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

搜索文档
让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更积极主动
经济网· 2025-05-29 16:14
宏观经济目标 - 2025年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 具有一定挑战性但可实现 [1] 地方政府经济功能 - 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 地方政府通过GDP竞赛推动区域发展 招商引资创造税收分成和GDP增量 [3] - 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主动改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 [3] 地方政府转型方向 - 需重塑经济发展动力机制 严查贪腐同时保留GDP考核 与2035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衔接 [4] - 官员激励约束需对称化 当前刚性约束过多可能抑制创新 需建立容错纠错机制 [4][5] - 地方政府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中作用关键 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5] 政策协同效应 - 扩大内需和消费刺激需地方政府配合 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结合 [5] - 宏观政策通过地方政府传导可产生更大乘数效应 助力稳定增长 [5]
经济随笔丨各地拼营商环境在拼什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9 21:33
营商环境优化 - 全国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4个工作日以内,实现普遍性提速[1][2] -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从十年前第128位跃升至五年前二十余位,体现系统性提升[2] - 国家发改委发布《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5)》,按企业全生命周期分5环节系统优化[3] 市场准入改革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经4次修订,事项从151项缩减至106项,实现"清单越缩越短"[4] - 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破除市场准入壁垒,配套政策快速出台[4] - 企业开办流程再造,关联事项并联办理支撑效率提升[4] 全生命周期服务 - 要素保障环节涵盖金融工具创新、就业供需匹配、技术要素转化等系统性措施[5] - 经营环境优化涉及公平竞争治理、信用体系建设、监管执法改进等维度[5] - 纠纷化解机制完善诉讼服务、多元解纷和公共法律服务[5] - 企业退出流程强化破产机制与注销登记优化[5] 法治化与精细化 - 2024年重点完善企业制度、产权保障、交易规则等法律制度基础[6] - 针对不同规模、行业经营主体实施差异化服务,覆盖超亿级劳动者群体[6] - 政策设计强调贴近经营主体实际需求与高质量发展一线场景[6] 政企协同机制 - 通过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联动破解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命题[7] - 以企业满意度为评价标准,持续响应经营主体急难愁盼问题[7] - 政策实施强调服务前置与长期韧性,形成动态优化闭环[7]
清单瘦身的背后是政府权利的不断“健身”
广州日报· 2025-05-01 11:30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修订 - 2025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117项缩减至106项 [1] - 自2018年首次实施以来清单事项从151项缩减至106项 压减比例约30% [1] - 清单修订体现从"多领域审批"到"非禁即入"的转变 释放巨大制度红利 [1] 政府与市场关系调整 - 清单修订秉承"该减的坚决减 该增的合理增"原则 实现政府权力"健身" [2] - 改革形成"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动态校准 减少不必要干预 [2] - 政策创造更加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 建立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安排 [2] 民营企业准入放宽 - 能源 铁路 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3] - 民营控股高铁开通运营 民间资本参股核电项目落地开工 [3] - 政策红利下民营企业展现"百花齐放"竞争活力 在重点行业取得突破 [3] 清单管理优化方向 - 保留106项中涉及金融安全 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红线" [4] - 需推动省级清单与全国版对标 破除市场准入壁垒 [4] - 消除"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堵点卡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