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不扩散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俄外长:美以侵略行动破坏核不扩散机制
快讯· 2025-06-27 06:50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关于伊朗核计划的表态 -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指责以色列和美国袭击伊朗和平核计划相关设施的行为破坏了核不扩散机制 [1] - 俄罗斯表示仍有兴趣同伊朗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继续合作 [1] - 俄罗斯希望国际社会尊重伊朗关于不发展核武器的立场 [1]
俄副外长谈俄美磋商及以伊冲突:军控谈判停滞 伊朗行动符合自卫权
快讯· 2025-06-24 15:06
俄美双边关系进展 - 俄美第三轮"敏感问题"磋商即将举行 聚焦追索俄海外财产及恢复两国直航等议题 [1] - 两国在签证 驻外机构金融服务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 但离正常化仍有距离 [1] 军控谈判与战略武器条约 -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2026年到期 美俄战略稳定对话尚未恢复 白宫未提具体构想 [1] - 俄方认为当前关系正常化程度不足以重启谈判 局势或取决于双方政治决断 [1] - 俄方指责美方以牵强借口毁弃《中导条约》 并在拜登政府时期通过"轮换部署"变相永久部署中导系统 [1] - 俄总统宣布的单方面暂停部署措施正失去现实基础 若美方落实部署计划 俄将被迫采取补偿性措施 [1] 以伊冲突与核不扩散机制 - 俄方批评美22日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严重破坏核不扩散机制 [1] - 国际原子能机构从未记录伊朗存在核材料或核活动转用于"未申报目的"的情况 [1] - 美单方面退出协议及军事打击摧毁了国际社会对伊核计划的信任 [1] - 俄方承认伊朗行动符合自卫权 呼吁各方避免局势升级 正将停止武力的呼吁传达给美以 [1]
俄罗斯再次呼吁停止升级中东局势
快讯· 2025-06-24 06:04
地缘政治局势 - 俄罗斯外交部声明指出美国和以色列对伊朗的袭击导致中东及波斯湾地区局势急剧恶化和严重动荡 [1] - 该事件对全球和地区安全构成极其危险的威胁 [1] 经济影响 - 局势恶化对经贸往来造成冲击 [1] - 海空运输及其他交通线路受到负面影响 [1] 长期风险 - 核不扩散机制可能遭受长期负面影响 [1]
霍尔木兹海峡会关闭吗?
国际金融报· 2025-06-23 23:35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 - 伊朗与以色列紧张局势持续升温,美国空袭伊朗三处关键核设施(伊斯法罕、纳坦兹和福尔多),行动代号"午夜之锤",共动用125架飞机、发射75枚精确制导弹药(含14枚GBU-57钻地炸弹)和24枚"战斧"导弹 [2] - 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伊朗核设施受损情况:纳坦兹遭钻地弹袭击、伊斯法罕建筑大面积损毁且地下隧道入口受影响、福尔多受直接冲击但内部损害不明 [2] - 美军加强防御部署,向欧洲派遣40架加油机支援战斗机,两艘航母接近中东地区 [3] 霍尔木兹海峡封锁风险 - 伊朗议会通过支持关闭霍尔木兹海峡提案(最终决定权在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历史上虽多次威胁但未完全实施 [4] - 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石油运输关键通道,2024年日均通过2000万桶原油(占全球消费量20%)[5] - 专家预测若海峡长期关闭,油价或突破10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自6月13日伊以冲突以来已涨13%,WTI涨10% [4][5] 石油市场影响 - 紧张局势导致运输与保险成本上升,可能限制地区石油运输 [1] - 高盛与Rapidan Energy预测海峡关闭将引发油价飙升,法国专家称对欧洲是"灾难" [5] - 摩根大通认为实际关闭概率低,因美国或视其为"宣战"行为 [5] 国际反应 - 联合国秘书长警告地区局势出现危险转折,国际原子能机构称核不扩散体系"岌岌可危" [6] - 中国谴责美国违反《联合国宪章》,与俄罗斯、巴基斯坦提出安理会停火决议草案 [6][7] - 中国外交部呼吁维护波斯湾航道安全稳定,防止局势动荡冲击全球经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