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

搜索文档
服务百姓温暖过冬!各地多举措应对降温 保障供热平稳与“菜篮子”供应
央视网· 2025-10-22 16:12
央视网消息:为了应对降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各地多措并举全力保民生。 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启动保供煤发放 温暖有保障 随着气温下降,近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保供煤发放工作正式启动,覆盖全旗1.4万余户居民,发放工作将持续至12月30 日。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居民有序装车、过磅、签字,将"温暖"带回家。 甘肃:多地提前供暖 设备升级保障供热平稳 受冷空气影响,这几天,甘肃白银市的最低气温只有3℃。当地提前启动供暖,较往年早了12天。甘肃金昌10月21日凌晨也正式启动 今冬供暖工作。供暖企业在各小区楼栋口新安装了电子平衡调节阀,通过调节管道流量,有效地解决"近端热、远端冷"的问题,使 室温更均衡。目前,甘肃已有9个市州提前供暖。 河南滑县:应对降温天气 保障菜篮子供应 眼下,河南安阳市滑县某蔬菜种植基地,大棚种植的1300余亩芹菜已陆续进入采摘期。为了应对降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工人们 正加紧采收、打捆,每天新鲜采摘的芹菜超过20万斤。当地通过抢收蔬菜、农技指导等举措,全力保障蔬菜生产与供应。 ...
“菜篮子”这样的工程奇迹,为何只出现在中国?
虎嗅· 2025-10-22 10:39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人血脉深处,饮食是生存的根基,更是生活的艺术、家庭的纽带、文化的基因。那一篮篮、一筐筐看似寻常的蔬菜瓜 果,正是我们生命旅途中最日常、最温情的注脚——它们维系着生命的鲜活,慰藉着劳作的疲惫,更承载着千家万户最踏实的烟火幸福。 丰饶、富足的餐饮条件,是小康社会最为质朴的根基。然而,时移世易,今非昔比,且地域有别,内外不同。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在不同 的时空维度里,或许便是他乡客眼中的奢侈之物。 首先是时间尺度。 曾几何时,中国人的餐桌,尤其是北方漫长的冬日,被单调与匮乏的阴影深深笼罩。寒风呼啸,如同将大地封存的无形禁令。北方的冬储 菜,展现的正是人类在自然严酷面前的渺小与夹缝求生的艰辛。 对于北方人来说,胡同深处堆积如山的大白菜,家家户户挖地窖的全民总动员,成吨的萝卜、土豆被小心翼翼地埋入地窖,数百斤的大白菜 在院子里层层码放,再用厚厚的草帘苫盖上——这些迫近深秋时节近乎悲壮的储菜场景,是与严冬的漫长对峙。 幽深的地窖里,腐烂的气味与有限的选择相伴整个冬季。餐桌上,白菜炖粉条、酸菜烩白肉、土豆丝循环往复,单调得令人绝望。绿叶蔬菜 成为奢望,维生素的匮乏在身体里悄然留下印记,那是时代刻在民生画卷 ...
宁夏青铜峡:“土宝贝”迎丰收 鼓起村民“钱袋子”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17:27
宁夏青铜峡:"土宝贝"迎丰收 鼓起村民"钱袋子" "今年螺丝菜长势不错,每亩产量稳达3000斤,每斤售价2元至3元。"沙坝湾村种植户郝文华说,他已连 续好几年种植螺丝菜,从最初试种几亩探路,到如今规模扩种、稳产增收。 螺丝菜丰收的喜悦,不仅鼓起了种植户的"钱袋子",也为周边闲暇群众提供了就近务工的好机会。"每 天早上七点半上工,帮忙捡一天能挣140元,家门口干活还不耽误带孙子,比出去打工舒心多了。"务工 人员张玉婵说。据了解,每年10月至11月的采收季,沙坝湾村1500多亩螺丝菜种植区稳定带动周边280 余人就近务工,让"照顾家庭"与"挣钱增收"两头不落。 近年来,陈袁滩镇锚定"特色兴农、产业富农"目标,立足沙坝湾村的区位优势、土壤禀赋与技术基础等 情况,谋划指导沙坝湾村发展螺丝菜产业,推动螺丝菜从"零散种植"走向"连片规模化",打造螺丝菜种 植特色农业产业品牌。同时,当地连续6年举办"巧媳妇"螺丝菜酱菜技能大赛,以赛事展技艺、聚人 气,持续扩大品牌效应,让螺丝菜从"田间产品"升级为"地域名片",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与市场认可度。 (完) 中新网宁夏青铜峡10月21日电 (记者 杨迪)近日,宁夏青铜峡市陈袁滩镇沙 ...
“多点发力”全力保障居民“菜篮子”供应 冬储菜价格亲民受欢迎
央视网· 2025-10-21 11:47
在河南安阳市滑县城关街道史固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大棚种植的1300余亩芹菜已陆续进入采摘期,工人们正加紧采收、打捆,每天新鲜采 摘的芹菜超过20万斤。 这几天,河南省气温较前期下降了5—10摄氏度。当地在抢收蔬菜的同时,还组织上百名农技人员深入各蔬菜产区指导菜农做好降温管 理、病虫害防治等生产保障工作。 滑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高军称:"对露地蔬菜要适时采收,对设施蔬菜要加固棚体、维护好棚膜,做好抗寒保温工作,加强光照及时 通风,加强病虫害防治、叶面补肥,要注意喷施芸苔素及微量元素,保障蔬菜正常生长。" 山西太原:蔬菜集中上市 市民忙采购 央视网消息:眼下,河南安阳市滑县蔬菜在田面积达30余万亩。为应对降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地通过抢收蔬菜、农技指导等举措, 全力保障蔬菜生产与市场供应。 种植户郭电欢称:"一亩地大概有10000斤,现在行情比较好,合1元1斤,一亩地卖10000元。我们村都有交易市场,直接拉过去就卖了, 很方便。" 商户赵利强称:"现在就是冬储菜的季节,每天能卖几百斤,半个月二十天左右就全部卖完。" 商户张超称:"芥菜今年一块一斤,白萝卜也是一块钱一斤,随着过两天菜大量下来的话,价格还会便宜点 ...
60天直销山姆会员商店!汕尾陆河首次成功移栽甜杆西兰花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20:31
项目概况 - 汕尾市尤嘉农业有限公司在汕尾陆河县通过“耕地银行”模式运营甜杆西兰花种植基地,首批幼苗已完成移栽 [4][5][24] - 该基地种植的甜杆西兰花预计在60天生长周期后,将直销至山姆会员商店及胖东来等知名商超 [1][2][38] - 项目已成功流转300亩土地,使过去的撂荒地种上连片高端时蔬 [24] 产品与市场定位 - 甜杆西兰花是起源于日本的杂交品种,在山姆会员商店零售价达19.8元/600g,被称为蔬菜单品中的“流量王” [9][10] - 产品定位高端,主要瞄准大湾区市场需求,利用陆河的气候水土条件确保品质 [8][15][16] - 种植策略上,陆河基地两个月后的采收期将接续北方尾货的空窗,实现市场错峰供应 [37] 选址优势与政策支持 - 企业选址陆河主要基于三方面因素:“耕地银行”政策降低土地获取时间成本、当地优质气候水土条件适宜种植、背靠大湾区市场便于直销 [14][15][16] - “耕地银行”是陆河县创新的土地流转机制,由政府统筹闲置耕地进行高效调配,已吸引15家企业入驻 [17][18][19][20][21][22][23][41] - 基地周边基础设施如机耕路、排水系统得到政府支持修缮,为项目运营提供便利 [28][29] 社会经济效益 - 项目进入用工高峰期时,日均用工量可达60-70人,较平常翻一番,广泛吸纳周边村民就业 [34][35][36] - 本地村民在基地打零工一天可收入百来元,有效贴补家用,起到助农增收作用 [32][33] - 项目带动零散耕地重新连片,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及乡村就业发展 [41][42]
太原冬储菜集中上市,商户日售几百斤!“一元菜”装满“菜篮子”
搜狐财经· 2025-10-20 20:17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在山西省太原市,进入深秋时节,气温持续降低,当地的白菜、土豆、大葱 等冬储菜也陆续上市,其中不少菜品是"一元菜",保障公众秋冬季的"菜篮子"供应。 蔬菜经营户:雪里红、芥菜今年是1元1斤,胡萝卜、白菜1.5元1斤,白萝卜也是1元1斤,随着过两天大 量(本地菜)下来的话,价格还会便宜点。 在太原杏花岭区的一处便民市场,前来采购的市民络绎不绝,不少人选购芥菜、白菜、土豆等冬储菜。 蔬菜经营户:雪里红、芥菜、白菜都已经集中上市了,每天一上午卖二三百斤,过两天人们开始腌菜, (销)量就又大一点。 蔬菜经营户:现在就是冬储菜的季节,每天能卖几百斤。 记者了解到,随着太原本地种植的冬储菜批量上市,不少菜品价格在1元左右。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令文芳 ...
甘肃宕昌贾河:打造“田园综合体” 绘就乡村新画卷
中国发展网· 2025-10-17 16:45
田园综合体建设模式 - 公司采用“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流转土地25亩,建设双层钢架构大棚20座及高效节能日光温室1座 [2] - 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思路实施示范村项目 [2] - 探索“政企联营”新模式,以村集体经济资金和土地资产入股,打造“鸿鹄山庄”和“三月间”农家乐等设施 [2] 产业与经济效益 - 产业实训基地种植西红柿棚7个、黄瓜棚2个、西瓜棚2个、甜瓜棚2个、辣椒棚4个及玫瑰棚4个,产量好且销量全部打开 [2] - “三月间”农家乐集休闲娱乐、餐饮、旅游为一体,配套儿童游乐设施,夏季游客多效益良好 [3] - 通过“以产惠民”“以景兴农”助力乡村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1] 基础设施与乡村风貌提升 - 在大堡子村硬化滨河路400米,清淤1万多方,新建拦沙坝和箱笼式景观湖 [3] - 新建休闲文化广场和村头公园,种植绿化花草树木3300平方米,安装各类灯具一百余盏并对景观桥进行夜景亮化 [3] - 在滩子村打造580米“绿色长廊”,栽植塔柏并新建小花园,大大提升村庄绿化率 [4] 人才培训与产业支撑 - 公司组织乡村振兴人才培训活动,邀请当地“土专家”现场授课,将专业知识转化成易懂的乡土话 [1] - 实训基地打造集产业示范、观光采摘体验、科技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平台,为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 - 种植大户承包产业实训基地产业园,发展壮大蔬菜种植产业,走协作共富之路 [2] 旅游开发与招商引资 - 整治撂荒地打造千亩草原“油菜花海”,新增旅游打卡地,并在滩子草原举行农文旅融合发展宣传推介暨招商引资系列活动开幕式 [4] - 完成下河桥至滩子村8公里中药材种植产业路沥青硬化,沿路栽设打卡牌25个 [4] - 贾河乡已成为“县城后花园”,带动以周末游、亲子游和休闲纳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业 [5]
让冷资源“热”起来(新知)
人民日报· 2025-10-17 06:05
核心观点 - 青海省通过发展冷凉经济,将高海拔、低气温的气候劣势转化为农业、数据中心等产业的发展优势,打造出推进乡村振兴的“热产业”[1] - 转变发展思路,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市场资源,是冷凉经济成功的关键[2] - 将生态保护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特色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2] 冷凉经济产业表现 - 青海冷水鱼2024年出口额超3亿元,同比增长近12倍[1] - 青海在海拔2000米到2800米的“黄金海拔”地带发展冷凉蔬菜产业[1] - 西宁湟中区打造“湟中冷凉蔬菜”品牌,构建产业体系,超2万农户受益[2] 冷凉经济的优势条件 - 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糖分与养分积累,提升蔬菜品质[1] - 作物生长周期变长,病虫害发生频率降低,农药使用量更少[1] - 较低气温使数据中心一年有超300天不用开空调降温,为发展绿算产业提供条件[1] 产业发展关键举措 -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开展育种技术研究,培育适应高原条件的高产抗病蔬菜新品种[2] - 发展冷凉经济是对自然资源的巧妙利用,展现了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的潜力[2] -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保护基础打牢,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就越大[2] 其他地区成功案例 - 宁夏固原冷凉蔬菜远销新加坡[3] - 河北崇礼彩椒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3] - 浙江桐乡濮院镇“无中生有”发展羊毛衫产业[3]
连续阴雨天致菜价上涨
齐鲁晚报网· 2025-10-16 22:53
蔬菜价格变动 - 济南市场黄瓜零售价达每斤6.28元,西红柿和丝瓜零售价为每斤5.98元,西葫芦零售价为每斤5.58元 [1] - 七里堡批发市场蔬菜价格通常比零售市场低10%-20%,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终端售价 [1] - 批发市场西红柿和黄瓜批发价已涨至每斤5元左右,西葫芦价格比上周贵1元多 [1] 价格涨幅情况 - 超市蔬菜区营业员表示,西红柿和黄瓜价格在短短十几天内从每斤2.5元左右涨至5元多,价格几乎翻倍 [3] - 莘县西红柿批发价从每斤2元多涨至4元左右,涨幅近一倍,黄瓜批发价从每斤1元多涨至3.7元左右 [3][4] 价格上涨原因 - 连续阴雨天导致西红柿果子上色慢、成熟度不足,影响产量和上市速度 [3] - 天气原因同样影响黄瓜产量和上市速度,导致批发价格大幅上涨 [4]
【百姓身边的“十四五”】人均粮食占有量1000斤,变化从田间到舌尖
中国经济网· 2025-10-16 17:52
粮食产量与安全 - 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4][6]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6] - 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6] 多元化食物供给 - 2024年肉蛋奶等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比2020年增长18.8% [6] - 2024年水产品总产量达7358万吨,比2020年增长12.3% [7] - “十四五”时期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基本实现周年均衡供应 [7]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 “十四五”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 [7] - 新制修订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3782项,比“十三五”末增加近4成 [9] - 高毒农药已从大田农业生产中退出,全面实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 [9] 农业结构优化 - 大豆自给率提高4个百分点,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 [6] - 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超8.6万个 [10] - 食用菌年产量达4200多万吨,占全球产量的8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