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结构

搜索文档
当非遗元素融入故事内核(看台人语)
人民日报· 2025-06-17 06:13
剧集内容与市场反响 - 剧集《藏海传》在海内外同步上线后获得较高热度 观众主要讨论人性刻画 烧脑权谋和传统文化等角度 [1] - 非遗技艺在剧中深度融入剧情 成为故事沉浸感和人物塑造的关键手段 例如药发木偶的烟火隐喻和榫卯结构的谋略哲学 [1] 制作与艺术表现 - 服化道精良呈现宋明风貌 构建具有历史质感的视觉舞台 增强架空世界的可信度 [1] - 主角通过建筑营造技艺及"中式哲学"推动剧情发展 工匠操作古老技艺的细节刻画强化文化认同 [1] 文化价值与行业潜力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影视作品中从符号堆砌转向故事内核融合 展现更大发挥空间 [1]
关注2025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丨守真守艺 器象新章
河南日报· 2025-06-11 07:54
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 - 河南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赓续的历史见证 [1] - 文化遗产保护者包括大学教授、年轻传承人和新时代手艺人,他们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 - 文化遗产保护者的努力和创意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1] 洛阳铲锻造技艺 - 洛阳铲由铲头、配重、铲杆、护丝帽组成,铲杆可分节连接,可探至地下十几米深处 [4] - 洛阳铲锻造需经历锻打、剪边、磨刃、烧制、成型、淬火等近二十道工序 [4] - 孙银莹改良淬火工艺使铲身刚柔并济,创新出十余种新规格铲头,包括破障铲、沙铲和微型铲 [5]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阳段工地使用了300多把孙家生产的洛阳铲 [5] - 孙银莹团队开发出微型洛阳铲文创礼盒,开设非遗研学工坊 [6] 怀梆戏曲保护 - 丁永祥近20年坚持保护怀梆戏曲,重建怀梆剧团 [7] - 2006年成立全国第一个农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10] - 推动怀梆、哼小车、火神祭祀三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10] - 团队记录文字资料300余万字,拍摄近两万张照片及5万多分钟音像资料 [13] - 2006年成立全国第一个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每年招新火爆 [14] 木梳制作技艺 - 陈庆伟设计制作的木梳远销美国、澳大利亚及部分非洲国家 [16] - 陈氏木梳技艺可追溯到1768年,商号"万聚号"在当时远近闻名 [17] - 陈庆伟创办一心工艺品厂,日均生产近500把雕刻木梳 [15] - 创新木梳款式达四五十款,"双龙戏珠""玉兰花"等款式受追捧 [22] - 2015年引入数控雕刻技术,5台机器日均产量达500把 [22] 榫卯技艺创新 - 秦立晨用榫卯结构打造少林寺方丈室藏经柜,可放3000多册经书 [27] - 工作室开设木作课程,教授榫卯结构和使用传统工具 [31] - 通过改良燕尾榫等结构,推动传统木作技艺创新发展 [27]
【千年经典向新行】榫卯:交错春秋 木语华章
央视网· 2025-05-02 07:08
榫卯技艺的历史与传承 - 榫卯结构贯穿中国建筑七千年历史,从新石器时代河姆渡遗址到明清故宫均有应用,2009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1][3] -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展示的清代三彩斗拱构件,通过榫卯层叠组合形成"斗"(方形)与"拱"(弓形)的力学结构 [7] - 山西应县木塔使用54种斗拱组合和两万多个榫卯咬合,主体无钉子却能抵御地震,经1:1模型测试证实其抗震性能 [10][12] 榫卯的现代应用与创新 - 榫卯积木开发者刘文辉将传统技艺转化为教育玩具,在消博会展示西湖"集贤亭"模型,吸引国际观众参与体验 [16] - 航空发动机叶片采用榫卯结构,使超音速旋转的叶片与轮盘咬合,分散数十吨离心力,原理类似古建筑斗拱 [18] - 中国登月计划拟用榫卯构造月壤砖,通过机器人砌筑抵御月震和陨石冲击,国家数字建造中心已开展相关研究 [20] 文化保护与技术传承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多领域团队,运用三维扫描和编码技术对应县木塔进行精细化勘察与科技修复 [12] - 75岁古建专家王永先通过手工制作斗拱模型向公众解析古建奥秘,其网络科普内容深受年轻人关注 [14]
到底能退多少税?外国人为什么爱上来中国“扫货” ?
央视新闻· 2025-04-29 06:59
入境游消费趋势 - 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3% 外国游客呈现"中国游"转向"中国购"趋势 [1][5] - 2024年入境游客总花费达942亿美元 同比增长77.8% 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和退税额分别增长1.2倍和1.3倍 [10][19] - 一季度入境外国游客同比增长40% 沉浸式体验消费崛起 如湖州咖啡市集单日吸引近万中外游客 [15][19] 离境退税政策效果 - 六部门推出8项举措提高购物便利性 包括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降至200元 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提至2万元 [1] - "即买即退"试点地区退税规模同比增长22倍 是整体离境退税增速的18倍 上海一季度退税商品销售额达7.6亿元(+85%) [3][9] - 现行退税率为含税价11% 1万元消费可省约900元(扣除2%手续费) 上海587家退税商店中284家实现"即买即退" [2][9] 外国游客消费偏好变化 - 服装鞋类(新加坡/韩国游客) 珠宝护肤品(德国游客) 中式定制礼服(委内瑞拉游客)成新宠 [8][12][13] - 国潮商品表现突出 中轴线建筑拼插礼盒成销售C位 带动商店3月销售额环比增47% [12] - 科技产品需求激增 深圳无人机店营业额同比增300% 虚拟现实国风项目受印度游客青睐 [17][19] 商业设施升级 - 上海设立7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覆盖核心商圈 单商场月均退税业务超300笔 [5][8] - 深圳南山区引进22家品牌首店 通过首展/首秀等创新形式吸引境外客群 [17] - 景区计划增加社交属性业态(餐酒吧/夜经济/户外运动)以强化游客留存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