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规则

搜索文档
特朗普信赖的美联储理事米兰发声:房租上涨或致其调整通胀预期
搜狐财经· 2025-10-06 02:56
美联储理事米兰的政策立场 - 在9月美联储利率会议上投票反对降息25个基点,主张更激进的降息50个基点[1] - 认为当前利率水平已“深入限制性区间”,远高于其估算的约2.5%的中性利率水平,高出近两个百分点[3] - 呼吁美联储采取“快速、大幅降息”措施,建议在今年剩余议息会议上累计再降息125个基点,远超其他官员普遍预计的50个基点[3] 米兰对通胀与住房成本的看法 - 将住房成本变化视为其通胀预测体系的核心风向标,住房成本在PCE通胀中占比约16%,在CPI中权重更高[5] - 认为通胀压力正在缓解,并将特朗普政府时期更严格的移民政策视为压低住房通胀的主要因素,称移民数量减少是“我一生中最大规模的人口增长冲击”的逆转[5] - 其预测具有可变条件,明确表示若未来出现冲击导致租金大幅上涨,将调整其温和的通胀预测[6] 政策主张的潜在影响与质疑 - 警告将利率长期维持在过高水平可能给美国经济带来巨大压力,导致失业率出现“实质性的上升”和“不必要的裁员潮”[3] - 其分析框架中的核心要素(如移民政策、关税对财政和储蓄的影响)与特朗普的核心政策议程紧密相连[8] - 其模型被质疑可能过于简化,忽略了地缘政治冲突对能源价格的冲击、服务业工资粘性及关税带来的进口商品涨价压力等抵消因素[9] 与美联储主流观点的分歧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表态谨慎,强调因通胀率仍高于2%目标,美联储将等待更多数据,“不需要急于调整政策立场”[9] - 鲍威尔指出关于关税、移民等政策如何实施尚不清晰,美联储需密切关注并充分评估后再制定应对措施,这与米兰“快速行动”的呼吁形成鲜明对比[9] - 米兰与同僚对于最终利率目标的预测差异不大,核心分歧在于降息的速度,“唯一的不同就是我希望更快一些”[3]
Fed's Miran Says He's Ready to Change His View on Inflation If Housing Jumps
Youtube· 2025-10-03 22:48
Well, good morning, Steve. Thank you for joining us on this non jobs day. Jobs day.We get no government primary economic data because of the shutdown right now. So let me start by asking if that continues. As a member of the Open Market Committee, would you feel comfortable voting for a significant cut in interest rates if you don't have data on employment and on inflation.Good morning and thanks for having me. Look, I think it's important to recognize, first of all, that as you're pointing out, access to h ...
经典重温 | 美联储的“政治危机”与美债风险的“重估”(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9-25 13:14
美联储的政治压力与领导层换届 - 美联储主席人选已成为市场定价的主线,截至8月9日,市场预期的前三位候选人分别为美联储理事沃勒(26.6%)、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赛特(13.7%)和前美联储理事沃什(7.9%)[1] - 对市场而言,提名谁并非主要矛盾,本质上候选人都是特朗普的"影子",且货币政策立场均偏鸽派,特朗普引导市场降息预期是真实有效的[1] - 特朗普引导降息预期有三张王牌:提名新理事接替提前辞职的Kugler、年内提名一位鸽派影子主席、以及若鲍威尔不留任理事则再提名一位新理事[2] 美联储的决策框架与利率操纵边界 - 美联储能制定但不能操纵政策利率,更不能操纵利率曲线,利率是内生的,期限越长的利率与宏观因素越相关,与短端利率越不相关[3] - 长期而言,中性利率是货币政策操作的锚,决定了降息的终点,美国中性利率已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0左右升至1-1.5%,这意味着美联储降息的终点或在300-350个基点[3] - 短期而言,截至2025年7月,美联储应将联邦基金利率设定在3.8-6.3%区间,而实际值为4.3%,说明当前政策利率并不具备限制性[3] - 美联储长期逆基本面操纵收益率曲线的空间有限,美债期限溢价上行趋势或延续,在加息周期中市场定价过于鸽派,在降息周期中定价过于鹰派,但本轮周期市场始终在抢跑降息[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效应 - 美联储降息的空间不取决于理事会换届,而是美国政府会否落实财政整顿,政府去杠杆可降低中性利率、压降期限溢价,并助力完成去通胀的最后一公里[5] - 经验显示,基本财政赤字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10年期美债利率或下降12-35个基点[5] - 美国联邦政府财政和债务已进入类战时状态,赤字率和杠杆率堪比战时,2008年以来超支和减收双管齐下,顺周期性越来越显著[7] - 可持续的财政整顿方案仅有两种:经济增长和开源节流,区别在于政治成本的差异,增长去杠杆最可持续但见效慢,开源节流见效快但牺牲短期增长并冒政治风险[7]
降息预期偃旗息鼓纸黄金承压
金投网· 2025-09-25 11:17
纸黄金市场行情 - 截至发稿纸黄金暂报855.12元/克 跌幅0.31% 最高触及859.96元/克 最低下探852.21元/克 [1] - 纸黄金短线走势偏向看空 [1] - 关键阻力位区间为860元/克至870元/克 重要支撑位区间位于830元/克至850元/克 [3] 美联储官员政策观点 - 美联储新理事斯蒂芬·米兰抛出激进降息论 但其颠覆性观点引发金融圈震荡与质疑 [1] - 市场对其观点普遍持怀疑与不认同态度 根源在于其理论根基存在明显缺陷 [2] - 米兰在论证时存在选择性忽略不利证据的问题 例如避而不谈人工智能投资热潮和去全球化趋势对利率的影响 [2] 宏观经济背景与政策争议 - 亚特兰大联储预测美国三季度GDP增速超3% 彰显经济韧性 [2] - 股债金等资产表现强劲 企业与家庭融资意愿未受抑制 [2] - 就业市场趋缓但通胀回升风险犹存 令进一步降息的必要性悬而未决 [2] - 亚特兰大联储测算显示利率合理区间跨度达4.1%至6.25% 而米兰的结论恰处区间下限 客观性备受质疑 [2]
美联储面临“延迟通胀”传导风险 但政策分歧与政治干预加剧
新华财经· 2025-09-25 08:18
美联储货币政策分歧 - 美联储启动年内首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4.25% [1] - 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完全支持此次降息,指出经济增长、消费者支出与劳动力市场均出现放缓迹象,并暗示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政策调整 [1] - 芝加哥联储主席奥斯坦·古尔斯比持审慎态度,警告不应匆忙开启一系列降息,并指出通胀率已连续四年半高于2%目标 [1] 白宫对美联储的施压 - 财政部长贝森特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未明确释放进一步降息信号,认为当前利率限制性过强,需要下调,并期望年底前有至少100至150个基点的降息目标 [2] - 贝森特赞扬新任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米兰在上周FOMC会议上主张更激进的50个基点降幅 [2] - 白宫方面表示正在面试11位潜在美联储主席候选人,计划提交3至4人名单供总统遴选 [2] 关于利率路径的争议观点 - 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主张将利率进一步下调至约2.5%,其理由是特朗普政府推动的移民限制、财政紧缩与监管放松三大政策变革应导致中性实际利率显著下降 [3] - 《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詹姆斯·麦金托什质疑米兰的假设,指出移民限制可能推高通胀,且亚特兰大联储基于泰勒规则的测算显示推荐利率区间为4.1%–6.25% [3] - 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年化增速或超3%,企业借贷与股市表现强劲,削弱了立即大幅降息的紧迫性 [3] 通胀与成本预期 - 首席财务官调查显示,企业对2026年成本与价格的预期正在上升,进口企业已稳步上调对明年的单位成本预期,表明通胀压力可能推迟而非消失 [4] - 调查显示关税已使企业计划中的价格上涨幅度增加高达30%,并持续抑制部分企业的投资决策 [5]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短期通胀风险偏向上行,就业风险偏向下行,不存在无风险的政策路径 [5] 市场预期与政策不确定性 - 市场定价预期美联储今年还将进行两次25个基点降息 [6] - 美联储最新经济预测显示,微弱多数官员支持年内再降息两次或更多 [6] - 随着政策制定者内部立场分化加剧,未来货币政策路径仍充满不确定性 [6]
美联储降息之后,人民币国际化如何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6:43
美联储降息的市场影响 - 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这是其2025年首次降息 [1] - 全球资本市场对此次降息反应相对平稳,但加密货币和数字资产出现暴跌行情 [2] - 大类资产价格分化格局清晰,生产资料属性高的商品价格偏弱而金融属性高的商品价格走强 [2] - 美元贬值预期形成市场共识,非美货币汇率贬值压力和大幅波动风险减弱 [2] 中国货币政策的立场与特点 - 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其立场是支持性的 [1] -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果提升,通过精准滴灌引导社会储蓄投向新质生产力相关赛道 [1] - 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业务 [1] - 这种模式为未来货币政策留出空间,并为当前全球金融环境下的自主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1][2] 美联储降息的中长期潜在风险 - 美联储降息的影响存在多变性,短期影响平稳不代表中长期影响能被轻易克服 [3] - 若美元降息加速形成疲软预期,可能导致资金流向调整,促使非美货币如日元欧元大幅升值 [3] - 这可能干扰日本央行退出长期量化宽松刺激的计划,给日本经济复苏增添障碍 [3] - 各经济体需防范美联储连续降息可能累积的中长期风险 [3] 货币政策需处理的关键关系 - 需平衡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与重视预期管理的前瞻性指引之间的关系 [4] - 需权衡贸易投资增长的推动和金融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目标 [4] - 需协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提高市场开放、促进双循环之间的关系 [4] - 需平衡五篇大文章领域的货币精准滴灌和资本市场流动性注入带来的效应 [4] 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与进展 - 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加深,有助于削弱美元降息对中国金融环境的冲击 [7] - 在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金砖国家及东盟的结算中,已开始推广使用人民币 [7] - 双循环格局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可增加人民币使用场景 [8] - 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探索实践,进一步开拓人民币离岸市场应用场景 [9] 货币政策工具的演进与平衡 - 全球多国央行正采取综合多种工具的混合型货币政策以应对环境变化 [6] - 需关注通过信贷支持间接传导与通过流动性注入直接支持资本市场价格效应之间的平衡关系 [10] - 资本市场对于居民财富性收入及提振消费信心发挥关键作用,联动资本市场价格修复可反哺实体经济 [10]
美联储新任理事米兰为特朗普激进降息站台,却被批理由站不住脚!
金十数据· 2025-09-24 20:45
美联储理事米兰的降息主张 - 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主张将利率从4%-4.25%区间再下调近2个百分点至2.5% [2] - 其核心理由是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变革,包括移民减少、政府借贷降低和监管放松,这些举措意味着长期利率应下调 [2] - 米兰将自己的估算代入“泰勒规则”,得出结论认为当前利率应大幅下调 [2] 米兰主张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 若米兰观点成立,债券市场调整将最为明显,10年期美国通胀保值国债(TIPS)的价格应上涨约10% [3] - 债券收益率下降与美联储加大宽松力度,应导致美元大幅走弱 [3] - 借贷成本下降与美元走弱叠加,对股市极为有利,股市本该涨得更高 [3] 对米兰主张的质疑与潜在风险 - 移民限制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与薪资上涨,进而推高通胀 [5] - 作为增税手段的关税,其带来的收入会因企业与消费者转移采购和生产而逐渐减少 [5] - 放松监管等供给侧改革的效果难以预测,且忽略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5] 与米兰主张相悖的经济现实 - 亚特兰大联储通过泰勒规则测算的推荐利率区间为4.1%-6.25%,即便因政策调整下调1-2个百分点,最高推荐利率仍处于当前区间上限 [5] - 米兰去年曾主张r-star因大规模AI投资和去全球化而偏高,但在此次演讲中刻意忽略了这两个因素 [5] - 美国经济增速强劲,亚特兰大联储模型估算三季度年化增速有望超过3% [6] - 股市、公司债与黄金走势强劲,企业与家庭在稳步增加银行贷款 [6]
绿色金融日报9.18
搜狐财经· 2025-09-18 20:47
美联储降息决策 - 美联储于2025年9月18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下调至4.00%-4.25%区间,此为2025年首次降息 [1] - 市场预计2025年年内还将进行两次降息,总计降息幅度为75个基点 [1][5] 降息背景:劳动力市场疲软 - 美国劳动力市场显现明显疲软迹象,截至2025年3月的12个月间,实际新增就业岗位下修91.1万个,期间月均新增就业仅约7万个,远低于原先估计的14.7万个 [2] - 2025年8月就业报告延续疲软态势,当月仅新增2.2万个岗位,失业率攀升至4.3%,创下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 [2] 降息背景:通胀状况 - 美国8月CPI同比上涨2.9%,核心CPI同比上涨3.1%,通胀整体温和 [2] - 当前通胀粘性主要源于关税带来的供给端冲击,而非需求过热,就业-通胀螺旋恶化的风险已显著降低 [2] 货币政策框架:泰勒规则 - 近年来泰勒规则对货币政策的指导意义减弱,美联储政策与泰勒规则的偏离愈发明显 [1][3] - 研究表明,在成本推动冲击或政策传导滞后的情境下,利率对通胀的反应幅度弱于“一比一”可能是更优选择 [1][4] - 央行信誉是能够超越泰勒规则的根本前提,美联储凭借长期累积的信誉资本为当前降息提供了可能性 [1][4] 未来政策展望 - 美联储政策重心或进一步向劳动力市场倾斜,在财政赤字扩张和政治干预加剧的背景下,降息节奏可能加快 [1][5] - 考虑到中性利率的结构性上升,过度宽松可能损害政策信誉,引发通胀再抬升风险,因此未来货币政策预计仍保持渐进与谨慎 [1][5] - 若政策利率适度下调,通胀中枢稳定在3%–4%区间,将利好实物资产与贵金属,如能源、金属、房地产及黄金等板块 [5] 绿色能源投资动态 - 英国港口公布1.5亿英镑海上风电扩建计划 [1] - 宁夏国资委监管企业前8月营收增长超过28%,其中新能源投资占比超过七成 [1]
NEC Director Kevin Hassett: The Fed's 25 bps cut is a 'good first step' towards much lower rates
Youtube· 2025-09-18 20:25
货币政策决定 - 美联储决定加息25个基点 [1] - 货币政策调整被视为缓慢而稳定的过程 如同驾驶巨型邮轮 需要根据数据谨慎行事 [2] - 25个基点的加息幅度被视为广泛共识 是迈向更低利率方向的良好第一步 [2][3] 经济数据分析 - 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3.3% 当前GDP增速超过3% [6] - 名义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6% 该数据对GDP至关重要 [6] - 若考虑通胀因素 实际GDP增长率接近4% [7] - 七个月平均通胀率从约3.9%降至约2.5% 但最近三个月表现更差 [5] - 当前通胀率为2.9% 比2%的通胀目标高出50% [5] 经济增长与通胀关系 - 经济呈现繁荣迹象 经济增长强劲但通胀未失控 [7] - 当增长来自供给侧因素时 可能出现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 [7] - 供给侧的大幅增加能够支持更多增长而不引发通胀 目前正开始出现这一现象 [7] 货币政策框架 - 菲利普斯曲线规则对货币政策不太有效 因为失业率高低可能源于供给侧或需求侧原因 [9] - 因需求侧因素导致的低失业率会引发通胀 而供给侧因素导致的则不会 [9] - 更谨慎的做法是参考所有模型 汇集多元意见 进行数据依赖型决策 [10][12][13] 收入分配与消费 - 名义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6% 消费分布比收入分布更为均衡 [15] - 消费繁荣表明收入分布下半段的人群对政策效果非常乐观 [15] - 收入不平等曾显著下降 最低10%收入群体实现了最高增长 [14] - 资本投资热潮提升了劳动力需求 带动了工资增长 [14]
一次“尴尬”的“风险管理式降息”
华尔街见闻· 2025-09-18 16:52
美联储政策决议与巴克莱分析 - 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这是一次典型的"风险管理式降息" [1] - 点阵图显示委员会预计今年将降息三次共75个基点,2026年和2027年各降息一次,比6月预测多降25个基点 [1] - 巴克莱维持对美联储在10月和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 [1] 经济预测与利率路径的背离 - 经济预测摘要呈现令人困惑的组合:经济前景更加乐观但利率路径更加宽松 [2] - FOMC将2025-2027年实际GDP增长预期上调,2025年和2026年分别上调至1.6%和1.8% [2] - 失业率预测更加乐观,2026-2027年预测值均下调0.1个百分点至4.4%和4.3% [2] - 尽管经济前景改善,点阵图显示的利率路径却比6月预测低25个基点 [2] 通胀预测变化 - FOMC将2026年通胀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2.6%,反映关税政策对价格的持续影响 [2] - 核心PCE通胀预计将从8月的0.21%月增长率加速至9-12月的0.27% [2] 就业市场担忧与降息逻辑 - 就业市场急剧恶化是推动降息的核心逻辑,截至8月的三个月平均就业增长仅为29000人,远低于截至5月的99000人 [3] - 鲍威尔强调就业增长显著放缓和失业率上升是推动降息的关键因素 [1][3] - 由于移民限制和劳动力老龄化,就业增长的盈亏平衡点可能已降至0-50,000人之间 [3] FOMC内部政策分歧 - 点阵图显示明显双峰分布:六名参与者倾向于今年仅降息一次,而多数委员支持三次降息 [1][3] - 新任理事Stephen Miran投票支持降息50个基点,其点位预计在2.875%,暗示支持今年降息150个基点 [1][3] 鲍威尔政策立场 - 鲍威尔采取鹰派立场,刻意淡化点阵图重要性,强调这只是独立预测的集合而非委员会计划 [4] - 在通胀问题上,鲍威尔提到商品价格通胀已有所上升,可能反映关税影响 [5] - 鲍威尔坚定回应政治压力问题,称决策基于数据且绝不考虑其他因素 [5] 巴克莱未来政策预期 - 风险倾向于推迟降息,特别是如果2026年初通胀数据继续显示强劲价格上涨 [6] - 对于2026年,巴克莱预计美联储将暂停降息,直至看到月度通胀数据缓解 [6] - 预计2026年3月和6月各降息25个基点,使年底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3.00%-3.2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