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主权
搜索文档
6000万年不差1秒的精准,“北京时间”正遭遇一场“无声战争”
36氪· 2025-10-22 20:22
网络攻击事件 - 国家安全机关破获美国国家安全局针对国家授时中心的高烈度网络攻击案,旨在窃密和渗透破坏 [1] - 美方在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期间部署新型网络作战平台,启用42款特种网攻武器,企图横向渗透至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 [1] - 攻击多选在北京时间深夜至凌晨发起,利用全球多地服务器作为跳板,并采用伪造证书、高强度加密等方式隐匿攻击源头和痕迹 [1] 国家授时中心的重要性 - 国家授时中心位于陕西西安临潼,是“北京时间”的发播源头 [2] - 陕西因地处中国心脏地带、信号覆盖全国且有秦岭作为天然屏障,于20世纪60年代被选为建设授时台 [4] - 中心通过短波、长波、北斗卫星、网络等多种方式向通信、电力、交通、国防等行业分发标准时间 [6] 授时精度与技术发展 - 中国授时精度自2024年起跃居全球第一,达到6000万年不差1秒 [7] - 精度提升得益于自主研制的铯原子喷泉基准钟,使“北京时间”拥有自主校准能力 [6][7] - 国家授时中心拥有40多台守时型原子钟,持续稳定生成标准原子时 [7] 授时精度的影响 - 时间差一毫秒可能导致变电站时序混乱,引发大面积停电 [9] - 时间差一微秒可能引起国际股市几千亿的交易变化;差一纳秒会使北斗定位精度差30厘米,影响通信 [9] - 时间差一皮秒可能导致月壤采集车或嫦娥飞船定位偏差几公里,影响任务成功 [9] 北斗系统的授时功能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备高精度卫星授时功能,授时精度可达10纳秒量级 [11][12] - 北斗系统通过星载原子钟确保精确时间源,用户接收信号后可自主修正本地时间实现同步 [12] - 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使精准时间掌握在自己手中 [11][13]
“北京时间”正遭遇一场“无声战争”
虎嗅· 2025-10-22 19:22
网络攻击事件 - 国家安全机关破获美国国家安全局针对国家授时中心的高烈度网络攻击案,粉碎其窃密和渗透破坏图谋[1] - 在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期间,美国安局部署新型网络作战平台,启用42款特种网攻武器实施攻击,并企图横向渗透至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1] - 攻击活动多选在北京时间深夜至凌晨发起,利用美国、欧洲、亚洲等地服务器作为跳板隐匿源头,并采用伪造数字证书、高强度加密算法等方式隐藏攻击行为[1] 国家授时中心概况 - 国家授时中心位于陕西西安临潼,是“北京时间”的发播地[3] - 陕西因地处中国心脏地带、信号覆盖全国且有秦岭作为天然屏障,于1966年建设陕西天文台,1971年开启短波授时,使中国具备国土全覆盖的陆基无线电授时能力[6] - 长波授时台于1976年试播,使中国标准时间真正拥有自己的“基准声”[6] 授时精度与技术 - 授时是通过北斗卫星、短波、长波等方式将标准时间分发至通信、电力、交通、国防等行业[8] - “北京时间”的产生依赖于原子钟,2020年张首刚团队成功研制出两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铯原子喷泉基准钟,使中国拥有自主校准能力[8] - 中国拥有40多台守时型原子钟,2024年起授时精度跃居全球第一,达到6000万年不差1秒[9] 授时精度的影响 - 时间差一毫秒可导致变电站时序混乱,造成大面积停电[9] - 时间差一微秒可能导致国际股市交易出现几千亿变化[9] - 时间差一纳秒会使北斗定位精度差30厘米,并影响日常通信[9] - 时间差一皮秒可能导致月壤采集车和嫦娥飞船的定位产生几公里偏差[9] 北斗系统与卫星授时 - 卫星授时是目前最新、精度最高的授时方式,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备重要的卫星授时功能[10][11] - 全球存在四种卫星授时系统,包括中国的北斗、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盟的伽利略系统[12] - 北斗授时精度可达10纳秒量级,导航卫星配有星载原子钟确保精确时间源,用户通过接收信号自主修正本地时间实现同步[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