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氢 - 锂耦合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日报】氢锂双引擎延伸工业无人机航线
科技日报· 2025-08-12 09:57
技术突破 - 高比能氢-锂混合动力系统成功应用于工业无人机,解决了"续航短、载重小"的行业难题 [2] - 系统基于两项核心技术:高比能超低温电池技术(工作温度-40℃至50℃)和高比能氢-锂混动技术 [2] - 氢-锂混合动力系统续航较传统锂电池提升超100%,单次任务连续巡航2小时以上 [3] - 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实现"削峰填谷"模式,系统能耗较单一能源方案降低18% [4] - 锂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在-40℃放电容量保持80%以上,-20℃仍可充电 [3] 技术创新 - 采用8微米超薄质子交换膜和复合催化剂,使膜电极具备自增湿功能 [5] - 阴极扩散层设计为梯度孔径结构,优化气流分布 [5] - 电解液"抗冻配方"和负极纳米硅碳复合材料使锂电池在-40℃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92% [5] - 自适应热管理系统使极寒地区作业续航衰减控制在20%以内 [5] 应用场景 - 系统已在农业(茶园监测)、林业(火情巡检)、渔业(水质监测)、应急(物资运输)等多领域完成示范应用 [6] - 规划开发高原专用型、海洋型、高温型、低温型等细分型号,拓展至边境巡逻、海上风电巡检等场景 [7] - 目前已完成中试定型,进入商业化加速期 [6] 产业化进展 - 上海洗霸科技已成立专注于氢混动力电源及高比能锂电池生产的子公司 [7] - 规划年产能7500套动力系统,生产线正在建设中 [7] - 目标2026年交付1000套以上,2028年推出细分型号,2030年累计交付10000套以上并建立行业标准 [7] 行业影响 - 技术为低空经济飞行器提供适应极端环境、超长航时、高性能的能源解决方案 [2] - 将有力推动我国低空产业的技术升级与应用拓展 [2] - 团队目标使"中国动力"成为全球低空经济的绿色新标杆 [8]
氢锂双引擎延伸工业无人机航线
科技日报· 2025-08-12 08:38
近日,在安徽黄山脚下,薄雾萦绕的茶山间,一架工业无人机轻盈掠过层层叠叠的绿浪。它无须频繁折 返充电,单次飞行即可完成整片茶园的病虫害监测与预警。驱动这架无人机的,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 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忠伟团队自主研发的高比能氢-锂混合动力系统。该系统基于团队的两项核心技术 ——高比能超低温电池技术与高比能氢-锂混动技术,成功破解了工业无人机"续航短、载重小"的行业 团队智能能量管理系统技术负责人吴私介绍,为突破传统氢燃料电池的"水土不服"难题,团队在材料与 控制层面实现双重创新。 他们采用8微米超薄质子交换膜及自主开发的复合催化剂和亲水基团修饰技术,使膜电极具备自增湿功 能,无需增加加湿系统,且抗反极能力提升至2000分钟;阴极扩散层设计为梯度孔径结构,优化气流分 布,避免水淹或膜干;动态模型可预测和调节气流量,确保了无人机剧烈飞行时的稳定性;高比表面积 散热翅片和传质强化技术提高了散热效率并优化反应效率,保证电池高效稳定运行。 难题。 两项技术的协同发展,为低空经济飞行器提供了适应极端环境、超长航时、高机动性的多元化、高性能 能源解决方案,将有力推动我国低空产业的技术升级与应用拓展。 打破"续航天花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