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科学知识

搜索文档
2025年极地知识进校园辽宁第三站:把极地科学知识送到居民家门口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4 22:53
极地科普活动 - 2025年极地知识进校园辽宁站第三场活动在大连海洋大学举办 吸引500多名师生和社区居民参与[2] - 活动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牵头 联合自然资源部等8家单位共同组织[2] - 现场播放《冰路征程》和《中国南极秦岭站建设纪实》两部宣传片 展示中国极地科考40年历程[5] 极地科考成果 - 中国南极内陆考察队成功建立昆仑站 抵达南极内陆海拔最高点冰穹A[5] - 中国北极科考实现历史性突破 首次抵达北极点[5] - 长城站建站40周年 已开展多次国际交流活动 体现"开放共享"理念[8] 极地科研能力 - "雪龙2"极地科考破冰船模型被赠予大连海洋大学 象征国家极地考察保障能力提升[5] - 专家介绍在零下50摄氏度低温环境下开展深冰芯钻探工作的科研经历[5] - 大连海洋大学博士分享参与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的实地经验[5] 极地国际合作 - 通过视频连线实现与南极长城站的实时互动 跨越12小时时差[8] - 活动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极地合作理念[2][8] - 大连海洋大学校长表示将贯彻"认识极地 保护极地 利用极地"的重要指示[8]
2025年极地知识进校园辽宁第二站:冰雪科学种子播撒边境民族校园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3 20:44
极地知识进校园活动 - 活动由自然资源部极地考察办公室牵头组织,联合8家机构共同参与,旨在普及极地科学知识并激发社会关注[5] - 活动覆盖辽宁丹东市朝鲜族中学近300名师生,包含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学生[2] - 主办方向学校赠送极地海洋科普图书[4] 极地科考内容展示 - 播放《冰路征程——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和《中国南极秦岭站建设纪实》两部宣传片,展现中国极地科考历程[5]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专家郭井学讲解南极作为"地球气候预警系统"的科学价值[5] - 大连理工大学专家陈晓东分享中国北极科考首次抵达北极点的历史性突破[5] -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专家李学峰介绍"雪龙2"破冰船代表的极地考察保障能力新发展[5] 南极长城站特别连线 - 师生与中国南极长城站越冬队员视频连线,站长邵和宾介绍建站40周年及国际交流成果[7] - 通过短视频《寻找神奇生物的一天》展示南极生态系统,包括地衣、白眉企鹅、豹海豹等物种[7] 学生反馈与教育影响 - 高二学生表达对极地科考的向往,立志未来加入科考队并展现朝鲜族青年担当[10] - 活动强化学生"守护地球"信念,与学校培养"民族情怀与世界眼光"的教育理念契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