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搜索文档
最高法发布保障举措 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顽疾
北京商报· 2025-08-11 00:34
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 - 严格落实"非禁即入"政策 落实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涉及建设工程 房地产 矿产资源以及水电气热力等民商事案件审理中 准确把握自然垄断行业 服务业市场准入放宽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2] - 依法遏制滥用行政权力排除 限制竞争行为 破除区域壁垒和地方保护 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2] 拖欠账款问题解决 - 严格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关于账款支付刚性条款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规定 依法保障民营经济组织特别是中小企业账款获得及时支付 [2] - 依托清理账款部际联席会议工作机制 完善拖欠账款预防和清理机制 全面落实快立快保快审快执"绿色通道"工作要求 强化对拖欠主体的强制执行 [2] 消费纠纷与市场秩序 - 发布网络消费典型案例 引导经营主体规范经营 促进网络经济 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3] - 落实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制度 依法规制"知假买假" 既维护消费者权益 又惩治违法索赔行为 [3] - 依法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 打击经营者"卷款跑路" "霸王条款" 收款不退等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3] 融资渠道与成本优化 - 规范金融机构放贷行为 推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依法规范利息收取 协同推动政策落实落地 [4] - 依法规制"高利贷" "砍头息"等非法职业放贷和转贷违法行为 严惩民间借贷犯罪活动 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秩序 [4] - 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因财务不健全 经营稳定性等因素 常被正规金融融资渠道拒之门外 [5] 融资创新与信用机制 - 金融机构应创新融资供给机制 针对民营企业设定合理信贷配给机制 提高服务覆盖率和信贷可得性 [6] - 优化信贷响应机制 建立快速审批通道 提高审批效率 [6] - 健全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 合理确定失信惩戒范围和力度 发挥失信惩戒分级分类及守信激励作用 [6]
依法严惩网暴伤企违法行为,最高法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提出25条意见
搜狐财经· 2025-08-08 12:12
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 - 严格落实"非禁即入"政策 落实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在建设工程 房地产 矿产资源及公用事业领域依法裁判 [2] - 依法审理科技领域垄断纠纷案件 区分知识产权正常行使与滥用行为 [2] - 监督行政机关在征收征用中严格遵循法定程序 确保公平合理补偿 [2] 融资与金融规范 - 规范金融机构单方面变更贷款条件 中止放贷或提前收贷行为 保护民营经济组织权益 [3] - 打击"高利贷""砍头息"等非法放贷 严惩民间借贷犯罪 规范融资秩序 [3] - 对轻微失信主体给予宽限期 允许通过和解 重组或引入第三方资金盘活资产 [6] 公司治理与内部规范 - 惩治民营经济组织内部腐败犯罪 引导通过股权转让 回购等方式化解经营僵局 [3] - 追究控股股东滥用支配地位行为 包括关联交易掏空企业 违规担保等 [3] - 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 明确"不缴社保"约定无效 支持劳动者经济补偿诉求 [3][4] 消费者权益与市场秩序 - 落实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 规制"知假买假" 平衡消费者与经营者权益 [4] - 依法审理预付式消费纠纷 打击"卷款跑路""霸王条款"等行为 [4] - 严惩侵犯企业名誉权 隐私权犯罪 及时制止恶意诋毁行为 [5] 司法执行与信用修复 - 纠正涉企冤错案件 严格审查人身强制措施 规范财产查封减少经营影响 [4] - 2024年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新增量同比下降23.4% 信用修复人次同比增长35.4% [5] - 失信惩戒实施十年来累计促使1710万人次主动履行义务或达成和解 [5]
法治化夯实营商环境制度保障
经济日报· 2025-07-24 06:08
营商环境优化举措 - 山东省日照市推出智慧化"无感"监管优化营商环境 [1] - 上海市闵行区采用数字人宣讲政策及文旅商体展融合推介形式创新服务 [1] - 青岛市即墨区出台2025年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措施增强经营主体获得感 [1] - 甘肃省通过《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规明确经营主体权利义务 [2] - 贵州省法院系统开展专项执行行动加大涉企案件执行力度 [2] 法治化建设成果 -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精准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加强释放经营主体活力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1] - 多地运用信息技术遏制涉企行政执法检查问题减轻企业负担 [3]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2024版重点举措健全市场监管法律体系 [3] - 上海等地修订法律法规强化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3] 市场环境与服务改进 - 多地推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体现执法温度与法律权威 [4] - 推动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化引导诚信经营 [4] - 某地法院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采用"法院+工会+N"模式化解纠纷 [4] - 建立健全涉企服务协调机制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4]
总投资额突破10万亿元!多地密集发布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清单!
搜狐财经· 2025-07-06 21:45
国家政策支持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搭建的"全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显示,截至7月4日全国正在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11842个、总投资额10.19万亿元[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起施行,规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民营经济组织可平等进入,支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3] -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推介项目3200余个、涉及总投资超3万亿元,聚焦交通运输、能源、水利、新基建、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3]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清单事项数量由117项缩减至106项,1-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1亿元以下项目民企中标占比超80%[4] 地方项目推介 - 北京市发布11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244亿元、拟引入社会资本429亿元,覆盖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等9个领域[5] - 河南省发布75个重大项目、总投资330亿元,重点集中于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民间资本可通过控股或联合体方式参与[5] - 山西省发布6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952.2亿元、引入民间资本460.2亿元,包括产业类项目13个、特许经营项目28个[6]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地方政府大规模推介项目旨在"引资"与"引智"并重,借助民企机制灵活性和创新能力提升重大项目效能[7] - 民营企业被支持参与核电、铁路等国家重大项目,并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布局,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4] - 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支付中小企业款项期限明确为交付后60日内,保障民营企业现金流[4]
重庆“三管齐下”破除市场准入壁垒
搜狐财经· 2025-07-04 17:56
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举措 - 重庆市围绕构建开放透明、规范有序、平等竞争、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目标,从三方面着力破除市场准入壁垒 [1]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 -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工作通知,全面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明确维护"全国一张清单"权威性,禁止各区县、部门另行制定市场准入性质清单 [4] 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在信用中国(重庆)网站开设专栏征集问题线索,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等渠道发布公告,重点清理整治违反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15种情形 [4] - 目前已清理630个规定文件,其中558个符合规定,43个已修订或废止,29个正在修订或废止 [4] 市场准入效能评估 - 重庆市围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设置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经营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涉税经营主体数量增长率、许可准入审批效率等20个指标,评估各区县、部门2024年落实情况 [5] 下一步工作计划 - 重庆市将推动不符合规定的文件加快修改废止,限时整改有违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问题,加强效能评估结果运用,进一步破除准入壁垒并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5]
泰安市多举措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为市场主体松绑赋能
齐鲁晚报网· 2025-06-19 21:03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 - 全面推动负面清单落地实施 严格区分禁止准入事项 许可准入事项和清单外平等进入事项 禁止以备案名义变相设立许可 [1] - 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行动 重点整治地方性法规 规章等违规设置壁垒行为 优化"1+1+N"投诉渠道实现违规线索快速查处 [2] 市场准入服务优化 - 提升准入政策透明度 通过门户网站 新媒体平台实现负面清单实时查询 强化涉企信息归集共享提高办事便利度 [2] - 推动经营范围登记与负面清单管理衔接 统一各类经营主体登记标准 加强"证""照"管理统筹 [2] 监管责任强化 - 落实法律法规和"三定"监管职责 对未明确监管领域实行"谁审批谁负责"原则 防止监管真空 [3] - 纠正"以批代管"现象 全面夯实全链条监管责任 确保负面清单执行到位 [3] 创新准入管理模式 - 探索柔性准入管理机制 响应新业态新领域发展需求 挖掘场景开放机会培育超级场景 [3] - 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案例 形成全省全国示范效应 促进新产业新模式动能释放 [3]
夯实公平竞争法治根基
经济日报· 2025-06-17 06:06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从法律层面确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及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等制度 [1] - 截至2025年1月底,民营企业数量达5670.7万户,是2012年的5.2倍 [1]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从2012年的62.4%提升至92%以上,数量从2.8万家增长至42万多家 [1] 政策环境优化 - 近年出台《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等政策文件 [2] - 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成熟经验做法和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制度保障,为企业发展注入确定性 [2] - 2025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的117项缩减至106项 [2] 公平竞争保障措施 - 需完善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现"一单尽列、全国统一"的整体性治理 [2] - 需定期评估、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 [2] - 需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并同等享受政策红利 [2] 执法与配套机制 - 需强化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培训和监督,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 [3] - 已出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配套机制 [3] - 需加快制定或修订涉及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机制 [3]
再放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布发改体改规〔2025〕466号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6-16 22:00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核心变化 - 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清单事项数量由117项缩减到106项,较2018年首版151项压减约30% [1][2] - 删除8条全国性准入限制,包括公章刻制业许可制改为备案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业务改为检测认证制度等 [1] - 部分放开8条全国性措施,涉及新型电信业务、电视剧制作、药品批发零售、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 [1] - 取消17条地方性措施,覆盖交通物流、货运代理、森林资源鉴定等,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 准入管理机制优化 - 负面清单外领域全面开放,各类经营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政府不得增设额外准入障碍 [2] - 将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电子烟生产批发零售等新业态纳入负面清单管理 [2] - 清单分为禁止和许可两类事项,许可类需公开办理条件及流程,禁止类不予审批 [5] - 地方不得另行制定准入负面清单,全国性目录(如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统一纳入管理 [7] 配套管理措施升级 - 推行信用承诺制度,对未履约主体撤销许可并纳入信用惩戒 [9] - 境外投资者需同步适用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跨境服务贸易适用跨境负面清单 [8] - 推动经营范围登记与负面清单衔接,强化涉企信息共享以提升办事便利度 [8] 政策实施背景 - 清单修订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制度安排,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 [5] - 2018年至今已完成四次修订,持续精简准入限制 [2]
破除壁垒 推动公平竞争(评论员观察)——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②
人民日报· 2025-06-09 05:54
公平竞争与民营经济发展 - 公平竞争对民营经济成长至关重要,需要消除有形和无形壁垒 [1][3] - 民营经济促进法将"公平竞争"单列成章,明确公共资源交易中不得限制民营企业 [2]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151项压减至106项,压减比例约30% [3] 破除壁垒的实际案例 - 洛阳放开充电桩市场后,公共充电桩数量从1300多个增至1.5万余个,服务费从0.8元/度降至0.3元/度 [1] - 河南推进招投标专项整治,广东深圳试点"评定分离"改革,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2] - 1亿元以下项目中民营企业中标数量占比超80% [2] 隐性壁垒与治理措施 - 多部门联合清理整治地方性法规中"审批范围扩大""准入标准过高"等问题 [3] - 政府采购中的"身份歧视"和市场准入的变相门槛是重点破除对象 [3] - "非禁即入"原则正在推动落实,强化制度严肃性 [3] 民营经济创新成果 - 民营企业贡献超50%的"新三样"出口 [4] - DeepSeek采用"低成本+开源"模式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4] - 鸿蒙电脑搭载自主操作系统并积累2700项核心专利 [4] 政策落实与市场活力 - 民营经济促进法要求"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原则转化为实际案例 [4] - 公平竞争环境可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1][4] - 市场准入放宽直接体现为"清单越缩越短、市场越放越活" [3]
完善准入制度 优化营商环境(产经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5-28 06:36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缩减 - 2025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的117项缩减至106项,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 [1] - 新版清单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纳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核发(微型无人驾驶航空器除外)"等新业态管理措施 [5] 低空经济发展 - 合肥合翼航空获得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其8轴16旋翼电动垂直起降器在骆岗公园进行展示 [2] - 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设立以来,已吸引全国近100家企业开展低空智联网装备试验 [4] - 合肥市在骆岗公园规划建设"超级场景",实现多种无人装备统一平台管控,促进外卖无人机、物流无人机等科技成果落地 [3] 商业航天产业加速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工位首次发射成功,实现"一箭十八星",标志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 [7] - 发射场二期项目推进中,预计2026年底新建三号、四号工位年度发射能力合计不少于32次,4个工位设计年度发射能力超60次 [7] - 已有超700家航天相关企业入驻文昌国际航天城,26家卫星企业加速落地 [9] 市场准入效能评估 - 云南省通过效能评估发现旅游市场准入卡点,依法恢复旅行社审批后经营主体恢复活力 [11] - 云南省2023年效能指数达81.32分,连续3年稳中有升,超2.8万家经营主体认可清单制度 [12] - 大理州创新实施民宿"五证一备案"联审联批,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6部门同步审批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