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投资策略

搜索文档
【收藏】新能源汽车产业材料创新和投资策略(附31页PPT)
材料汇· 2025-09-05 21:19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材料创新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由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共同驱动 消费者关注指标从燃油经济性、品牌信任转向快充技术、智能化体验和续航能力等[5] - 新能源汽车发展经历燃油车主导、电动化破冰、消费普及和智能驾驶四个阶段 从2001年试点补贴到2024年新能源汽车均价降至15万元[5] - 材料创新是底层创新 涵盖电池材料、电机材料、轻量化材料、热管理材料等 解决续航、安全、成本等核心问题[5][8] - 技术突破多源自军工、消费电子等行业延伸 如消费级锂电池、工业电机性能提升、军工碳纤维等技术应用于汽车领域[5] 电池安全性材料创新 - 采用新型负极材料钛酸锂提高热稳定性 北汽福田、南京金龙等电动客车已使用[9] - 勃姆石涂层(水合氧化铝)被比亚迪、宁德时代采用 集泰来子公司自2015年起向宁德时代供货[9] - 隔膜涂层使用陶瓷+聚偏氟乙烯(PVDF)或芳纶材料 提高热稳定性[9] - 电解液添加有机磷化物阻燃剂(TMP1、TPP1等) 特斯拉Model 3 2017年首用[9] - 半固态/固态电解质降低液体比重 2024年智己L6搭载清陶半固态电池[9] - 电芯间隔采用纤维-陶瓷复合气凝胶隔热 特斯拉Model 3首用[9] - 电池包隔热使用硅胶泡棉、MPP(微孔发泡聚丙烯)、密胺泡沫等材料[9] - PACK液冷系统使用铝合金液冷板 特斯拉Model 3使用[9] - 泄压阀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 2020年奔驰EQV首用电芯倒置泄压设计[9] - 一体化压铸车身增强抗撞性 特斯拉Model 3/Y使用铝合金与高强度钢混合材料[9] 续航提升材料创新 - 预锂化石墨负极广泛使用[10] - 高比容负极材料硅氧/硅碳负极理论比容量是石墨10倍 2012年特斯拉Model S搭载松下18650 NCA电池[10] - 高镍三元正极提高能量密度 相同体积/重量下储存更多电能[10] - 磷酸锰铁锂正极2023年智界S7首用 与三元混配[10] - 复合集流体(复合铝箔/铜箔)使用PET/PP/PU高分子材料减轻电池重量[10] - 固态电池体系优化 使用氧化物/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降低液体比重[10] 动力性能材料创新 - 低阻绕线使用高导电铜合金降低电阻损耗[15] - 定子磁效优化采用PEEK(聚醚醚酮)材料耐高温和电源腐蚀[15] - 非晶定子铁芯使用非晶合金降低涡流损耗 广汽埃安夸克电驱2.0采用[15] - 永磁转子使用钕铁硼永磁体增加磁场强度 2017年特斯拉Model 3首用[15] - 转子套筒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增加转速承受力 2021年特斯拉Model S Plaid首用[15] - 高强度齿轮使用锌基合金/ADI材料[15] - 热管理系统使用碳化硅陶瓷降低热损耗[15] 能量管理材料创新 - 电解液添加剂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提高导电能力[20] - 正负极添加剂碳纳米管(CNT)降低电极内阻 特斯拉4680圆柱电池有望采用[20] - 碳化硅(SiC)功率器件提高耐压水平 2024年吉利银河车型价格下探至20万以内[20] - 高压线束使用铜材导线[20] - 电机散热采用氧化铝/氮化铝陶瓷基板 特斯拉Model 3使用[20] - 扁线电机油冷使用石墨烯改性油液 特斯拉Model 3/Y使用[20] - 热泵系统使用二氧化碳冷媒 大众ID系列首次使用[20] 轻量化材料创新 - 非晶电机定子铁心使用非晶-纳米晶合金 广汽埃安夸克电驱2.0采用[22] - 轻量化底盘采用铝镁合金材料 2013年宝马i3首用[22] - 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车顶、车门等部件 宝马i3、小米SU7 Ultra等使用[22] - 碳陶刹车片使用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基复合材料 2022年特斯拉Model S Plaid首用[22] - 轻量化轮胎采用DVA(高气体阻隔新型热塑性弹性体) 道恩股份导入上汽、北汽[22] - 轮毂使用牌号6061铝合金代替钢材 特斯拉、蔚来、理想已使用[22] - 一体化压铸采用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 2020年特斯拉Model Y首用[22] 舒适环保材料创新 - 声源降噪采用可控流阻吸声材料(无纺布+多孔吸音材料) 2020年比亚迪汉首用[25] - 隔音密封使用聚氨酯发泡、PET发泡、聚丙烯发泡材料[25] - 汽车天窗使用EC薄膜(电致变色材料)智能调光 2022年蔚来EC7首用[25] - 碳纤维座椅骨架提升舒适性 2013年宝马i3首用[25] - 皮革替代材料使用聚氨酯基新型材料(超纤革、水性聚氨酯)[25] - 生物基材料优化内饰环保性 2020年特斯拉Model 3首用[25] 智能化材料创新 - AR-HUD使用COC(环烯烃共聚物)反射镜注塑材料 2023年华为问界M9首用[29] - 车载显示系统使用OLED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 理想L9、比亚迪仰望U8等使用[29] - 空气悬架使用空气弹簧橡胶替代金属弹簧 特斯拉Model S/X使用[29] - 线控底盘使用PI(聚酰亚胺)漆包线绝缘漆[29] - 抗电磁干扰使用吸波材料(铁氧体、Fe/Co/Ni合金) 2024年特斯拉Model S/3使用[29] 细分行业投资价值 - 材料选择是性能、成本和安全性的平衡 电能材料是整车性能与安全性核心 上车要求高、难度大[33] - 投资筛选逻辑包括市场空间、渗透率预测、竞争格局等维度[35] - 市场空间计算考虑新能源车全渗透市场空间和行业延展倍数[36] - 渗透率分析综合考虑功能提升度、成本下降潜力、技术收敛等因素[36] - 竞争格局评估技术差异性、投入壁垒、客户壁垒等指标[36] 高潜力材料渗透率分析 - 硅碳负极单车价值1250元 性能倍数11.4x 成本倍数10.0x 目前渗透率1% 5年后预计达10%[39] - 复合铜箔集流体单车价值3500元 性能倍数6.5x 成本倍数3.0x 目前渗透率0% 5年后预计达10%[39] - 碳化硅单车价值360元 性能倍数3.0x 成本倍数4.5x 目前渗透率10% 5年后预计达20%[39] - 非晶合金单车价值210元 性能倍数10.0x 成本倍数5.0x 目前渗透率1% 5年后预计达30%[40] - 陶瓷基板单车价值250元 性能倍数8.0x 成本倍数3.0x 目前渗透率5% 5年后预计达20%[40] - 旋压铸造铝合金单车价值400元 性能倍数2.8x 成本倍数1.2x 目前渗透率35% 5年后预计达50%[40] 材料投资机会分析 - 电池材料是大赛道 硅碳负极新能源车市场空间187.5亿元 全行业空间225亿元[44] - 复合铜箔集流体新能源车市场空间525亿元[44] - 非晶合金新能源车市场空间31.5亿元 全行业空间130亿元[45] - 陶瓷基板新能源车市场空间37.5亿元 全行业空间350亿元[45] - 旋压铸造铝合金新能源车市场空间60亿元 全行业空间600亿元[45] - 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创业公司和成熟公司延伸 巨头在部分领域占主导地位[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