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监测体系

搜索文档
贵州第三产业用电量超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8%
中国电力报· 2025-08-20 17:29
电力基础设施升级 - 梵净山景区新建20个快充充电桩使充电速度提升三倍 缓解游客排队问题[1] - 黄果树瀑布景区为沉浸式实景剧项目安装6台共4480千伏安变压器 接电时间比预期提前近一个月[2] - 西江千户苗寨部署348套智能断路器系统 通过电流电压瞬时变化监测已处置超百起用电隐患[4] - 黔西供电局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构建智能监测体系 将景区电压合格率提升至99.8%[5] 旅游业用电需求增长 - 黄果树实景剧项目运营期间累计用电超25万千瓦时 演出超300场接待观众超十万人次[2] - 赤水丹霞景区暑期日均人流量达两万人次 供电线路全部位于地下需专项维护[3] - 西江千户苗寨餐馆暑期用电负荷较平时翻倍 蒸锅/保温炉/空调同时运行[4] - 贵州第三产业暑期用电量达6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2.8% 其中住宿餐饮业用电6.5亿千瓦时(增6.2%) 交通运输业用电8.3亿千瓦时(增8.4%)[5] 区域资源开发协同 - 贵州森林覆盖率63.3% 九大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6% 依托凉爽气候发展避暑旅游[1] - 赤水丹霞景区利用临近四川重庆区位优势打造避暑旅游精品路线[3] - 百里杜鹃景区聚集500余家民宿 智能电力系统支撑日均3万游客旅居需求[5] - 南方电网通过压缩旅游项目办电时限 推动"凉资源"向"热经济"转化[1]
东海局:主动防控筑牢海洋灾害防御前沿阵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15 10:04
汛前准备工作 - 东海局将海洋灾害防御作为重要民生工程 3月印发汛前准备通知 4月推出专项检查方案 组建联合检查组深入一线 [4] - 已完成12个站点实地检查 核查资料215份 仪器设备75台(件) 实现观测系统 数据传输 预警发布等关键环节的全覆盖排查 [4] - 3月24日组织局属各海洋中心和海区三省一市海洋预报机构 模拟2025年第1号台风灾害影响 开展全流程应急演练 参考2024年台风"康妮"路径 [4] 监测体系建设 - 62个海洋站点运行稳定 上半年海洋站点实时数据接收率 有效率分别达99.8%和99.3% [6] - 10米级 3米级浮标系统正常运转 苏北 长江口等关键站位浮标完成维护布放 [6] - 接收并检校观测类仪器设备410余台件 出具各类检定 校准证书约483份 备份各类传感器300余件 [6] 数据传输保障 - 通过"AI+人员24小时全天候值守"方式 实现对海洋数据通信传输网络 海区各观监测节点 预警报数据传输系统等24小时监控 [7] - 41条骨干链路全天值守 20余个海岛站点实现北斗 CDMA双链路备份 大戢山 滩浒岛测点通过无线自组网技术构建三链路保障体系 [7] 技术研发方向 - 加快建设海水倒灌即时预警辅助决策系统 具备超阈值自动报警 海区间"分级触发式"信息互通等功能 [9] - 探索风暴潮预警及精细化漫滩监测预报技术 结合数值预报 智能预报 根据东海区风暴潮灾害风险摸排清单开展研究 [9] - 强化观测仪器设备标准化管理 系统梳理检定 校准 现场比测 自校等方法 形成东海区海洋观测设备检校方法清单和检校机构清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