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材料基因组计划
icon
搜索文档
新材料人才报告:材料人在哪?如何找工作?
材料汇· 2025-05-08 23:48
新材料产业概述 - 新材料涵盖高性能结构材料、先进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智能制造材料等多个领域,被视为硬科技时代的先导产业 [3] - 全球新材料产业竞争激烈,各国将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 [3] - 2020-2025年全球新材料市场规模CAGR有望达到13.3%,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5.6万亿美元 [50] - 中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从2010年0.8万亿增至2023年8.2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5% [13] 产业发展趋势 - 半导体材料打破国际垄断,如华为5G基站氮化镓芯片实现国产化替代 [8] - 碳纤维材料支撑C919大飞机量产,推动高端装备制造自主可控 [10] - 生物医用涂层材料突破促关节假体国产化,春立医疗产品临床使用超10万例 [10] - 长三角石墨烯创新联盟推动锂电负极产业化,贝特瑞产能突破8万吨/年 [10] 区域发展格局 - 长三角形成磁性材料产业带,珠三角培育新型显示材料基地 [13] - 江苏高性能纤维产能占全国35%,上海新材料研发投入强度达4.2% [13] - 浙江发布石墨烯检测认证体系,广东建立5G材料行业标准 [14] - 四川锂电材料投资年增48%,青海光伏材料产能三年扩产三倍 [15] 技术创新突破 - 中电科55所实现8英寸碳化硅单晶量产,降低下游应用成本超30% [27] - 三安光电开发Al辅助MOCVD外延生长技术,将氮化镓外延片均匀性提升至±1.5% [28] - 深圳坪山建成国内首个第三代半导体中试基地,全链条协同研发周期缩短40% [29] - 突破单层石墨烯量产技术壁垒,实现6英寸晶圆级均匀生长 [30] 人才供需情况 - 新材料行业25-35岁中青年占比最高(44.86%),45岁以上仅占6.83% [74] - 本科占比近五成(48.82%),硕士以上学历达22.51% [74] - 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合计占比超40%,形成双核驱动格局 [86] - 中型企业(100-499人)占比最高(33.5%),构成需求主力 [90] 人才流动特征 - 上海、苏州、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占比合计达47.8% [114] - 长三角城市合计占比30.5%,覆盖研发-生产全链条 [114] - 材料工程师(5.5%)、工艺工程师(2.0%)、化工研发(2.0%)等技术岗合计占比超10% [111] - 财务经理(3.0%)、生产总监(2.9%)、采购专员(1.9%)等管理岗合计占比超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