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表演

搜索文档
困在欧洲网红景点的中国女人
虎嗅APP· 2025-06-02 16:54
核心观点 - 中国游客在出境游中表现出强烈的"打卡文化"倾向,尤其受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算法驱动,形成"旅行表演"现象[16][18][21] - 网红景点爆火遵循平台算法逻辑:从KOC内容生产到用户模仿,最终形成自来水流量闭环[22][23] - 中西方旅行文化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游客更注重社交平台内容产出而非纯粹休闲体验[12][28][31] - 行业出现两极分化趋势:算法依赖型游客与反网红文化的"随机旅行者"形成对立[33][35][36] 社交平台影响 - 小红书"四个盒子"话题一年内产生900条笔记,互动量达14万,节假日互动量飙升19000%[17] - 平台通过"最孤独"、"废墟风"等标签化标题+特定构图(逆光/背影/留白)形成爆款模板[23] - 算法推荐机制使用户误以为自主选择景点,实则为平台预设的流量路径[21][24] 用户行为分析 - 中国女性游客将旅行视为"内容KPI",装备专业化(灯架/长焦/摄影男友)[13][16] - 网红景点打卡呈现任务化特征,如"四个盒子"排队者90%为中国游客且行为高度同质化[13][18] - 高成本长途旅行加剧"不能浪费"心理,行程设计以出片率为优先考量[29][31] 行业现象观察 - 冷门景点爆红五步法:从KOC种草到自来水流量形成完整商业链条[22] - 平台内容与实地体验落差引发"避雷帖"与"滤镜争议"的社区对立[36] - 新兴"反算法旅行"群体出现,拒绝攻略依赖并追求随机体验[33][34] 文化差异 - 同一景点(如"四个盒子")在中外游客评价中呈现两极:小红书称"电影感地标",Google地图获大量"废料"差评[11][12] - 欧美游客偏好"躺平式度假",中国游客更注重社交货币积累[28][31] - 旅行目的认知差异:西方视为休闲放松,中方部分群体视为个人形象塑造机会[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