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人母船+无人集群协同作业
icon
搜索文档
赛出无人装备作业加速度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10 10:58
测评活动概况 - 国内首次针对深远海矿物勘探无人装备的大规模实战化检验,汇聚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三亚南山港科技、青岛海舟、智船科技、珠海云洲、中科酷原、青岛罗博飞等顶尖团队 [1] - 通过9天海上作业完成多波束、浅地层剖面测量、重力、磁力、高光谱、海底地质取样6个关键赛道测评 [1] - 验证无人艇、半潜航行器、波浪滑翔机、水下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在海洋矿产调查中的技术可行性与性能 [1] 技术创新突破 - 多波束地形测绘:无人艇集群作业效率提升40%以上,13小时内完成110千米测线测量 [3] - 地质取样:水下机器人结合可视化技术实现精准采样,提升取样成功率 [4] - 高光谱探测:水下机器人成功获取海底矿物光谱数据库,提供高精度可视化探测能力 [4] - 浅地层剖面:无人艇搭载参量阵声呐实现5厘米穿透分辨率的精细探测 [6] - 磁力测量:波浪滑翔机在3~4级海况下持续作业94小时,磁力数据完整率100% [6] - 重力测量:国内首次使用小型化原子重力仪实现高精度海洋观监测 [7] 协同作业模式 - 首次验证"有人母船+无人集群"协同作业体系,无人艇单日作业量达传统船舶1.5倍 [9] - 波浪滑翔机能耗成本降低70%以上,无人艇吃水不足1米突破潮间带测量盲区 [9] - 多类型无人装备依靠卫星定位技术,自主规划与执行走线精准度远高于传统方式 [9] - 测试涵盖无人船、半潜器、水下机器人、海底爬行机器人、波浪滑翔机等多类装备 [10] 核心成果与应用 - 建立装备优选库,筛选出多波束测量无人艇、长续航磁力滑翔机等4类高性能装备 [13] - 发布技术标准草案,首次编写无人集群协同作业流程规范,推动数据格式统一 [13] - 形成应用指南,明确波浪滑翔机适用于大范围长周期观测,水下机器人适用于精准取样 [13] - 开展数字孪生、水池测试、实海测试"三位一体"验证工作,加速技术迭代与应用转化 [13] 未来发展方向 - 构建"母船攻坚深远海+无人艇覆盖近岸"的立体勘探网络 [10] - 组建"无人装备产业联盟",攻关强海况作业、集群通信、深海取样等技术瓶颈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