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协同

搜索文档
广东省 “双百行动” 高校联盟农文旅教交流会在开平举办
南方农村报· 2025-06-06 20:03
广东省 "双百行 动" 高校联盟农 文旅教交流会在 开平举办_南方 +_南方plus 6 月 5 日,广东 省 "双百行动" 乡村产业发展高 校联盟 2025 年 度农文旅教产业 高质量发展交流 会在开平举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嘉麒、广东省 相关厅局领导、 高校代表、企业 负责人及媒体代 表齐聚一堂,围 绕 "农文旅教融 合赋能'百千万 工程'" 主题,共 商产业升级路 径,共谋校地协 同发展新篇。 会上,开平市委 副书记、市长陈 小曼致辞表示, 开平依托世界文 化遗产资源,正 以农文旅教融合 为突破口,全力 打造 "开平-台 山整县推进农文 旅融合发展试 点",期待通过 本次交流汇聚各 方智慧,为全省 乡村产业高质量 发展提供实践样 本。广州航海学 院党委书记陶韶 菁指出,广州航 海学院与江门职 业技术学院将以 承办交流会为契 机,深化校地协 同,为侨乡注入 "蓝色新质生产 力",助力乡村 产业能级跃升。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嘉麒作 "农文 旅融合发展赋能 乡村振兴" 主题 报告,从地质科 学与文旅融合视 角,系统阐述生 态保护与开发的 辩证关系,以理 论结合典型案例 的形式,为农文 旅教产业高质量 发展提 ...
唤醒珍贵的考古资料
人民日报· 2025-05-13 06:21
2018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的6名硕士生来到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石家庄西郊的鹿泉整理基 地。 为配合朔黄铁路的建设,1997年至1998年,考古工作者对青廉战国两汉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 墓葬415座,获得陶、石、玉、玛瑙、水晶、铜、铁等各类随葬品3000余件。同一时期,考古队也对灵 寿县岗北东周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165座。然而,上世纪末正是考古人最忙的时候。他 们转战在铁路、输气管线、三峡库区、南水北调工程等抢救性发掘的现场,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很多 田野资料的整理一拖再拖,资料越积越多。此次整理,首先启动的就是河北最具特色的中山国墓葬考古 报告的整理工作。 整理过程是艰辛的。2018年至今,有超过300名来自10余所高校的学生参与了鹿泉基地文物资料整理, 少则两三周,多则十几周,时间最长的在鹿泉度过了一年多。同学们一边整理,一边利用资料进行论文 写作,把基地当作第二课堂,取得了丰硕成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朔黄铁路平山段古中山国墓葬发掘报告》出版。2024年,《河北灵寿岗北 墓地考古发掘报告》出版。《河北青廉墓地考古发掘报告》《观台西磁州窑址1960年发掘报告》等重 ...
基层治理故事有了青春版“新脚本”
中国青年报· 2025-05-08 11:2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发的"群辉1号"全液压智能莲藕采收装置使莲藕采收量提升近3倍,藕节完整率从65%升至98% [1] - 该校机电工程学院师生通过专业所长对接基层需求,推动莲藕采收技术革新 [1] - 博士服务站成员为济南市刘家峪村打造乡村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填补技术空白,实现实时监控、数据存储和远程调取 [2] 校地合作与基层治理 - 该校构建"需求牵引、专业赋能、校地合作、长效协同"四维治理机制,每年动员7000余名学子参与基层治理 [3] - 与142个社区及30余家企业形成共建关系,深化"校-政-企-社"四方协同机制 [4][5] - 学生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为湛山街道老旧楼栋"体检",解决垃圾分类、排污管道等问题 [5] 技术创新与应用 - 博士团成员为胜利油田研制控水增油技术,应用近500井次,累计增油20余万吨 [4] - 团队研发的小型气化炉将1吨生活垃圾转化为2000标方清洁燃气,满足家庭一年使用 [6] - 该气化炉已在内蒙古五原县、山东肥城等地投入生产,助力镇村环境治理 [6] 青年参与基层治理 - 法学专业学生提供"菜单式+点单式"法律咨询,26年累计服务200余场,辐射超万人 [3] - 毕业生姜名圻采用"文化赋能、产业融合"模式,推动十里村通过电商直播推广特色农产品 [7] - 该校青年在基层治理中从受益者成长为引领者,反哺基层并完善自身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