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遥感

搜索文档
“天算星座”二期正式启动
科技日报· 2025-05-19 07:26
据了解,卫星发射后,还将陆续开展卫星互联网前沿技术试验,包括星间大容量激光通信、星载激光通 信载荷速率动态调谐、基于卫星物联网平台的星地控制协同等。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作为"天算星座"二期首批卫星,"北邮二号"与"北邮三号"卫星由北京邮电大学牵头,联合长沙天仪研究 院有限公司研制。两颗卫星集成了北京邮电大学自主研制的星间大容量激光通信、快照式高光谱遥感相 机、太空服务器、物联网实验平台、星地IP化网络等多项载荷及应用系统。 在卫星研制过程中,研发团队攻克了太空服务器可靠性、高光谱相机实时性、激光通信系统在轨稳定性 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太空服务器的单粒子故障检测自愈、高光谱相机双路像素级融合匹配、激光通信载 荷通信长距离稳定建链。一系列技术突破,使"北邮二号"与"北邮三号"卫星具备载荷深度融合与动态优 化能力,有效解决了传统卫星算力供应不可靠、遥感数据时效性差、通信带宽受限等问题。 记者从北京邮电大学获悉,5月17日12时12分,随着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以"一箭六星"方式成 功发射,"北邮二号"与"北邮三号"卫星顺利升空。后期传回的卫星遥测数据显示,两颗卫星成功进入预 定轨道,标志着"天算星座"二期正 ...
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打造创新平台筑巢引凤,构建智能遥感监测体系——锻造技术尖兵 服务调查监测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13 11:56
公司荣誉与成就 - 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荣获2024年度全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劳动和技能竞赛"先进集体"称号 [1] - 该院在2024年广西自然资源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斩获团体一等奖 [1] - 去年在广西自然资源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以团体总分第一名摘得团体冠军 [1] - 1人获"十四五"全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劳动和技能竞赛先进个人 [5] - 6次荣获广西自然资源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二等奖 [5] - 21人次获得广西自然资源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个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5] 技术创新与平台建设 - 已建设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中国—东盟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广西卫星应用技术中心等7个创新平台 [3] - 自主研发"译快查"多源遥感智能监测平台,将全区23.76万平方千米变化图斑解译时间从1个月缩短至1天,自动识别率达96.39% [8] - 开展南方复杂地形地貌区域农用地智能遥感监测技术研究,被列入全国调查监测体系第二批技术试点 [7] - 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共同研发遥感影像人机协同智能解译平台,成果应用于2023年全国耕地和生态保护重大违法违规情形督查 [7] - 起草编写《广西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AI变化图斑提取技术方案》等技术文件 [7] 人才战略与团队建设 - 通过筑巢引凤吸引拔尖人才,项目育人锤炼实战能力,以赛促用激发创新活力 [3] - 形成调查监测、智能识别、实景三维、数字孪生等多个优秀科研创新和应用工程团队 [3] - 90后技术骨干张震林在2024年广西自然资源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斩获多维地理信息采集员项目个人一等奖 [5] - 技术骨干陈东连续两年在广西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劳动和技能竞赛中获奖,2023年荣膺全国先进个人 [5] 项目成果与应用场景 - 完成广西49个自治区级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单元,总面积58.28万公顷 [11] - 建立合浦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库,为全区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提供经验 [11] - 自主研发森林资源遥感影像自动检测系统,实现自治区111个县森林资源实时动态更新 [11] - 建立广西红树林资源动态数据库,形成"天空地"一体化专项监测技术体系 [11] 行业贡献与未来规划 - 推动违规用林、违法采伐案件"双下降",成为全国首个省级林业季度监测示范案例 [11] - 精准追踪近20年红树林资源演变规律,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11] - 未来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强化技术支撑,优化服务体系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