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榫卯技艺
icon
搜索文档
榫卯技艺紧“扣”现代科技
科技日报· 2025-05-29 09:12
榫卯技艺的历史与哲学内涵 - 榫卯是中国独特的木构件拼接工艺,凸出部分称榫,凹陷部分称卯,历史可追溯至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 [3] - 技艺蕴含阴阳哲学思想,一凸一凹代表一阴一阳,体现中国古代哲学核心概念 [3] - 工艺涉及力学、材料学、几何学等多学科知识,组装需考虑逻辑、数量、空间关系 [3] - 忻州地区现存上百种榫卯技艺,包括十字榫卯、燕尾榫卯等,部分为匠人自创如弹久生擒、流星抗震卯 [3] 王尔文玩的产品特性与市场现状 - 王尔文玩(鲁班锁/孔明锁)是榫卯技艺衍生的文创产品,种类达数百种如九连环、霸王锤,兼具益智、解压功能 [4] - 产品制作需运用数十种榫卯技艺,不同匠人作品内部结构独特,组装步骤可达上千步 [4] - 忻州古建筑遗存丰富(唐代至民国),推动木匠手艺提升与王尔文玩盛行 [4] - 当前面临手工成本高、价格高、市场接受度低等挑战,需引入AI与现代设备降低成本 [5] 榫卯技艺的现代转型尝试 - 公司已购置锯机、钻铣机等精密设备加工木件,推动技艺与科技融合 [6] - 开发"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等创新产品,采用108块木构件,误差不超过0.02毫米,运用60多种榫卯技艺 [1][3] - 计划通过现代设计改良产品审美与文化内涵,扩大市场普及度 [5][6]
【千年经典向新行】榫卯:交错春秋 木语华章
央视网· 2025-05-02 07:08
榫卯技艺的历史与传承 - 榫卯结构贯穿中国建筑七千年历史,从新石器时代河姆渡遗址到明清故宫均有应用,2009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1][3] -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展示的清代三彩斗拱构件,通过榫卯层叠组合形成"斗"(方形)与"拱"(弓形)的力学结构 [7] - 山西应县木塔使用54种斗拱组合和两万多个榫卯咬合,主体无钉子却能抵御地震,经1:1模型测试证实其抗震性能 [10][12] 榫卯的现代应用与创新 - 榫卯积木开发者刘文辉将传统技艺转化为教育玩具,在消博会展示西湖"集贤亭"模型,吸引国际观众参与体验 [16] - 航空发动机叶片采用榫卯结构,使超音速旋转的叶片与轮盘咬合,分散数十吨离心力,原理类似古建筑斗拱 [18] - 中国登月计划拟用榫卯构造月壤砖,通过机器人砌筑抵御月震和陨石冲击,国家数字建造中心已开展相关研究 [20] 文化保护与技术传承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多领域团队,运用三维扫描和编码技术对应县木塔进行精细化勘察与科技修复 [12] - 75岁古建专家王永先通过手工制作斗拱模型向公众解析古建奥秘,其网络科普内容深受年轻人关注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