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图等价理论

搜索文档
价格的财政决定理论
长城证券· 2025-08-04 18:16
理论框架 - 价格的财政决定理论(FTPL)认为财政政策主导物价走势,货币政策仅起辅助作用[1] - FTPL对应积极的财政政策(γ=0.01)与消极的货币政策(a=1)组合,导致通胀持续上行[2] - 李嘉图等价理论要求a>1(货币政策积极)和γ>r-g(财政纪律严格),这是最优政策组合[2] 历史案例验证 - 法国1919年债务2000亿法郎通过通胀稀释,物价上涨3.75倍使债务平衡[10] - 德国1923年货币供应量从8.6万亿马克飙升至400万亿兆马克,导致债务清零但国家破产[12] 模型分析 - DSGE模型显示FTPL组合下财政冲击使通胀持续400个时间单位难以消退[22] - 流动性陷阱中货币供给规则决定平衡值,财政刺激需配合通胀目标制才能摆脱通缩[38][46] 政策建议 - 泰勒规则要求a>1确保央行控制通胀能力,γ>r-g(0.0101)维持财政可持续性[2][47] - 长期通缩环境下需持续货币宽松(h系数调节)与财政刺激组合[38][46]
财政政策与居民消费的关系(上)
长城证券· 2025-07-08 17:55
理论基础 - 基于三部门RBC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对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核心假设是产品、劳动力和资本市场完全竞争,无价格粘性,家庭和企业根据未来预期优化决策[6] - 测算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均生产函数为$y_{t}=k_{t}^{0.78}h_{t}^{0.36}$,相关参数为∅ = −0.12, = 1.75, = 0.78, = 0.36, = 1[25][26] 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倾向关系 - 居民消费倾向不变时,财政支出有挤出效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平均APC为41%,假设τ上升1%,会下降1.53%[27] - 私人部门消费倾向下降时,政府应增加财政支出对冲私人需求萎缩,维持总需求稳定[31] - 居民对财政支出增加产生理性预期时,会出现财政中性现象,政府债务收缩阶段会影响居民消费抉择[32][34] - 投资增速提高会抑制整体消费水平,合理投资增速能保持消费率和储蓄率稳定[35] RBC模型测算影响 - 政府购买增加会挤出私人部门消费和投资,使居民消费倾向下降[39] - 劳动供给弹性越高,居民消费倾向下降越快,财政乘数越小;反之则相反[42] 研究展望与风险提示 - 后续将深入研究财政赤字条件以及流动性陷阱下财政支出对消费的影响[43] - 存在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数据提取不及时等风险[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