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规范
搜索文档
都市车界|“零公里二手车”乱象面临崩盘 工信部拟推新车转售禁令
齐鲁晚报· 2025-07-28 16:50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工信部拟协同相关部门规范整治零公里二手车现象,从源头进行规范管理,此前的“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传闻为不准确表述 [1] - 新规旨在直击汽车流通领域的灰色操作,对汽车市场生态、消费者权益及产业链上下游将产生深远影响 [1][2] 零公里二手车市场现状 - 零公里二手车指新车完成登记后迅速转手、里程数极低甚至未使用的“准新车”,在二手交易平台比比皆是,里程数仅为0.01万公里 [2] - 2024年全国二手车市场中,刚上牌不到3个月、里程不足50公里的“准新车”占比高达12.7%,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超过60% [2] 灰色产业链运作模式 - 出口套利模式:国内上牌后当“二手车”出口,享受13%出口退税并规避国内税费,单车收益可达4万至5万元 [4] - 车企冲量模式:部分车企自己注册新车当二手车卖,以“刷数据”让报表好看,向资本市场营造繁荣假象 [4] - 经销商冲业绩模式:4S店为完成销售任务拿返点提前上牌,套取政府补贴和厂家返利后,单辆车可获利约2万元 [4] 行业影响与问题暴露 - 零公里二手车现象被行业人士称为“行业毒瘤”,暴露了车企虚假繁荣、经销商冲量、黄牛套利等深层次问题 [4] - 政策实施后,部分依赖此类业务的中小平台资金周转周期将大幅拉长,利润压缩30%以上,可能面临生存危机 [6] - 政策将戳破部分车企通过黄牛托单维持的销量泡沫,真实销量或将暴露,迫使企业调整生产策略 [7] 市场反应与潜在变化 - 政策短期可能加剧热销车型的溢价现象,如小米YU7等车型出现的“订单加价转让”、“二手车溢价数万元”问题 [8] - 头部二手车平台有望借此机会扩大市场份额,推动行业向车况透明化、服务升级转型 [6] - 长期来看,政策有利于建立健康的市场生态,杜绝消费者面临的价格陷阱,保障购车权益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