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人才发展

搜索文档
为民营企业化解用才之忧
经济日报· 2025-08-06 06:18
编辑部: 引才难、育才难、留才难,是不少民营企业遭遇的现实发展难题。近日,甘肃省出台《关于支持民营企 业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痛点",突出政策集成创新,通过20条含金量 足、针对性强的具体举措,既在发展壮大企业人才队伍上帮引、帮留、帮培训,也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上出钱、出力、出政策,帮助民营企业化解用才之忧。 从现实状况看,民营企业引才难,难在人才引进吸引力不足,难在人才供给适配度不高,难在产才融合 协同性不强,难在人才成长软环境不优。这其中既有传统观念导致的惯性阻力,也有求职者对工作条件 的现实考量。长期以来,人们对民营企业的岗位价值认同存在一定偏差。同时,一些中小民营企业的工 作岗位在稳定程度、福利待遇、晋升空间等方面也确实不尽如人意。 部分"痛点"并不能掩盖整体"亮点"。民营经济贡献了我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 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岗位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实践证明,各类人才 在民营企业不仅能有所作为,而且大有可为、空间广阔。 细细梳理甘肃此次出台的"民企人才20条",一方面,清晰传递出地方政府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 ...
甘肃:20条措施破解民企人才瓶颈 激发创新活力
中国发展网· 2025-07-18 15:04
甘肃省民营企业人才发展政策 政策核心观点 - 甘肃省推出20条具体措施破解民营企业人才引留难题 从精准引才 系统育才 融合用才 倾情留才四大维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1] - 政策通过"带编入企"模式 高校组团引才 真金白银补助等方式提升人才吸引力 [2] - 重点培养青年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通过校企合作 动态调整专业设置等方式精准输送实战型人才 [3] - 省级人才项目单列15%名额支持民企 鼓励共建创新平台 试行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机制加速产业升级 [4] - 开辟职称评价绿色通道 扩大"陇原人才服务卡"覆盖面 解决人才安居 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 [5] 创新引才机制 - 首创"带编入企"模式 允许高层次人才保留编制身份服务民企 [2] - 组织省外高校"组团式"引才 对战略科技人才 "卡脖子"技术人才等给予直接补助 [2] -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3年生活补贴 显著提升民营企业就业吸引力 [2] 人才培养体系 - 通过省拔尖领军人才培养项目 陇原青年英才项目提供经费支持和津贴补助 [3] - 推动校企共建实验实训平台 实习实践基地 动态调整高校专业匹配产业需求 [3] - 开设订单班 现代学徒制班等方式为民营企业定向培养技能型人才 [3] 产才融合支持 - 省级人才项目每年15%立项名额专项支持民营企业 [4] - 鼓励民企联合高校 科研院所共建企业创新联合体 产业研究院等平台 [4] - 支持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给予经费补贴 [4] - 试行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机制 加速技术落地和产业升级 [4] 人才服务优化 - 民营企业可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竞赛获奖者直通晋级 [5] - 扩大"陇原人才服务卡"福利 覆盖安居 子女教育等关键需求 [5] - 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 营造"近悦远来"的生态 [5] 政策实施意义 - 系统性破解"引不来 留不住 用不好"核心问题 直指西部省份人才竞争劣势 [6] - 政策力度大 靶向准 创新强 既是服务本省民企的及时雨 也是对国家人才战略的响应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