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6G网络
icon
搜索文档
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正式启动,卫星产业ETF、卫星ETF易方达涨超4%
格隆汇· 2025-11-24 14:38
| 代码 | 名称 | 涨跌幅 ▼ | 估算规模 管理公司 | | | --- | --- | --- | --- | --- | | 159218 | 卫星产业ETF | 4.17% | 6.27亿 | 招商基金 | | 563530 | 卫星ETF易方达 | 4.14% | 4.13亿 | 易方达基金 | | 563230 | 卫星ETF | 3.90% | 3.16亿 | 富国基金 | | 512630 | 卫星ETF广发 | 3.78% | 9.91亿 | 广发基金 | 卫星ETF易方达跟踪中证卫星产业指数,一键打包了50只业务涉及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通 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领域的上市公司,包括中国卫星、中国卫通、臻镭科技等龙头企业;该指数 对产业链覆盖全面,且在应用层的暴露更充分,一方面应用相关环节盈利能力上限更高,另一方面也更 适应当前制造与应用共同推进的卫星产业发展背景。 A股主要指数上涨,卫星导航板块领涨,中国卫星涨超6%,航天电子涨超4%,带动卫星产业 ETF、卫星ETF易方达涨超4%,卫星ETF、卫星ETF广发涨超3.7%。 华西证券认为,卫星网络作为6G网络建设基础,当前时点符合 ...
2025中国航天第二次发射失利,损失3颗卫星,原因已确认
36氪· 2025-11-20 19:37
发射任务概况 - 2025年11月10日,星河动力研制的谷神星一号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初始阶段一、二、三级飞行及分离均正常 [1] - 在四级点火飞行510秒时突发异常,发动机提前关机,未能将搭载的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导致发射任务失利 [2] 事故原因调查 - 官方调查结果显示,事故原因为2500N轨控发动机长时间工作产生的高温热辐射,致使电磁阀控制电缆温度过高,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失效,进而引起电磁阀供电短路,导致轨控发动机异常提前关机 [3] 火箭性能与任务载荷 - 谷神星一号是专为低轨小卫星设计的四级混合构型商业运载火箭,采用“三级固体+一级液体”布局,箭体直径1.4米,全长约20米,起飞质量约33吨,近地轨道运力400千克,5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运力300千克 [5] - 此次发射搭载了吉星高分04C星(用于国土测绘等商业化场景)、吉星平台02A04星(技术验证)和中北大学一号卫星(科研转化)共3颗卫星 [8] 公司背景与运营状况 - 星河动力成立于2018年2月,核心团队源自航天科技集团等“国家队”,技术积淀深厚 [11] - 自2020年11月首飞成功以来,公司累计完成22次发射,成功20次,成功率达90.9% [11] - 2025年9月,公司完成24亿元D轮融资,创下国内民营火箭企业单笔融资最高纪录,资金主要用于火箭迭代优化、可重复使用火箭研发及设施扩建 [10] 行业背景与影响 - 此次失利是2025年中国航天第72次轨道发射中的第二次失利 [5] - 商业航天发射配置了发射险,部分经济损失可通过保险理赔覆盖 [9] - 中国商业航天自2014年政策支持以来快速发展,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00亿元,其中卫星发射需求占比达45% [13] - 全球商业航天发射成功率长期维持在90%左右,发射失利是技术迭代与行业成熟的必经之路 [14]
诺基亚股价大涨超20%,英伟达计划10亿美元股权投资,进行AI 6G网络合作
硬AI· 2025-10-29 09:46
战略投资与合作 - 英伟达以每股6.01美元认购诺基亚约1.66亿股股票,总投资额约10亿美元,获得诺基亚2.9%的股权 [2][3][5] - 双方将在5G和6G网络软件以及AI基础设施领域展开合作,结合英伟达的芯片与诺基亚的数据中心技术 [5] - 诺基亚将向数据中心业务拓展,上季度业绩超出预期,战略转型已初见成效 [16][17] 技术平台与产品创新 - 英伟达推出面向6G网络的Aerial RAN Computer Pro计算平台,诺基亚将基于此扩展其无线接入网络产品组合,推出新的AI-RAN产品 [5][10] - 诺基亚将加速其5G和6G RAN软件在英伟达CUDA平台上的应用,并通过模块化架构实现从现有RAN向未来AI-RAN网络的无缝过渡 [10] - 戴尔科技通过其PowerEdge服务器支持诺基亚AI-RAN解决方案的创新,确保从5G到6G的平滑演进 [10][13] 市场驱动与应用前景 - 移动AI流量急剧增长,ChatGPT每周8亿活跃用户中近50%通过移动设备访问,其移动应用月度下载量超过4000万次 [8] - AI-RAN系统可提升网络性能和效率,支持生成式AI和智能体AI应用,并为无人机、汽车、机器人及AR/VR眼镜等数十亿新连接设备提供边缘计算能力 [8] - 电信行业被视为关键的国家基础设施,AI-RAN技术被视为一次世代平台转变,有望使美国重新获得关键基础设施技术的全球领导地位 [8] 试点部署与行业合作 - T-Mobile计划从2026年开始对AI-RAN技术进行现场评估和测试,将其整合到6G开发流程中 [5][13] - 合作基于2024年建立的AI-RAN创新中心,强化了T-Mobile在推动美国无线行业发展方面的领导地位 [13] - 戴尔科技已构建全球最大的AI集群之一,拥有超过10万个GPU,计划在数百万个边缘节点上分布智能 [13] 扩展合作与战略布局 - 除AI-RAN外,双方合作还包括将诺基亚的SR Linux软件用于英伟达Spectrum-X以太网平台的数据中心交换,以及在英伟达AI基础设施上应用诺基亚的遥测和网络管理平台 [15] - 两家公司还将探索将诺基亚的光学技术作为未来英伟达AI基础设施架构的一部分 [16] - 英伟达近几个月宣布大规模支出计划,包括对OpenAI投资最多1000亿美元,以及对Wayve、Oxa、Revolut等AI企业投入数十亿美元 [17]
诺基亚股价大涨超20%,英伟达计划10亿美元股权投资,进行AI 6G网络合作
美股IPO· 2025-10-29 09:11
投资与合作概述 - 英伟达以每股6.01美元认购诺基亚约1.66亿股股票,总投资额约10亿美元,获得诺基亚2.9%的股权 [1][3][5] - 双方将在5G和6G网络软件以及AI基础设施领域展开合作,结合各自核心技术优势 [1][5] - 消息公布后,诺基亚美股股价收涨逾22.8%,欧股收涨近22.9% [3] 技术合作与产品创新 - 英伟达推出面向6G网络的Aerial RAN Computer Pro计算平台,结合连接、计算和感知能力 [1][8] - 诺基亚将基于此平台扩展其无线接入网络产品组合,推出新的AI-RAN产品 [1][5] - 合作旨在通过软件升级实现从5G-Advanced到6G网络的平滑过渡 [8] - 诺基亚独特的anyRAN方法和模块化AirScale基带架构简化了新平台的引入 [8] - 戴尔科技通过其Dell PowerEdge服务器支持诺基亚AI-RAN解决方案的创新 [8][11] 市场背景与应用前景 - 移动AI流量爆炸式增长,ChatGPT每周8亿活跃用户中近50%通过移动设备访问,移动应用月度下载量超4000万次 [7] - AI-RAN系统可提升网络性能和效率,为生成式AI和智能体AI应用提供更好体验 [7] - 该技术将支持未来数十亿新连接设备对边缘计算的需求,如无人机、汽车、机器人及AR/VR设备 [7] -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AI-RAN将彻底改变电信行业,是一次世代平台转变 [7] 试点部署与扩展合作 - T-Mobile计划于2026年开始对AI-RAN技术进行现场评估和测试,并将其整合到6G开发流程中 [1][5][11] - 除AI-RAN外,双方还将在AI网络解决方案上合作,包括将诺基亚SR Linux软件用于英伟达Spectrum-X平台 [11] - 两家公司将探索将诺基亚的光学技术作为未来英伟达AI基础设施架构的一部分 [12] - 诺基亚正积极向数据中心业务拓展,近期以23亿美元收购Infinera Corp以扩展AI数据中心网络产品组合 [12] 英伟达的战略投资布局 - 对诺基亚的投资是英伟达近期大规模支出计划的一部分 [13] - 英伟达近几个月宣布将对OpenAI投资最多1000亿美元,并向Wayve、Oxa、Revolut及PolyAI等AI企业投入数十亿美元 [13]
弈东电子:紧跟行业与客户需求进行战略布局
新浪财经· 2025-10-27 09:22
公司产品与市场定位 - 公司的通信连接器(如高速I/O连接器)是数据中心与终端设备(如人形机器人、苹果AR眼镜)互联的关键 [1] - 公司产品已供应全球头部客户,包括市值1万亿人民币的安费诺和莫仕 [1] - 公司产品未来可支持卫星通信或6G网络或未来网络所需的硬件升级 [1]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紧跟行业和客户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布局 [1] - 公司致力于抓住行业发展机遇 [1]
智能手机时代将终结?高通CEO安蒙详解AI未来六大趋势
凤凰网· 2025-09-24 21:29
公司战略蓝图 - 高通公司总裁兼CEO安蒙揭示了公司对未来AI发展的核心判断与战略蓝图,核心观点认为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生态"正在兴起 [1] - 公司目标是让AI无处不在,通过赋能边缘智能,为每一位用户打造一个跨越多终端、由个性化AI驱动的"用户生态系统" [3] - 备受关注的全新骁龙移动平台将在峰会次日正式发布 [4] 塑造AI未来的核心趋势 - AI是新的用户界面,能以人为核心并主动适应用户需求 [2] - 用户体验的核心正从以智能手机为中心,转向以AI智能体为中心 [2] - 计算架构需要根本性变革,从芯片、软件到操作系统都需为AI重新设计 [2] - AI模型将混合化发展,高效协同云端与终端算力 [2] - 边缘数据因其高相关性将极大增强AI模型的智能 [2] - 迈向具备感知能力的未来网络,而6G将是关键桥梁 [2] 行业转变与未来愿景 - 从"以智能手机为中心"到"以智能体为中心"的转变意味着智能手表、无线耳机、智能眼镜等终端将不再是手机功能的延伸,而是能够直接与AI智能体交互的独立入口 [2] - 智能手机将与其它智能设备共同构成一个由AI智能体驱动的个性化移动体验网络 [2] - 未来的处理器需要为具备丰富情境理解能力的AI智能体而打造,设备端产生的海量个人数据将成为训练和优化模型的关键 [2] 6G网络发展 - 6G网络被定位为连接云端与边缘、融合物理与数字世界的关键 [3] - 高通已着手6G研发,并预计首批6G预商用终端最早将于2028年问世 [3]
英伟达将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甲骨文换帅!两位联席CEO上任;三星电子加入全球6G商用化联盟
搜狐财经· 2025-09-23 13:01
英伟达重大投资与合作 - 英伟达将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OpenAI计划建造和部署需要10千兆瓦电力的英伟达系统[2][4] - 英伟达股价周一上涨近4%,公司市值达4.46万亿美元[4] - 英伟达与阿布扎比技术创新研究所联手,在中东设立首个AI开发中心,将利用专用“Thor”芯片推进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研发[5] 公司高管变动 - 甲骨文任命云基础设施总裁克莱·马古伊尔克和行业总裁迈克·西西里亚为联席CEO,原CEO萨弗拉·卡兹转任董事会副主席[6] - 甲骨文同时提拔Mark Hura为全球现场运营总裁,Doug Kehring为首席财务官[6] - T-Mobile任命现任首席运营官斯里尼·戈帕兰为下一任首席执行官,任命于11月1日生效[7] 谷歌法律裁决与产品拓展 - 美国联邦法院裁定谷歌必须向竞争对手开放部分核心搜索数据,包括索引快照及点击和查询记录[8] - 谷歌将为Google TV推出Gemini功能,该功能将覆盖超3亿台活跃的Google TV及Android TV OS设备[9] 6G技术联盟与进展 - 三星电子加入由威瑞森为首的6G创新论坛,联盟成员包括Meta、爱立信、诺基亚和高通[10] - 联盟将共同努力建立6G生态系统,包括原型开发和现场测试[10] - 三星电子计划利用人工智能开发提供新用户体验的移动通信技术[10] AI模型与芯片技术更新 - DeepSeek线上模型升级至DeepSeek-V3.1-Terminus,包含思考模型和非思考模式,上下文长度均为128k[11][12] - 模型使用价格方面,百万tokens输入(缓存命中)0.5元,缓存未命中为4元,百万tokens输出12元[12] - 联发科发布天玑9500旗舰5G智能体AI芯片,采用第三代3纳米制程,并首发4K超高画质文生图功能[13] - OPPO Find X9系列和vivo X300系列将首批搭载天玑9500芯片[13] 企业资本运作与行业动态 - 四川长虹控股子公司长虹佳华拟被私有化退市,控股股东将收购其他股东持有的约5.8亿股普通股,约占普通股总数的39.87%[14] - 收购每股对价为1.223港元,总额约7.09亿港元[14] - 功率半导体行业动荡,碳化硅晶圆最大厂商美国Wolfspeed已申请破产保护[15] - 日本瑞萨电子将遭受约2500亿日元损失,罗姆在2024财年计提303亿日元减损损失,最终出现500亿日元亏损[15]
中国移动黄宇红:量子计算将与人工智能、6G网络深度融合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22:53
量子计算与信息技术融合趋势 - 量子计算正迎来发展拐点 从技术突破期迈向加速发展期 主流技术路线稳步前进 新路线取得进展 头部资源聚集效应放大 产业化进程加速 [1] - 人工智能重构科学研究范式 推动科研从假设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为量子计算科研注入新动力 [1] - 6G网络结构更复杂 带宽和天线数增加 计算复杂度与功耗性能成为影响6G商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1] 量通智融合面临的挑战 - 理论 工程与应用方面存在能力边界不明 硬件能力弱 软件生态割裂等九大挑战 [2] 中国移动的战略计划 - 将实施量子计算装置开放 量智融合创新联合体共建 量通智融合应用赋能三大计划 [2] - 利用央企在创新资源汇聚 应用场景落地等方面的资源禀赋优势 与产业链协同攻关加速量子产业化进程 [2]
2025 年通信理论与技术学术会议在无锡开幕
中国经济网· 2025-08-19 09:35
会议概况 - 2025年通信理论与技术学术会议于8月15日在江苏无锡召开,由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通信学会共同主办[1] - 会议吸引400余位产学研各界代表现场出席,线上参会人次接近3万[1] - 会议组织了十个通信专题论坛,涵盖近100个学术报告[4] 6G与超融合网络 - 行业专家指出6G网络愿景需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目标,但当前面临“SMV不可能三角”困境[2] - 提出构建多模态智能网络环境和云网一体超融合生态系统,以解决刚性架构和安全等五大矛盾[2] 物联网标准发展 - 我国已积极参与国际物联网标准布局,现有373项物联网相关标准[2] - 物联网标准体系发展趋势是从基础连接向智能融合演进,未来需推动分层分域标准化以应对技术碎片化挑战[2] 太赫兹技术应用 - 太赫兹通信面临大气水汽吸收的挑战,但在特定区域具备应用潜力[2] - 我国计划在青藏高原建设15米太赫兹望远镜,已完成相关通信试验,未来有望在星地通信等领域发挥作用[2] 通信技术前沿突破 - 基于空时互换原理构建的空时二维信道编码能大幅降低时延并提升可靠性,实验系统表明其性能较传统编码提升约100倍[2] - AI大模型应用于语义通信可提升图象语义通信全局精度并减少数据量,但应用仍面临边缘智能与信息技术融合等挑战[2] 专题研究与行业影响 - 会议专题论坛覆盖新型通信网络、智能无线通信、空天地与专网通信、光通信与光网络等前沿领域[4] - 大会为通信领域从业者搭建跨领域跨专业的交流平台,助力推动我国通信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4]
烽火通信空芯光纤工程化瓶颈获新突破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10:05
技术突破 - 烽火通信在自研空芯反谐振光纤(HC-ARF)的工程化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1] - 解决了长跨距空芯光纤面临的水汽浸入、CO气体吸收峰、OPGW空芯光缆雷击实验等工程化难题 [1] - 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光学学报》、《光通信研究》等期刊发表 [1] 应用前景 - 空芯光纤技术有望在加密通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 - 该技术可能对6G网络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1] - 技术突破推动空芯光纤向规模化应用迈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