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粹主义政治
icon
搜索文档
民主党横扫多州选举,共和党失利背后的政治极化趋势
第一财经· 2025-11-05 21:00
选举结果与政治格局变化 - 民主党在美国多地特别选举中取得关键胜利,包括赢得弗吉尼亚州州长和总检察长等所有州级职位 [3] - 加州州长纽森推动的选票提案通过,预计将为民主党争取多达五个国会席位,推翻了原有的“非党派选区重划机制” [3] - 美国政治的两极化风险可能已演变为中长期趋势,民粹主义政治预计将持续为美国政治注入不确定性 [4] 核心竞选议题:生活成本 - “生活成本”议题成为此轮选举中民主党的主打议题之一,多位民主党候选人将其作为核心竞选策略 [5][6] - 新泽西州众议员谢里尔以13个百分点优势击败对手,并承诺在上任首日冻结公共事业费 [6] - 纽约市有70%的选民将住房成本视作主要负担,胜选市长马姆达尼提出了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最雄心勃勃的生活成本危机应对议程” [6] - 当前美国消费者面临的总体平均有效关税率为17.9%,为自193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短期内导致物价水平上涨1.3%,平均家庭损失1800美元 [7] 选举影响与选民意向分析 - 出口民调显示,在明年的中期选举前,民主党重新巩固了其选民基础,新泽西和弗吉尼亚几乎每个郡都出现了更支持民主党的趋势 [9] - 特朗普在新泽西的支持率为负,55%的受访者不认可其表现,在弗吉尼亚反对率为56%,在纽约市和加州反对率分别高达69%和63% [10] - 分析认为,关税政策到2025年底将导致失业率上升0.3个百分点,到2026年底则上升0.7个百分点 [7]
民主党横扫多州选举,共和党失利背后的政治极化趋势
第一财经· 2025-11-05 19:05
民主党选举策略与表现 - 民主党在弗吉尼亚州赢得州长和总检察长等所有州级职位 [1] - 新泽西州民主党州长候选人以显著优势击败共和党对手 [1] - 宾夕法尼亚州最高法院的三名民主党大法官全部成功连任 [1] - 加州州长纽森推动的选票提案通过 预计为民主党争取多达五个国会席位 [1] - 分析认为民主党转向一种"破坏式政治"策略 [1] - 出口民调显示在中期选举前民主党重新巩固了其选民基础 新泽西和弗吉尼亚几乎每个郡都出现更支持民主党的趋势 [6] 生活成本议题的核心作用 - 在此轮选举中 "生活成本"议题成为民主党的主打议题之一 [1][4] - 新泽西州众议员谢里尔以13个百分点优势击败对手 承诺在上任首日冻结公共事业费 [4] - 在谢里尔竞选的新泽西州帕塞伊克郡 其领先对手15个百分点 而该郡在一年前的总统大选中曾给特朗普投出多数票 [4] - 纽约市长胜选者马姆达尼提出了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最雄心勃勃的生活成本危机应对议程" 纽约市有70%的选民将住房成本视作主要负担 [5] - 特朗普的盟友指出 人们并没有感受到所谓的'兑现承诺' 当初以'降低生活成本、让人民荷包更鼓'为口号赢得选举 但现在人们不觉得这些目标实现了 [6] 经济数据与选民影响 - 根据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估算 美国消费者面临的总体平均有效关税率为17.9% 是自193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5] - 这些关税预计到2025年底将导致失业率上升0.3个百分点 到2026年底上升0.7个百分点 [5] - 短期内关税导致物价水平上涨1.3% 这意味着平均家庭损失1800美元 收入最底层的家庭损失1000美元 [5] - 弗吉尼亚州民主党州长胜选者斯潘伯格以15个百分点优势赢得选举 分析认为北弗吉尼亚庞大的联邦雇员群体可能是推动其表现的关键因素 特朗普政府的裁员以及政府停摆导致许多联邦雇员一度无薪水可领 [5] 共和党面临的挑战与特朗普因素 - 与特朗普关系密切的俄亥俄州州长候选人拉马斯瓦米表示 共和党表现不佳的部分原因在于"未能有效应对生活成本上升" [4] - 特朗普在新泽西的支持率为负 55%的受访者不认可其表现 在弗吉尼亚反对率为56% 在纽约市和加州反对率分别高达69%和63% [6] - 特朗普将共和党失利部分归因于自己未参选以及政府停摆 [6] - 特朗普的盟友指出问题之一始终是如何将特朗普的选票转化为支持其他候选人的选票 有些人只有在他亲自参选时才会出来投票 [6] 政治环境的中长期趋势 - 分析认为美国政治的两极化风险可能已演变为中长期趋势 不再仅仅受总统个人因素影响 [2] - 民粹主义政治在在野时期往往仍具有较大吸引力 预计将持续为美国政治注入不确定性 [2]
马斯克负气成立“美国党”,可能连一张选举人票都拿不到
第一财经· 2025-07-06 21:21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的政治动向 - 马斯克宣布成立新政党"美国党",挑战美国两党制,称美国是"通过浪费和腐败使国家破产的单党制国家",政党使命是"让你们重获自由"[1] - 马斯克计划在明年参与选举,但截至发稿尚未在联邦选举委员会(FEC)注册[1] - 马斯克通过社交媒体投票发起成立政党的倡议,超过120万人次参与投票,65.4%表示支持[4] "美国党"的政策纲领 - 核心政策包括:削减债务、军事AI/机器人现代化、加速AI发展、减少能源监管、保障言论自由、生育激励政策、其他领域中间路线[6] - 马斯克批评共和党政策增加债务,称其为"债务奴隶制"[6] - 政治策略借鉴古希腊"勒乌克特拉战役"理念,集中资源精准打击关键议题,计划聚焦2-3个参议院席位和8-10个众议院选区以影响立法[6]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关系演变 - 马斯克曾为特朗普2024年竞选最大个人捐赠者,捐款达2.77亿美元,自称"第一朋友"[3] - 马斯克提议成立"政府效率部"(DOGE),目标裁员75%联邦政府及削减2万亿支出,但引发舆论反对导致其未能留任[3] - 因公开批评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预计增加国家债务4.1万亿美元至2034年),两人关系破裂[3][4] 美国第三政党面临的制度障碍 - 美国"赢家通吃"选举制度不利于第三党,例如1992年佩罗获19%普选票但零选举人票[7] - 各州选票准入规则严苛,如加州需7.5万注册党员或110万签名,维持资格需2%选票或0.33%注册党员比例[8] - 资深选举律师认为建立全国性政党需数年时间,难以在2026年前完成[8] 资金与选民基础挑战 - 马斯克在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选举投入2000万美元(总费用超1亿美元),但未能助共和党获胜[9] - 专家估算创建新政党需数年努力和数亿美元资金,且需培养忠诚选民群体而非仅依赖金钱[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