电作用下,花粉颗粒破碎成更细小的微粒,更容易被人体 吸入下呼吸道,从而诱发哮喘急性发作。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喘息气促、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可能危 及生命。 雷电与花粉,看上去毫不相干,却能在特定条件下共同促成雷暴哮喘,这正是气候变化与公共健康风险 交织的缩影。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持续加剧,高温、暴雨、洪水等极端天气频发,由此带来的健康风险也 超越传统范畴,呈现出更复杂的特征。例如,持续高温不仅直接引发中暑、热射病,还会加剧臭氧和颗 粒物污染,增加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负担,尤其在城市形成"热岛—污染"双重威胁;暴雨洪水除了可 直接导致溺水外,还可能污染水源,助长蚊虫滋生,增加登革热、疟疾等虫媒传染病风险。 一场雷雨过后,"雷暴哮喘"一词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日前,山西太原突发雷雨天气,电闪雷鸣持续约十几分钟。随后,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科患者骤增,许 多人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无法平卧等症状,其中以儿童、孕妇和中青年为主。 从根本上说,防范极端天气带来的健康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