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搜索文档
“三阶净化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中国环境报· 2025-07-09 15:26
项目概况 - 陕西省铜川市实施牡丹园片区雨洪利用与生态修复工程,旨在缓解水资源短缺并改善生态环境 [1] - 项目由汩鸿环保提供技术支持,该公司在海绵城市建设和雨洪管理领域拥有先进技术 [1] - 项目占地23 13公顷,2023年1月开工,已完成95%建设任务 [1] - 构建了雨水控制系统、湿地处理系统、灌溉系统等完整生态体系 [1] 技术体系创新 - 项目基于海绵城市理念,构建"智能调控—梯级净化—生态融合"雨水综合管理系统 [2] - 智能分流与梯级调控:采用可调堰实现雨水分级控制,设置粗格栅及沉泥井拦截污染物 [2] - 生态净化与水质提升:通过前置塘—人工湿地复合净化系统实现污染物深度去除 [2] - 景观水体安全与长效运维:首创"雨污分离+再生水补水"双模式运行机制 [2] 项目效益 - 投资效益优化:潜流湿地系统精准定位,实现建设投入与功能需求最佳匹配 [4] - 功能融合创新:将防汛调蓄设施与景观游园结合,保障防洪安全同时提升环境品质 [4] - 技术示范价值:构建可复制的"调蓄+景观"技术体系,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4] - 社会综合效益:化解防汛设施与居住环境矛盾,创造优质公共空间 [4] - 推广应用前景:技术方案适用于老城区改造、公园绿地更新等场景 [4] 行业意义 - 项目探索出适合北方半干旱地区的可持续水系统建设路径 [3] - "多功能集成"建设理念具有广阔推广应用价值,为全国城市更新提供借鉴 [4]
守护中央水塔 建设人水和谐美丽秦岭
西安日报· 2025-04-28 11:08
秦岭水资源保护规划概述 - 西安市印发《西安市秦岭水资源保护利用规划》,为系统性保护秦岭水资源提供行动指南 [1] - 规划范围与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区域一致,总面积达5903 83平方公里 [2] - 规划以2023年为基准年,明确2030年近期目标和2035年远期目标 [2] 秦岭生态重要性 - 秦岭保护区占西安市域面积55%,是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分水岭 [2] - 秦岭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2] 规划核心原则 - 坚持"四水四定"原则(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3] - 以水资源合理开发、科学配置、高效利用为核心目标 [3] -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秦岭水质稳定达标 [3] 2030年阶段目标 -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立,三条红线全面划定 [4] - 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4] - 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基本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布局优化 [4] 2035年远景目标 - 河流水生态空间管理制度全面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5] - 节水型社会全面建成,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达先进水平 [5] - 基本建成水质优良、河湖生态健康的美丽秦岭 [5] 实施保障措施 - 加快推动秦岭水资源保护综合立法工作,建立考核奖惩制度 [6] - 加强应用技术研发,开展水质水量水生态协同控制技术研究 [6] -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开展争创最美秦岭河湖卫士活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