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果园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广西荔枝,如何叫好又得价
广西日报· 2025-07-15 10:40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广西荔枝成熟期与广东、海南中晚熟品种高度重叠,错峰优势不明显,屡陷低价竞争被动局面[3] - 云南和四川等地晚熟品种(如桂味、怀枝、马贵荔)集中在7月至8月中旬成熟,成功避开华南产区上市高峰[4] - 灵山县荔枝预计产量突破19万吨创历史新高,采运成本高(每斤采摘费用8毛左右),面临巨大挑战[8][9] 品种结构与技术升级 - 灵山县早、中、晚熟品种比例分别为37%、22%、41%,每年5月至7月中旬均有荔枝上市,通过品种改良调整上市时间[5] - 采用"桂鸟飞巡"无人机系统检测病虫害,巡检效率从人工130亩/2天提升至30分钟,实时捕捉叶面病害和果茎数据[6] - 智慧果园水肥一体化设备使优果率提升25%,"光驱避"绿色防控技术实现蛀蒂虫虫果率为零,减少农药使用并提高产量[7] 采运与保鲜创新 - 探索社会化采摘服务(如聘请云南专业队伍)和山地机器人采摘,以降低采果成本并提高效率[10][11][12] - 无人机吊运效率达1分钟/100斤,单日可完成3万斤(相当于20多个工人),并通过预冷和包装缩短运输链路[14] - 应用气调冷鲜技术和曹氏荔枝气微保鲜技术,将保鲜期从3天延长至27天,结合京东物流全链路方案实现48小时跨省直达[14] 销售模式与产业链延伸 - 通过预售模式(如"桂味荔枝卡")售出超10万斤,借鉴阳澄湖大闸蟹礼品化路线锁定高端客户群体[16] - 举办荔枝文化旅游节吸引游客体验采摘,鲜果销售利润更高,同时延长产业链至加工产品(如荔枝酒、饮料、果脯等),年加工能力超6万吨[16] - 灵山县现有4个出口基地,获得海关出口资质,首次通过国际推介会(如法国巴黎)拓展全球市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