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疆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不用人挤人,新疆入门级赏秋地风景绝了
36氪· 2025-10-01 12:52
地理位置与交通优势 - 昌吉回族自治州是距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最近的地区,乌鲁木齐市将昌吉州分为东西两翼,形成一个以乌鲁木齐为圆心的奇妙旅行圈[1] - 从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向西行驶30公里左右即可到达昌吉市区,落地乌鲁木齐机场后方圆百里内可轻松邂逅昌吉州截然不同的壮丽风光[3][4] 历史文化资源 - 昌吉市博物馆清晰呈现了昌吉历史脉络,镇馆之宝包括清朝政府颁赐的土尔扈特银印、双鱼纹铜镜、交脚弥勒像和山川祭祀碑等文物[4] - 昌吉恐龙馆因陈列亚洲最大恐龙——中加马门溪龙而声名远扬,馆内设有壮观恐龙骨架和互动体验设施,成为亲子游必去场所[4] - 昌吉市内还分布着昌吉古城遗址、宁边古城遗址和清代粮仓等历史景点,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5] 自然景观资源 - 阜康市的天山天池是新疆标志性景点,游客可乘坐观光车换乘索道至马牙山俯瞰整个大天池并近距离观赏博格达雪峰,还可选择乘船游览或尝试天池东线徒步穿越原始云杉林[7] - 昌吉市南部的索尔巴斯陶牧场是风光旖旎的高山草原,夏季呈现碧绿草甸与云杉林相映的画卷,秋季草色转黄与雪山呼应独有飒爽风韵[7] - 昌吉州还拥有北部东道海子的沙漠绿洲、天山脚下的温泉和绿意盎然的湿地公园等多样化自然景观,四季生机勃勃[8] 美食文化特色 - 昌吉美食具有独特搭配讲究,形成"黄面离不开烤肉,抓饭离不开小菜,大盘鸡离不开皮带面"等顺口溜,薄皮包子需蘸胡椒粉,抓饭需配小菜,面肺子最好搭配米肠子[9] - 昌吉回族擅长烹饪鸡肉,椒麻鸡以麻味为主,搭配大葱、辣椒等配菜,需在麻辣中透出鲜甜,吃完鸡肉后要用皮带面拌汤汁[9] - 回族正式宴席上的"九碗三行子"是讲究的大菜,以九只碗摆成每边三碗的正方形,上菜顺序和摆法都有定规,菜品以本地牛羊肉为主料讲究荤素搭配[10] 旅游体验拓展 - 昌吉市周边分布着众多酒庄,游客可体验微醺下午茶套餐,参观葡萄酒从采摘到灌装的全生产过程,在酒香中感受对酒当歌的畅快松弛[11] - 从乌鲁木齐出发100公里内的昌吉州能提供充满温度的旅行体验,满眼开阔秋景可舒缓压抑心情,扎实量大的热菜带来归家般满足感[11]
大美新疆每一眼都惊艳 这些宝藏地好玩又出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4 16:46
新疆旅游资源概述 - 新疆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涵盖沙漠 雪原 花海 山峰等多种自然景观 [1] - 具体景点包括赤色的库车大峡谷 洁白的冬日阿勒泰 绿色的喀拉峻草原 蓝色的赛里木湖等 [1][12] - 库木塔格沙漠 天山山脉 伊犁薰衣草农场 阿勒泰禾木也是新疆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3][7][8][10] 主要景点列举 - 库车大峡谷是新疆的特色景观之一 [16] - 天山山脉作为新疆的标志性地理特征被重点提及 [7] - 伊犁地区的薰衣草农场和喀拉峻草原展现了该区域的农业与自然风光 [8][12] - 阿勒泰禾木地区以其冬季雪景闻名 [10]
今年以来新疆累计开行超300列旅游列车
人民日报· 2025-09-19 07:05
旅游列车运营数据 - 铁路部门在新疆累计开行旅游列车超300列 [1] - 疆外各地开行进疆旅游列车达240列 同比增长90.5% [1] - 新疆单日开行进疆旅游列车达33列创历史新高 [1] 线路网络优化 - 三季度增加进疆及疆内旅游列车运行线路18条 累计达29条 [1] - 线路覆盖全疆14个地州市主要旅游热点区域 [1] - 列车旅时压缩 疆内关键区段通过能力持续提升 [1] 运输组织升级 - 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优化列车到发时刻 [1] - 旅游列车运输组织持续加强 [1] - 单趟列车载客量近150人 [1]
焦点访谈|“新疆是个好地方!” 一起来体验夏日的天山南北
央视网· 2025-08-25 21:45
旅游吸引力 - 新疆拥有山地、草原、湖泊、沙漠等丰富自然风光和多民族人文风情,成为暑期热门旅游目的地 [1] - 库车老城通过歌舞表演(如萨玛瓦尔舞)、非遗文化(十二木卡姆)和互动体验(如制作库车大馕、试戴花帽)展现独特文化魅力,吸引游客深度参与 [3][5][11] - 伊犁草原提供原生态牧民生活体验,包括制作毛毡、传统舞蹈表演和骑马穿越乌孙古道等活动 [19] 旅游基础设施与交通 - 新疆26个机场航班量在7月实现不同程度增长,火车旅游专列采用夜间赶路、白天观光的模式提升效率 [15] - 独库公路(穿越天山)和阿禾公路(连接阿勒泰与喀纳斯)开通,支持自驾游客一日内体验四季景观和多元地貌 [17] - 多地建设自驾营地与房车营地,提供补给服务和便利基础设施,助力游客探索小众景点 [17] 旅游经济影响 - 库车老城改造后采用星罗棋布式文化布点策略,2023年1-7月旅游人数达700多万,同比增长超50% [11] - 琼库什台村从深度贫困村转型为旅游热点,牧民通过民宿(如4间木屋+3间毡房)、马队合作社等方式参与旅游业,人均收入从6000元升至5万-6万元(增长约10倍) [19][23] - 旅游业带动传统手工业(如艾德莱斯绸)发展,学徒与工匠通过销售布料和定制服装获得经济收益 [13] 文化融合与游客体验 - 游客通过融入当地活动(如二胡演奏、传统歌舞)获得深度文化体验,体现旅游模式从观光向参与式转变 [5][7] - 库车作为古龟兹文化中心,通过老茶馆(2元消费)、历史街区改造等方式实现东西方文化交融与传承 [9][11] - 牧民以宴请礼仪招待游客,强化跨文化联结,同时分享生活改善的喜悦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