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种植

搜索文档
枣庄石榴全链条产值达48亿!2025石榴产业发展大会来了
齐鲁晚报网· 2025-09-15 20:37
彭照辉介绍,枣庄素有"中国石榴之乡"美誉,石榴不仅是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更是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致富果"。近年来,枣庄市深入贯彻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枣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石榴产业实现全链条升级。2024年,全市石榴全产业链产值高达48亿元,石榴真正成为百姓的"幸福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靖亚如 9月15日,枣庄市人民政府召开2025石榴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枣庄市副市长彭照辉代表枣庄市委、市政府通报大会筹备情况及枣庄石榴产业发展最 新成果。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届大会将于9月23日至24日在峄城区举办,以"榴火燃情聚枣庄,籽籽同心创未来"为主题,汇聚国内外嘉宾共谋石榴产业高 质量发展大计。 全链发展,迈向高端。去年全市新栽石榴53万株,良种覆盖率达41%,建成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石榴示范园。枣庄石榴综合交易中心稳固了"买全 国、卖全国"的市场格局。2024年以来,新落地深加工项目25个、总投资79亿元,覆盖食品、饮品、化妆品、工艺品等多领域。好医生石榴化妆品、兽药 等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榴礼"文创销售火爆,石榴木雕技艺入选省级非遗。冠世榴园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旅游收入1.6 ...
北京平谷桃香寻秘
经济日报· 2025-09-15 15:40
经济日报记者 韩秉志 丰收时节,北京平谷的田野间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这里被誉为"大桃之乡",既是首都最大的果 区,也有着京郊人最熟悉的"甜蜜味道"。 一颗桃子,从枝头到舌尖,不只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承载着科技的力量、文化的传承和农户的希 望。三面群山环抱的平川谷地和肥沃的沙质土壤,加之几十年探索积累的种植经验,赋予了平谷大桃优 异的品质和风味。正因如此,它才能从乡村果园走向城市餐桌,从地理标志走向世界舞台,成为北京最 具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之一。 平谷大桃不仅仅是一种水果,也是一张产业名片,一条致富之路,一份甜美生活的生动注脚。 智慧农业种出"科技桃" 又到一年桃熟时。走进位于平谷区刘家店镇的北京丫吉农场,大片桃林在山谷间铺展开来。绿叶掩 映下,红润饱满的大桃挂满枝头。 "咱这片土地透水好、晒得足,种桃子再合适不过。"桃农王建春笑着说,他承包的50亩桃园里,栽 植了数十个品种的桃子。 "平谷大部分耕地位于山前,土壤属微酸性沙质土,富含微量元素,抗涝性强。加上地处暖温气候 带,雨热同期,每年6月至8月都是大桃成熟的关键期,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平谷区果品服务中心主任 喻永强介绍,平谷拥有独立地下水系,水质优良,可直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新疆阿克苏苹果降产提质 远销俄罗斯中亚等国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1:54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新疆阿克苏苹果降产提质 远销俄罗斯中亚等国 近日,记者跟随"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集中采访活动走进新疆阿克苏红旗坡苹果核心产 区,这里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一颗颗甘脆多汁的苹果,这些苹果不仅成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的"金果果",更成了享誉国内外的特色农产品。 阿克苏苹果,这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潜力书写着小城大业的精彩篇章。 (记者 戎睿 李京泽)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双向奔赴,粤桂协作加速跑
广西日报· 2025-09-15 10:02
马海村的秋天。石建华 摄 春到马海村。石建华 摄 百色市田阳区芒果喜获丰收。(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供图) 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广西与广东再次携手,充分发挥粤桂协作机制作用,深化拓展产业帮扶、消费帮扶、劳务协作、农文旅融合发展等领域交 流合作,为八桂大地强农兴边富民时代答卷添上了浓重一笔。 产业帮扶 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 近日,崇左市龙州县现代数字化奶水牛示范园区,一头头摩拉水牛正在吃着美味的天然饲料——甘蔗尾叶,技术人员细心地查看每一头奶水牛的生长情 况并进行日常记录。 龙州县是全国甘蔗优势产区,全县甘蔗种植面积60万亩,每年自产甘蔗尾叶达几十万吨。如今,龙州县每个榨季的甘蔗尾叶成为奶水牛青储饲料,同时 减少了以往焚烧秸秆产生的环境污染。 近年来,龙州县利用粤桂协作帮扶资源,成立广西龙州甘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牛公司"),构建了以秸秆养畜和绿色循环为核心的奶水牛 产业发展模式,打造"秸秆—养牛—制肥"和"奶水牛养殖—挤奶加工—乳制品精深加工"全产业链,辐射带动全县奶水牛产业发展。 6月22日,2025年百色市田阳区"壮山农鲜"(芒果)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品牌消费季产销对接会在广州市北京路恒润广场举行。活 ...
旅美侨胞姚依娜:以侨架桥 助力“云品出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09:37
作者 罗婕 中新网昆明9月15日电 题:旅美侨胞姚依娜:以侨架桥 助力"云品出海" "在外闯荡就像飞鸟迷恋天空,但是我的根永远在家乡,心的落点也在家乡。"从美国洛杉矶到中国云 南,关山飞渡,万里航程,辗转18个小时,旅美侨胞姚依娜一次次漂洋过海,重返家乡,为云南与美国 加州双向交流合作创造更多可能性。 美国加州和中国云南"双向奔赴"的缘分,始于2023年9月。彼时,同样是云南"乡亲"的美国加州财政部 部长马世云受邀回到祖籍地云南昆明,为云南与加州携手合作埋下种子。 2024年5月,美国云南总商会成立,姚依娜担任创会会长。"商会的首要目标是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 成美国加州与中国云南建立友好州省关系。"受马世云委托,她开始频繁往返两地。 种植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平远镇的蓝莓。 出品方 供图 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迎进来,深居中国内陆的云南,从来都有拥抱世界的多元土壤,云南与美国的农业交 流更是由来已久。二十余年前,原产于北美的蓝莓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今天,云南已是中国蓝莓的核心 产区。2024年末,云南蓝莓栽培面积达24.9万亩,产量17.1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2%。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平远镇即是云南蓝莓的重要产 ...
今年前8月云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达1538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4 09:37
海关关员在玉溪市出境水果果园对出口柑橘进行查验。普海燕摄 "以往我们的柑橘主要在国内销售,自去年成功获得出口资质后,终于直接走向国际市场。"华宁惠丰农 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呈学介绍。 为推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高效"走出去",昆明海关针对企业出口需求,建立"关企一对一"帮扶机制, 从果园病虫害防治、农残监测到水果包装标识全流程提供技术指导,持续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确保 符合目的国准入标准。在通关环节,创新实施"预约查检+集中查检"模式,设立"查检预约专员"绿色通 道,在重点产区试点集中作业,单批货物查检时间压缩90%,助力水果快速通关。 中新网昆明9月14日电(栾子恒坝德清)昆明海关13日消息,今年前8个月,云南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进出口总额达153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同)增长12.5%,占云南进出口总值的85.9%。其中,出 口480.8亿元,增长17.7%;进口1057.2亿元,增长10.3%。 近日,在玉溪市华宁县的连绵柑橘种植基地,工人们正熟练地采摘成熟的柑橘。经清洗、分级、包装及 海关查验后,这些柑橘发往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泰国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据统计,今年前8个 月,经 ...
云南师宗:电商助力百香果远销江浙沪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12 18:14
据介绍,师宗县采用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同时通过电商等线上销售平台助力师宗百香果 远销上海、浙江等地。2025年,师宗县百香果预计产量达1500吨,产值约1600万元。 九月,云南省师宗县1000余亩百香果迎来丰收。近年来,师宗县积极探索"种植基地+电商"新模式,与农产品龙头企业合作,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让深山里 的百香果远销江浙沪市场。 作者:熊轩昂、袁燕坤、窦盛根、严腾飞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乡村行·看振兴)小梨果变身“金果果” 山西高平花式激活“梨经济”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0:47
(乡村行·看振兴)小梨果变身"金果果" 山西高平花式激活"梨经济" 中新网晋城9月12日电 题:小梨果变身"金果果" 山西高平花式激活"梨经济" 作者 杨佩佩 毕宵妹 李思思 "宝子们,现在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这边梨的品相是非常好的,又大又圆,接下来就由我们现场来给大家 切一下玉露香梨……"直播镜头前,山西晋城高平市南城街街道瓦窑头村的年轻干部正在田间地头热情 地向网友展示梨果。 近年来,南城街街道立足资源禀赋,以特优产业为抓手,通过科学培育、技术指导,推动玉露香梨产业 提质增效。眼下,南城街街道西部2200亩玉露香梨进入集中采摘期,硕果缀满枝头,香气漫过田间,开 启了"甜蜜"金秋。 山西晋城高平市南城街街道瓦窑头村的年轻干部正在田间地头热情地向网友展示梨果。 李晨鹏 摄 瓦窑头村村委会主任助理王惠利说:"我们把直播间搬到果园里,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 玉露香梨的品质,通过线上直播,扩大销售量。" 在线上扩销的同时,瓦窑头村还着眼"长效供应",对村内1000余平方米的冷库改造升级,此前,冷库仅 能单层存放,改造后6个冷藏室均实现二层加固,储果能力大幅提升。瓦窑头村村委会副主任袁建红介 绍,改造提升后,储 ...
记者手记:秦岭脚下,这里的猕猴桃“不愁卖”
新华网· 2025-09-11 18:04
眼下,正是收获的季节。按常理,此时的果农应忙着采收售卖,可在秦岭脚下的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面对枝头累累的猕猴桃,当地果农并 不着急出售,反而多了几分从容。 "订单四月份就签了,再等半个月,果子熟透了,客户直接到地头来拉货,咱不急!"周至县马召镇崇耕村果农黄满林的话语里底气十足。这 份底气,源于提前锁定的销路,更源于对果子品质的自信。 周至县马召镇崇耕村果农黄满林查看自家猕猴桃长势。新华社记者 张斌 摄 "我们村还建有65个猕猴桃贮藏库,能储存5000吨左右,储存期可达四五个月。"齐平说,贮藏库的存在不仅延长了猕猴桃的保鲜期,更让"按 品质卖果"成为可能,"不用再担心果子熟了没人要,农户自然能放宽心"。 如今,周一村95%的村民从事猕猴桃产业,人均年收入超过2.3万元。产业兴则百姓富,在这里得到了最真切的体现。 周至县农业农村局果业科科长张晓斌介绍,近年来,周至县出台《猕猴桃"九大提升工程"全产业链规划》,始终坚持标准化种植、集约化管 理、品牌化运营。全县已建成猕猴桃贮藏库2680座,培育深加工企业26家,将产业链不断拉长增厚,销售网络覆盖国内大中城市,区域品牌价值 攀升至75.31亿元,形成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