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果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买不到,根本买不到”!7天售完25000斤!
新浪财经· 2025-11-01 00:28
曹立(右二)带领学生在果园 今年10月 李顺心和同学一起组成"销售团队" 售卖第五代杂交柑桔品种 "阳光二号" 不同于往年的是 今年在社交平台上 出现不少了求购的帖子 评论区不仅有往年的"买家秀" 更有大量网友在线求购 本文转自【新华社微信公众号】; "买不到,根本买不到" "怎么下单,求链接" …… 近期 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种植的 杂交柑桔"阳光2号" 在网上走红 仅仅几天时间便被抢购一空 研究员曹立开玩笑说 "忙得招架不住了 大家下单不要下多了!" 这是怎么回事 一起来看 ↓ 曹立所在的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 成立于1960年 主要聚焦柑桔产业 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 每年,研究所都会试种 不同柑桔的种苗 2023年开始 他决定让学生把基地里 已成熟的柑桔进行售卖 "既能帮助学生挣点学费和生活费 也能锻炼一下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等到了正式开售 只用了7天时间 5000件、约25000斤的 "阳光2号"柑桔便全部售罄 销售后台被求购私信挤爆 这才有了曹老师发视频回应 "忙得招架不住了"的场景 据了解 这款柑桔果肉软嫩多汁,酸甜平衡 消费者能在桔子里品尝到 柠檬、柚子等多种水果的风味 它的"祖辈"都是一些著名品 ...
小蜜橘创50亿元产业链!江西新余科技创新推动蜜橘产业升级→
搜狐财经· 2025-10-31 21:33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近期,江西新余22万亩蜜橘迎来丰收,当地正组织人员抓紧采摘,分拣包 装。汁多味美的新余蜜橘在国际市场大受欢迎,它为何能如此甜蜜?除了气候土壤的天然优势,科技力 量的有力支撑不可或缺。接下来我们跟随记者镜头,去了解一颗蜜橘背后的科技含量。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新余蜜橘科技小院成立于2021年,是江西省第二批设立的12家科技小院之一,其核心任务就是围绕新余 蜜橘的品种选育提纯、品质提升、病虫害防控和采后贮藏保鲜等关键技术,开展科研、技术指导及成果 转化工作。设在产区的"科技小院"打通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编辑:王昕宇 新余蜜橘种植基地已从"人放天养""看天吃饭"的传统模式,转向"智能种植"。一体化精准灌溉系统实现 定时定量水肥供给,无人机飞防提升病虫害防治效率,远程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虫害情况,农户通过 手机就能精准掌握果园状况。 记者在新余蜜橘科技小院的种植基地看到,科研人员正在对成熟的果实开展采收测产工作。 江西省新余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刘进法:我们的重点是提品质、拓市场,今年我们政府层面,大概拿 出3000万元来支持新余蜜橘产业发展,今年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了50亿元。 江 ...
兴农、富农!“甜蜜产业”激活“农业+文旅+文化”多元融合新活力
央视网· 2025-10-31 13:36
央视网消息:河北石家庄行唐县依托优质苹果种植优势,通过科技赋能、品牌打造,推动"农业+文旅+文化"多元融合,让当地的苹果变 身成"金招牌",更走出了一条产业兴农、融合富农的乡村振兴特色路。 在河北行唐县南桥镇东安太庄村,一颗颗色泽鲜亮、口感清甜的苹果摘下后直接装箱发运,销往全国各地。2025年,这个村2800亩果园的优良 果品产量达4000多吨,仅苹果一项就为村集体年创收近千万元。 东安太庄村地处太行山东麓半山区,独特的土壤与气候为苹果生长提供了天然优势。但多年前,这里的苹果种植还停留在"散户经营、各自为 战"的阶段,技术缺、销路愁成了果农的"老大难"。为破解难题,当地政府牵头成立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让苹果售 价实现翻倍。 苹果产业的崛起还成为行唐县撬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支点"。当地以苹果种植为纽带,联动县域文旅资源,打造生态旅游带,为乡村 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安徽歙县:柿子迎来采摘期 农旅融合助增收 科技加持、品牌赋能,让行唐苹果不仅身价大涨,还成功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依托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网络,如今行唐县以苹果为代表的 农副产品年销售额已突破5亿元。 霜降过后,安徽歙县的柿 ...
以草养地、以绿增肥,大埔蜜柚绿色升级之路
南方农村报· 2025-10-31 12:34
以草养地、以绿 增肥,大埔蜜柚 绿色升级之路_ 南方+_南方plus 金秋十月,柚果 飘香已近尾声, 10月29日,在梅 州大埔县大东镇 东光村的一片柚 园中,一场关 于"绿肥"的培 训,没有停留在 常规的技术讲 解,而是指向了 一个更根本的问 题:在化肥依赖 成为普遍农业模 式的今天,我们 该如何重建土壤 健康,并守护一 个地方支柱产业 的未来? 这不仅是技术的 追问,更是发展 路径的抉择。对 于以"大埔蜜 柚"为核心产业 的当地而言,这 场围绕"绿肥有 机肥替代化 肥"的探索,实 则是一场静悄悄 的"土壤革命" , 其成败关乎果品 的竞争力,更关 乎农业的可持续 性与生态系统的 重构。 隐忧与共识:蜜 柚产业背后的土 壤危机 "世界长寿之 乡"的生态招牌 与"广东省最大 蜜柚种植县"的 产业规模,共同 构成了大埔蜜柚 的金字招牌。然 而,连续多年过 量施用化肥、农 药的高投入种植 模式,在经过多 年高速发展后, 其副作用开始显 现。 果树黄化、土壤 酸化、肥料投入 效益递减…… 这些已成为制约 大埔蜜柚品质进 "绿肥不是简单 的种草,而是构 建一个微型的生 态系统。"国家 绿肥产业技术体 系岗位科学家、 ...
江西分宜:万亩蜜桔香满园 乡村“丰”景美如画
央视网· 2025-10-31 09:52
核心观点 -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通过推广标准化种植实现蜜桔产业丰收 提升产量和品质 并成功开拓国内外市场 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1][3] 产业规模与产量 - 分宜县蜜桔种植总面积达24万亩 [1][3] - 蜜桔种植基地平均亩产量为3000至4000斤 [3] - 基地总产量预计为30至40万斤 [3] 生产与质量控制 - 产业立足当地气候和土壤资源 推广标准化生产种植 [1][3] - 统一技术标准并规范生产环节 以把控果品质量和打造品牌 [3] - 种植过程大部分施用农家肥和有机肥 市场反馈口感优良 [3] 市场销售与渠道 - 蜜桔产品畅销国内市场 主要销往东部沿海城市 [3] - 部分产品出口至东南亚国家 已接到近20万斤的订单 [3] 产业带动效应 - 蜜桔产业串联种植 采摘 销售完整产业链 [3] - 产业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 [3]
褚橙飘香上市,有了自己的纪录片
扬子晚报网· 2025-10-30 13:22
"这部片子没有刻意渲染商业成就,只聚焦'一群人'的真实模样。"导演周叶的分享满是共情,"镜头里的每一个画面,都是团队与土地共生的日常——抗旱 时连夜搭建灌溉设施的执着、改良品种时反复试验的坚守、丰收时弯腰采摘的质朴。我们想记录的,从来不是一颗橙子的成功,而是一群人扎根田野、对 抗困难的韧劲。"预告片里,晨雾中的橙园、农户布满老茧的双手、团队深夜讨论解决方案的身影,让这份"土地叙事"更显真挚。 三年前便深入基地沉浸式创作的李成才,作为屡获国际纪录片奖、中国政府奖的行业标杆,带来了时光沉淀后的深刻感悟。"三次春夏秋冬的陪伴,让我 读懂了褚氏农业的'根'。"他坦言,从初见时荒山变果园的震撼,到见证团队面对病虫害、极端天气时的不放弃,再到看着年轻农人接过接力棒,"这里的 每一寸土地都藏着'踏实做事'的信仰,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在诠释'美好乡村'的真谛——不是一蹴而就的光鲜,而是代代相传的坚守。"这位以《华尔街》 《货币》等作品深耕纪实领域的导演,更强调"农业的人文力量,与大国发展的精神内核一脉相承"。 2025年10月28日,褚氏农业丰收大会暨"一带一路"农业产业发展圆桌分享活动现场,年度纪录片《美好乡村一群人》预告片正 ...
“水果自由” 甜在两头(新知)
人民日报· 2025-10-30 06:18
就拿榴莲来说,近些年"榴莲自由"加快照进现实,背后既有国产榴莲规模化试种取得突破、批量上市的 影响,也得益于我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今年以来截至9月下旬,通过中老铁路运输入境的鲜榴 莲超过15.7万吨,同比增长超80%。优质供给充裕,消费者得以用更低的价格享受到高品质榴莲。 作为天然糖分的重要来源,水果变甜满足了许多人对甜的追求。得益于种业科技和种植管理技术的进 步,科学家们运用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育种等现代育种技术,可高效筛选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风味香 甜的新品种,并通过精细化管理,最大程度发挥其优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科学家已成功解析西瓜、 番茄、草莓等果实中糖分积累的分子机制,结合分子育种手段,可使糖度"调节"更精细。 当然,"甜"不是水果风味的唯一指标。随着健康与营养意识的提升,消费者有了更加多元的评价标准 ——过去选购水果主要考虑"甜不甜",如今更加关注维生素、花青素、膳食纤维等特定营养成分,还有 闻起来是否有"水果味儿"等。丰富多样的需求让鲜果切、水果捞等快消产品加速在市场铺开,"吃得营 养""吃出健康"助推一些新品种水果、小众水果走红,这生动展现出新需求蕴藏新机遇、拓展发展新空 间。 【现象】 ...
调研速递|诺普信接待摩根士丹利等56家机构 蓝莓新产季产量前置显著 四季度及一季度占比提升
新浪财经· 2025-10-29 23:29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10月28日,深圳诺普信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诺普信")召开业绩说明会,以电话会议形式接待 了包括摩根士丹利、国泰海通、鹏华基金、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在内的56家机构投资者。公司董事会 秘书莫谋钧、财务总监袁庆鸿就蓝莓业务成本控制、新产季产量与价格、渠道拓展及行业竞争等核心问 题与机构进行了深入交流。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业绩说明会 时间 2025年10月28日 20:00-21:00 地点 电话会议 参与单位名称 国泰海 通、大家资产、鹏华基金、pleiad、Point72、创金合信、东北证券、华创证券、建信养老、金信基金、 摩根士丹利、平安基金、上银基金、天风证券、银河证券、长江证券资管、中金公司、人保资产、中信 证券、中银基金、西部证券、Greenwoods Asset Management、Matrix Capital、腾辉盛华私募、博闻投 资、渤海人寿、东兴证券、光大保德信、国盛证券、国泰基金、好想你、合煦智远基金、源乘私募、汇 智源林私募、建投化工、农银理财、诺德基金、前海开源、青银理财、半夏投资、榜样投资、东方财 富、珺容资产、美市科技、 ...
诺 普 信(002215) - 深圳诺普信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9 23:12
成本控制与优化 - 蓝莓业务成本主要由基础建园成本、生长成本、采摘及产后间接成本三大部分构成 [1][2] - 三季度通过新产地链路独立经营实现规模扩张同时费用基本同比持平 [2] - 未来将通过提升组织人效、优化技术方案、加强预算管理及聚焦核心资源持续严控成本 [2] 产量与产季分布 - 新产季启动顺利 促早技术成熟推动产量前置且上量 [3] - 通过技术手段将产季重心前调 第四季度和第一季度产量占比预计比上一产季显著提升 [3] - 产量分布优化减小产季后期供应压力 更好匹配春节前销售黄金期 [3] 价格与品牌策略 - 新产季开局价格保持与去年同期水平相当 市场信心充足 [4] - 价格支撑因素包括促早技术调控上市节奏、优选果品专供及产地区隔打造"早、大、脆、甜"卖点 [4] - 聚焦打造"爱莓庄"核心品牌实现溢价 通过一流品控与全方位市场投放提升品牌口碑 [4] - 未来将持续投入资源进行品牌建设 [4] 销售渠道与品牌管理 - 已明确提升KA渠道销售占比策略目标 与众多主流KA客户建立深度合作 新产季扩大合作范围和供货规模 [4] - 本产季针对东南亚等市场的出口量将持续提升 [4] - 实施品牌"分营"策略 从产地供应到销售区域明确区隔 确保各品牌独立运营聚焦目标市场 [4] 土地扩张与产能布局 - 公司在云南的土地规模处于基质蓝莓行业前列 适宜土地资源日益紧俏 [5][6] - 通过多种模式积极流转优质土地 预计未来保持较为稳定的规模扩张节奏 [6] - 老挝生产基地按计划推进 复制国内成熟运营模式 支撑规模增长并实现"产地直销海外" [6] 行业竞争与战略规划 - 云南基质蓝莓种植规模快速增长 反映市场对产业前景看好 [6] - 公司凭借先发规模优势、成熟技术运营体系和全链条管控能力构建竞争壁垒 [6] - 围绕"单一作物产业链"战略布局 在聚焦蓝莓鲜果同时拓展深加工环节作为未来增长补充 [6] 大客户合作 - 今年与山姆保持深度对接 计划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向全国扩充覆盖度 [7] - 已成立大客户部专门对接山姆等KA客户 在产区划定特定农场保证品质和供应量稳定 [7]
“百元神话”到跌破一元,阳光玫瑰产业路向何方?
贝壳财经· 2025-10-29 22:27
"阳光玫瑰,10元5斤!"国庆中秋假期期间,陕西咸阳一家水果市场里,摊主正卖力吆喝。他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这是自家种植的,"产量太多,拉到水果市 场贱卖。" 近日,新京报记者走访水果市场发现,阳光玫瑰这个曾被称为"葡萄中的爱马仕"、零售价动辄百元每斤的明星品种,如今已跌至几元一斤,部分地区地头收 购价甚至跌破1元/斤。同时,大量消费者反映,阳光玫瑰品质明显下降,口感、甜度、香气均不如以往。 据统计,2014年,国内开始流行种植阳光玫瑰,2015年前后,全国阳光玫瑰总种植面积尚不足15万亩;到2025年,阳光玫瑰全国种植面积突破150万亩,实 际种植面积可能超过200万亩。"盲目扩张"带来连锁反应:价格下滑,亩产攀升,果粒风味尽失,谣言不断滋生……产业陷入"高产—低质—低价—更高 产"的恶性循环。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番阳光玫瑰价格"坍塌"后,行业将逐步淘汰低质生产者,为坚持品质的果农腾出空间。专家指出,行业仍有潜力,关键在于从"数量扩 张"转向"质量提升",推动品种、品质、品牌协同发展,实现阳光玫瑰的价值理性回归。 收购价跌破1元 "7月、8月,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区品质差的阳光玫瑰,收购价低至几毛钱至一块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