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

搜索文档
惩戒“问题少年”,看年龄还是看危害程度(民生一线)
人民日报· 2025-09-12 06:21
核心阅读 以什么标准惩戒"问题少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司法实践,既看年龄,也看危害程度。 年龄线是法律基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设定的基础防线,危害程度则是衡量行为恶性与惩罚、矫治必 要性的关键标尺。违法犯罪必担责,年龄不是"免责金牌"。 还被害人以公平、示社会以公道,个案裁判宣示司法态度: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但不纵容。对主观恶 性深、犯罪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坚决依法惩治,通过刑罚实现对犯罪未成年人的矫 治,发挥刑事法律的震慑作用,教育更多未成年人从小养成尊法、守法的意识。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话题在网络上受到高度关注,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的极端个案易引发讨论。不少 读者给本报来信探讨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少年"能得到惩戒吗?年龄会是"免责金牌"吗? 围绕公众关切,记者采访了办案法官、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以下简称"民一庭")相关负责 人、全国人大代表、相关专家等,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引导未成年人敬畏法律、知行知止。 "问题少年"能得到惩戒吗? 相关话题的探讨,体现了社会公众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关注和担忧。 "这一担忧不无道理,映射出社会情况的变化。"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承担未成年人审判 ...
惩戒“问题少年”,看年龄还是看危害程度
人民日报· 2025-09-12 06:15
核心阅读 相关话题的探讨,体现了社会公众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关注和担忧。 "这一担忧不无道理,映射出社会情况的变化。"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承担未成年人审判指导职责的相关 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有所上升。2021年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判处的未成年人犯罪人 数,每年都在3万—5万人之间。 围绕公众关切,记者采访了办案法官、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以下简称"民一庭")相关负责 人、全国人大代表、相关专家等,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引导未成年人敬畏法律、知行知止。 "问题少年"能得到惩戒吗? 以什么标准惩戒"问题少年",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司法实践,既看年龄,也看危害程度。 年龄线是法律基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设定的基础防线,危害程度则是衡量行为恶性与惩罚、矫治必 要性的关键标尺。违法犯罪必担责,年龄不是"免责金牌"。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话题在网络上受到高度关注,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的极端个案易引发讨论。不少 读者给本报来信探讨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少年"能得到惩戒吗?年龄会是"免责金牌"吗? 记者了解到,未成年人犯罪类型相对集中,侵财、强奸犯罪占比较大。最高人民法院数据显示,盗窃长 期位居未成年人犯罪 ...
去年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同比降7.4%,最高检发布未检白皮书
南方都市报· 2025-06-16 12:50
未成年人犯罪趋势 - 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65198人,同比下降1.1%,批准逮捕34329人,同比上升27.8% [1] - 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101526人,提起公诉56877人,同比分别上升4.3%、46% [1] - 受理审查起诉14周岁至16周岁未成年犯罪嫌疑人9317人,同比下降7.4% [2]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类型 -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类型集中,前五大罪名占受理总数的69.4%:盗窃罪33519人、诈骗罪10166人、聚众斗殴罪10054人、强奸罪9457人、抢劫罪7356人 [1] -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适用附条件不起诉20978人,附条件不起诉率为21.5%,撤销附条件不起诉并提起公诉1104人 [2] 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情况 - 2024年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57156人,提起公诉74476人,同比分别上升7.3%、11%,增幅较2023年下降28个、3.9个百分点 [3] - 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前五大罪名占起诉总数的67%:强奸罪25558人、猥亵儿童罪11650人、抢劫罪4717人、寻衅滋事罪4418人、强制猥亵侮辱罪3627人 [3] 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 起诉成年人利用电信网络实施侵害未成年人犯罪3347人,同比上升14.1%,占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比例从2023年6.9%升至2024年7.3% [3]
北京市检察院:去年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93人
新京报· 2025-05-15 16:13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5月15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发布《北京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 (2024)》。白皮书显示,2024年,北京市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93人,提起公诉128 人,不起诉226人(含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满后不起诉100人)。 2023年11月29日,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检察院对张某某、刘某某提起公诉。2023年12月20日,法院以聚众 斗殴罪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二年;判处刘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缓刑二年。检察机关对赵某某作出 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考察期满后于2024年5月29日作出不起诉决定。孙某某、吴某某、郑某某、宋某 某4人均被送入专门学校接受为期六个月的专门矫治教育。 "对实施严重暴力犯罪、社会危害性大的未成年人依法批准逮捕、提起公诉,发挥特殊预防、警示教育 作用;对不批捕、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服刑的未成年人跟进实施精准帮教,最大限度实施教育挽 救,防止再犯。"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岳向阳表示。 白皮书指出,校园暴力犯罪需重视。2024年,北京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涉校园暴力犯罪的未成年人数 占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数的5.54%。 当天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有一起涉及未成年人聚众斗殴。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