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项目
搜索文档
一度吃菜多靠外省调运的青海 逆袭成了很多地方的“菜篮子” 高原冷凉蔬菜的“破圈”之路(乡村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24 07:13
产业发展概况 - 青海省利用高海拔冷凉气候将农业短板转化为发展优势,成功发展冷凉蔬菜产业,产品可在采收后两天内运抵全国各地 [1] - 冷凉蔬菜产业已成为青海农产品的新名片,2023年全省种植面积约66万亩,产量达158万吨,其中外输量达70万吨 [3] - 产业带动效果显著,以互助县为例,年产蔬菜17万吨,外销13万吨,产值突破7.6亿元,带动2万余户农户平均增收2万余元,并提供50多万人次的务工机会 [7] 生产与技术应用 - 青海省通过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节水节肥40%左右,并提升亩产约10% [4] - 科技助力品种改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团队自主选育28个高原特色蔬菜新品种,并引进筛选50余个新品种 [5] - 采用虫情测报等数字化设备进行精准虫害监测,并建设大型育苗基地,如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可同时育苗65万株,25天即可移栽 [4][5] 品质与标准化建设 - 冷凉蔬菜因其有机种植和优良品质深受客商欢迎,例如西蓝花生长最佳温度为15-22摄氏度,青海高原环境为其提供了理想条件 [2] - 西宁市累计建立779项地方标准,并新增21个绿色、有机农产品地标认证,对产品规格有严格细化标准,如菜薹长度需达35厘米 [6] - 田间初加工环节完善,例如使用气喷枪预处理大葱,再经打包打捆机包装和预冷后发往各地,保障蔬菜品质 [7] 市场与销售网络 - 产品采取订单农业模式,与广东等地客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从青海到广东的运输时间可控制在40小时内 [6] - 市场覆盖范围广泛,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至海外,海东市拥有29个海关认证的出口蔬菜基地,蔬菜出口量占全省54.3%,2024年上半年乐都区即出口蔬菜4200多吨,出口额128万美元,产品远销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国 [7] - 建设配套冷链物流设施,如建设3000吨库容的蔬菜保鲜库,并配备制冰间和泡沫箱生产车间,实现就地处理、打包发货,解决保鲜问题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