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动力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三瑞智能深交所IPO“已问询” 为无人机与机器人动力系统制造商
智通财经· 2025-06-16 15:28
6月15日,南昌三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瑞智能)申请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审核状态变更为"已 问询",国泰海通证券为其保荐机构,拟募资7.6888亿元。 财务方面,于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三瑞智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62亿元、5.34亿元、 8.31亿元人民币;同期,净利润分别约为1.13亿元、1.72亿元、3.33亿元人民币。 | 项目 | 2024 年 12 月 31 日 | 2023 年 12 月 31 日 | 2022 年 12 月 31 日 | | --- | --- | --- | --- | | | /2024 年度 | /2023 年度 | /2022 年度 | | 资产总额(万元) | 95,421.70 | 57,336.54 | 45,032.90 |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万元) | 76,745.68 | 43,068.53 | 32,207.17 |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 | 12.35% | 12.98% | 16.76% | | 资产负债率(合并) | 19.33% | 24.61% | 28.14% | | 营业收入(万元) | 83,1 ...
干掉减速器!李泽湘弟子用直驱技术拿下百万订单,获数亿元投资
创业邦· 2025-06-13 16:51
公司全称: 东莞市本末科技有限公司 融资轮次:B 轮 产品/服务: 人工智能 创始人:张笛 作者丨 黎晓梅 编辑丨 刘恒涛 图源 丨本末科技 近日, 李泽湘弟子张笛创办的 本末科技 , 完成数亿元的 B轮及B+轮融资, 金额达数亿人民币, 北京市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领投,北京市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顺禧基金、联想之 星联合跟投。 根据官方对外发布的消息,本轮融资资金 将主要用于三大方向:面向新兴需求的电机柔性化设计和生 产,继续提升直驱关节模组规模化交付能力,加速机器人产品开发迭代与多场景商业化落地。 本末科技成立于 2018年,聚焦于无减速器的直驱型精准动力方案 和轮足机器人业务 。成立 7年 来 ,本末科技完成了 7轮融资 。如今,本末科技 实现了关节模组出货超百万 台,轮足机器人售出数千 台,而且,是 机器人赛道中罕见的盈利企业。 | | | 东莞市本末科技有限公司-融资历程 | | | --- | --- | --- | --- | | 融资轮次 | 事件时间 | 融资金额 | 投资方 | | | 2025-06-06 | 数亿人民币 | 京国瑞基金 | | B轮 | | | 顺禧基金 | ...
三瑞智能闯关创业板IPO 机器人动力系统业务快速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6-04 15:29
公司概况 - 南昌三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获受理,拟募资7.69亿元 [1] - 公司是行业领先的无人机与机器人动力系统制造商,主营业务为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及机器人动力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公司积极布局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动力系统产品 [3] 主营业务 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 - 产品包括电机、电子调速器、螺旋桨及一体化动力系统等电动动力系统全品类 [3] - 终端应用于农林植保、工业巡检、测绘地理信息、快递物流、应急救援、安防监控等各垂直细分领域 [3] - 产品可适配于多旋翼、固定翼、复合翼等各类型无人机 [3] - 自2019年以来积极布局eVTOL动力系统产品,为客户提供缩比模型、研发样机的电动动力系统产品 [3] - 产品远销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 [3] - 客户包括航天电子、纵横股份、华测导航、瑞士Leica Geosystems、日本NTT等无人机领域知名客户 [3] 机器人动力系统 - 自2018年建立自主品牌CubeMars,专注于机器人关节领域 [4] - 已实现机器人动力模组中电机、驱动板、行星减速器等核心部件全部自研自产 [4] - 产品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外骨骼及穿戴设备、四足机器人等众多新兴领域 [4] - 客户包括极壳科技、瑞典Hexagon、加拿大Kinova等机器人领域知名客户以及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MIT等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 [4] 市场地位与业绩 - 公司已成为全球民用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行业内规模领先、最具行业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4] - 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产品收入由2022年的3.0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3.64% [4] - 按2024年销售额统计,公司在全球民用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不含动力电池)市场的份额为7.1%,仅次于大疆创新,排名全球第二 [4]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62亿元、5.34亿元和8.31亿元,净利润为1.13亿元、1.72亿元和3.33亿元 [5] 募资用途 - 拟募资7.69亿元用于无人机及机器人动力系统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及总部建设项目和信息化升级及智能仓储中心建设项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