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公里二手车
搜索文档
零公里二手车泛滥,背后竟是假繁荣!
金投网· 2025-10-27 17:25
零公里二手车现在都已经泛滥了,车企的销量里面到底有多大的水分呢? 公开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二手车交易约 1961 万辆,其中登记未满三个月、里程在 50 公里以内的零 公里二手车占比达到 12.7%,而新能源车型在其中更是占据了超过六成的份额。 其实,"零公里二手车"这个名词并不新鲜。它的定义甚至不复杂:一辆刚从工厂出来的车,尚未被个人 使用,却因为已上牌照、完成注册,被迫在法律意义上归入"二手车"之列。无论是4S店冲量上牌的"包 牌车",还是直营品牌退单后转手的"展车",只要完成首次登记,即便行驶里程仍是"0公里",都不再 是"新车"。 总结来说,所谓的零公里二手车就是新车刚上完牌照连方向盘都没有捂热,就摇身一变当二手车去卖。 在国内市场,当前渠道中出现的"0公里二手车"从源头上看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车企"大客户"销售部门 对外批量售卖的"资源车",其中以高库龄车、滞销车和老款车型为主,部分车辆未登记上牌;二是品牌 授权4S店为了实现月度、季度、年度销量目标而提前上牌的"冲量车",该类车型也被称为"包牌包税 车";三是部分采用直营渠道品牌的客户"退定车",该类车辆由二手车商代替客户补齐尾款提车,放在 二 ...
“零公里”二手车,中东有资金盘狂囤货
第一财经· 2025-09-07 21:22
行业趋势转变:从“零公里”到“长公里” - 中国二手车出口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转变,从业者从“零公里”二手车转向“长公里”二手车 [1] - “零公里”二手车被视为行业发展初期的阶段性产物,随着行业进入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阶段,其争议与日俱增 [1] - 2024年二手车出口量激增至43.6万辆,而2019年试点启动时仅约3000辆 [1] “零公里”二手车的特征与影响 - “零公里”二手车拥有新车车况但售价相当于新车打八折,成为部分车企消化库存、提高销量的渠道 [1] - 超90%出口的新能源二手车是“零公里”二手车,货源常来自4S门店库存新车 [3][4] - “零公里”二手车出口被指扰乱市场秩序,挤压合规车商利润,并影响中国汽车品牌海外形象 [1][4] - 海外市场政府正通过法规、认证等方式陆续禁止“零公里”二手车进口 [4] “长公里”二手车的发展机遇 - “长公里”二手车被行业视为打开全球市场的关键钥匙,凭借价格适应性匹配新兴市场对实用型车辆的需求 [6] - 行业进入规模化运营、体系化输出的新阶段,“长公里”二手车有望取代“零公里”车成为出口主力军 [6][8] - 有观点认为,中国有机会在不到10年内占据全球“长公里”二手车出口量50%的份额,达到500万辆规模 [8] 行业当前面临的挑战 - 车源分散于个人车主与小型车商,规模化集采难度大 [7] - 车况非标化导致检测认证成本居高不下,流通环节效率偏低推高综合成本 [7] - 售后服务是痛点,部分出口车辆不带质保,国外维修店难以维修中国新能源汽车 [7] - 超过50%的国内新车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部分被迫与二手车商合作以缓解资金压力 [4] 政策导向与行业展望 - 商务部于2024年2月联合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二手车出口业务,旨在促进健康有序发展 [2] - 从自主品牌角度看,“零公里”二手车非长远发展方向,随着海外市场布局深化,对其需求将弱化 [5] - 体系化出海需要提升维修售后服务质量,解决如数据读取权限、零部件售后等关键问题 [7]
“零公里”二手车,中东有资金盘狂囤货!
第一财经· 2025-09-07 19:03
行业趋势:从"零公里"向"长公里"二手车出口转型 - 中国二手车出口量从2019年约3000辆激增至2024年43.6万辆[1] - 2023年超90%出口的新能源二手车为"零公里"二手车[5] - 2024年开始行业转向"长公里"二手车出口模式[1][6] "零公里"二手车市场现状及影响 - "零公里"二手车具备新车车况但售价仅为新车八折[1][3] - 主要货源来自4S店库存新车 尤其新能源汽车因免购置税更易批量上牌[3] - 导致海外市场出现资金盘囤积现象 在中东地区形成灰色交易链条[6] - 扰乱正常新车出口秩序 挤压合规车商利润空间[1][6] 政策与监管环境变化 - 商务部2024年2月联合制定全国性二手车出口要求和程序[2] - 多个海外市场政府通过法规认证禁止"零公里"二手车进口[6] - 行业进入规模化运营、体系化输出的新发展阶段[8] "长公里"二手车发展机遇 - 定义为适配国际需求的优质二手车品类 非单纯按行驶里程划分[8] - 凭借价格适应性匹配新兴市场对"优质优价"车辆的核心需求[8] - 有望在10年内占据全球50%市场份额 达到500万辆规模[9] - 需要解决车源分散、车况非标化、流通环节效率低等核心难题[8] 售后服务体系挑战 - 2022-2023年部分经销商为快速出口忽视售后服务[9] - 国外维修店难以维修中国新能源汽车 需专业技术支持[9] - 配件质保问题和数据读取权限成为售后痛点[8][9] - 体系化出海需提升维修售后等服务质量[8] 经销商经营压力 - 超过50%汽车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5] - 新车价格竞争激烈迫使经销商与二手车商合作缓解资金压力[5] - 新能源车型因免购置税更便于批量上牌形成"零公里"车源[3]
中东有资金盘狂囤货!“零公里”二手车乱象何解?
第一财经· 2025-09-07 18:43
行业趋势转变 - 二手车出口从“零公里”转向“长公里”车型 以适配国际市场需求 [1] - 2024年二手车出口量达43.6万辆 较2019年试点阶段的3000辆实现大幅增长 [1] - 行业进入规模化运营和体系化输出新阶段 “长公里”二手车成为全球市场关键钥匙 [6] “零公里”二手车现状 - “零公里”二手车指新车0公里车况 售价相当于新车八折 主要出口中东/北非/中亚地区 [1][3] - 2023年超90%出口的新能源二手车属于“零公里”车型 [4] - 车源主要来自4S店库存新车 新能源车因免购置税更便于批量上牌 [3] 市场影响与挑战 - “零公里”二手车扰乱新车出口秩序 缺乏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1] - 导致海外市场出现资金盘囤货现象 例如中东地区A地购车B地销售 挤压合规车商利润 [4] - 海外政府通过法规认证等方式禁止“零公里”二手车进口 [4][5] 转型方向与机遇 - “长公里”二手车需解决车源分散/车况非标/流通效率低三大难题 [6] - 需提升维修售后服务质量 包括数据读取权限和零部件供应体系 [6] - 行业预测中国有望在10年内占据全球“长公里”二手车50%份额 达500万辆规模 [7] 政策监管动态 - 商务部2024年2月联合多部门发布全国性二手车出口程序要求 [2] - 强调严格保障质量安全 促进二手车出口健康有序发展 [2]
零公里二手车的坍塌
36氪· 2025-09-02 18:43
市场现象概述 - 中国二手车市场出现大量行驶里程不足50公里的准新车以二手车身份低价流通 这些车辆大多为新能源车型 价格比4S店同款新车低15%至30% [1] - 2024年全国二手车市场中 登记日期≤3个月且里程数≤50公里的车辆占比达12.7% 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60% [4] - 2025年该现象持续加剧 形成畸形市场状况 [4] 产生原因分析 - 车企面临库存压力和销售业绩压力 采取快进快出策略规避车辆贬值风险 [5] - 经销商通过员工或关联公司名义注册上牌制造"已销售"假象 帮助厂家完成销售数据 待实际买家出现时再以二手车名义过户 [5] - 多家车企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 包括北汽蓝谷 长安汽车 赛力斯等企业 [6] - 经销商为完成销售目标获取高额返点 将新车自行上牌后作为二手车低价出售 [6] - 国家及地方"以旧换新"补贴政策采用1.5万-2万元固定额度 创造套利空间 商家通过虚假交易套取补贴并冲高销量数据 [6] 市场影响分析 - 消费者购买零公里二手车将失去三电系统质保 电池衰减无法免费更换 后续更换费用可能高达数万元 [9] - 部分经销商将试驾车 展车或轻微运输损伤车包装成零公里二手车 存在电瓶亏电 轮胎老化等质量问题 [9] - 此类车辆转售时残值比普通二手车低15%~20% 转手难度增加 [9] - 虚假供需关系扰乱市场秩序 形成灰色流通链条 [9] - 挤压正常二手车和新车生存空间 导致价格倒挂现象 [9] - 行业销量数据失真可能引发国家产业政策误判 包括产能规划和技术市场接受度评估 [11] 监管应对措施 - 商务部2025年5月召开座谈会 要求规范整治零公里二手车乱象 严厉打击数据注水行为 [13] - 建立车辆全生命周期溯源系统 实现流转全程可追溯可查询 [13] - 研究制定细则限制"上牌即转售"行为 拟要求新车登记后需满足一定时间或行驶里程方可作为二手车交易 [13] 行业发展建议 - 车企需摒弃唯销量论考核方式 建立包含产品质量 技术创新 客户满意度的科学评价体系 [15] - 加强渠道管理杜绝压库行为 建立平等经销商合作关系 [15] - 消费者应全面考虑车辆性能 质量 售后服务和保值率 增强对零公里二手车权益损失的风险意识 [15]
不用怀疑,2025年下半场,房子、车子、存款将迎来“大变局”
搜狐财经· 2025-08-07 09:48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3% [1] - 住户存款增加10万亿元达到162万亿元历史新高 居民人均存款达11.5万元 [1] 楼市发展趋势 - 上半年新房成交均价9649元/平方米 较2024年同期9847元/平方米明显下降 [3] - 新建住宅层高、公摊、电梯等新国标实施 提升宜居属性 [4] - 保交楼、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房等化风险政策持续发力 [5] - 城市更新推动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 多地实施房票安置缓解房价上涨压力 [7][8] - 库存新房面积达76948万平方米 较2024年6月增长超4% [10] - 保障房配套升级 成为平抑房价的政策工具 [10] 车市竞争格局 - 车企平均利润率约4.8% 显著低于国际巨头 [12] - 上半年新车降价幅度超11% 新能源汽车价格降幅达12% [16] - 商务部拟禁止上牌未满半年车辆交易过户 设立6个月二手禁售期 [14] - 零公里二手车乱象扰乱市场 新规将推动产能合理化 [14] 存款利率与货币政策 - 6月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 三月期整存整取平均利率跌破1% [19] - 8月8日起恢复对国债、地方债利息征收增值税 [21] - 住户存款持续增加 降低货币政策刺激效果 [21] - 上证指数年内涨幅超6% 贵金属涨势明显 [23]
都市车界|“零公里二手车”乱象面临崩盘 工信部拟推新车转售禁令
齐鲁晚报· 2025-07-28 16:50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工信部拟协同相关部门规范整治零公里二手车现象,从源头进行规范管理,此前的“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传闻为不准确表述 [1] - 新规旨在直击汽车流通领域的灰色操作,对汽车市场生态、消费者权益及产业链上下游将产生深远影响 [1][2] 零公里二手车市场现状 - 零公里二手车指新车完成登记后迅速转手、里程数极低甚至未使用的“准新车”,在二手交易平台比比皆是,里程数仅为0.01万公里 [2] - 2024年全国二手车市场中,刚上牌不到3个月、里程不足50公里的“准新车”占比高达12.7%,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超过60% [2] 灰色产业链运作模式 - 出口套利模式:国内上牌后当“二手车”出口,享受13%出口退税并规避国内税费,单车收益可达4万至5万元 [4] - 车企冲量模式:部分车企自己注册新车当二手车卖,以“刷数据”让报表好看,向资本市场营造繁荣假象 [4] - 经销商冲业绩模式:4S店为完成销售任务拿返点提前上牌,套取政府补贴和厂家返利后,单辆车可获利约2万元 [4] 行业影响与问题暴露 - 零公里二手车现象被行业人士称为“行业毒瘤”,暴露了车企虚假繁荣、经销商冲量、黄牛套利等深层次问题 [4] - 政策实施后,部分依赖此类业务的中小平台资金周转周期将大幅拉长,利润压缩30%以上,可能面临生存危机 [6] - 政策将戳破部分车企通过黄牛托单维持的销量泡沫,真实销量或将暴露,迫使企业调整生产策略 [7] 市场反应与潜在变化 - 政策短期可能加剧热销车型的溢价现象,如小米YU7等车型出现的“订单加价转让”、“二手车溢价数万元”问题 [8] - 头部二手车平台有望借此机会扩大市场份额,推动行业向车况透明化、服务升级转型 [6] - 长期来看,政策有利于建立健康的市场生态,杜绝消费者面临的价格陷阱,保障购车权益 [7][8]
“零公里二手车”或被全面禁止,车企虚假繁荣的泡沫会被戳破吗?
36氪· 2025-07-22 15:22
零公里二手车现象与行业影响 - 零公里二手车指车企或经销商将新车提前上牌并登记为销量后以二手车身份降价销售的行为 旨在通过虚假销量完成月度或季度销售目标 [1][4]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二手车市场中登记日期≤3个月且里程数≤50公里的车辆占比达12.7% 路透社报道称哪吒汽车在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瞒报销量达64719辆 占其报告销量11.7万辆的55.3% [6][8] 政策监管动态 - 工信部联合公安部及市场监督管理局拟推行"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政策 以打击零公里二手车现象 [1] - 新规允许车企和经销商在6个月后销售已上牌车辆 但难以预测销量趋势 从而减少零公里二手车操作空间 [10] 对汽车产业的负面影响 - 导致车企利润率下降 因零公里二手车大幅压缩售价 迫使车企压缩成本并导致汽车质量下降 [6] - 造成经销商大规模亏损 2024年超过40%经销商亏损 超过80%出现价格倒挂 60%价格倒挂高于15% 全年4419家4S店退网 [9] - 扰乱二手车市场 2024年上半年217家交易平台破产 同比增加76% 近乎摧毁二手市场生态 [9] 车企应对与行业规范 - 长城汽车、极氪及小鹏等车企公开反对零公里二手车 强调品牌先行和服务先行的长期策略 [6] - 行业推动规范化措施 包括缩短供应链支付账期至60天内 缩短返利周期 以及规范智驾技术命名和宣传 [17][22] 产能过剩与市场挑战 - 零公里二手车泛滥主因是产能过剩 如哪吒汽车曾大量车辆囤积在经销商手中无法销售 [12] - 政策层面通过置换补贴和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拉动内需 但网友认为首辆车补贴比置换补贴更有效 且下乡政策受限于地区人口结构 [13][16] 全球影响与出口漏洞 - 零公里二手车影响海外市场 新车在国内上牌领取补贴后以二手车身份出口 可同时记作销量和出口各1次 并获取出口退税 规避新车高额关税 [8] - 海外多地已出台政策限制零公里二手车进口 [8] 行业健康度与长期发展 - 2024年全球汽车销量榜仅比亚迪和吉利两家中国车企上榜 分列第五和第十 显示中国汽车产业仍需提升国际竞争力 [17] - 行业健康发展需解决从供应链到经销商的全环节问题 包括取消"压库式"销量考核以减轻经销商压力 [22]
打击0公里二手车,曝工信部拟推行“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
猿大侠· 2025-07-21 13:05
零公里二手车现象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指出三四千家二手车平台销售零公里车是行业毒瘤 [1] - 2024年全国二手车市场中登记日期≤3个月且里程数≤50公里的车辆占比达12.7%,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60% [1] - 零公里二手车在汽车出口领域被部分车商利用政策差异以二手车名义出口新车,规避进出口管制和高额关税 [1] 行业操作与制造商行为 - 部分汽车制造商因产能过剩将未售出新车自行注册为零公里二手车,以美化销售数据并快速回笼资金 [1] - 零公里二手车现象导致工厂闲置问题,制造商通过此方式维持产能使用率 [1] 消费者风险 - 零公里二手车价格低廉但多数无法享受厂商提供的完整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质保 [3] - 核心部件故障时消费者需承担高额维修费用 [3] 监管与行业应对措施 - 商务部计划强化全流程监管并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3] - 工信部拟推行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政策以阻断套利空间 [3]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推动建立二手车出口唯一编码制度,奇瑞、比亚迪等企业已启动经销商违规上牌追责机制 [3]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倡议反对无底线价格战,支持企业正常参与市场竞争 [3]
“零公里二手车”繁荣背后有隐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1 06:49
行业现象 - "零公里二手车"指表显里程极低或保留运输保护膜的准新车 价格比新车低数万元 近年因经销商库存压力日益普遍 [1] - 该现象源于20世纪90年代 经销商为清理库存将新车以二手车形式低价出售 近年因欧标更新 中国出海车企通过此方式规避标准限制 [1] - 2024年二手车市场中"登记≤3个月 里程≤50公里"车辆占比达12.7% 较4年前增长7.2个百分点 平均每8辆二手车含1辆准新车 [2] 行业影响 - 侵蚀新车零售商利润空间 扰乱价格体系 每8辆二手车就有1辆准新车 规模效应冲击新车销量 [2] - 挤压同价位二手车市场 消费者倾向选择同价位的"零公里二手车"而非传统二手车 [2] - 部分车商将此类车销往海外引发反倾销质疑 多国加征关税 威胁中国车企海外利益及品牌形象 [3] 消费者影响 - 售后权益与新车存在差异 新能源车二手车主无法享受"首任车主"质保 需自担三电系统维修成本 [3] 政策动态 - 商务部召集车企座谈 规范"零公里二手车"乱象 同步引导二手车出口 [4]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倡议 反对无底线"价格战" 获工信部支持 将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4] - 工信部强调将整治"内卷式"竞争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 [4] 行业趋势 - 治理措施落地将推动二手车市场变革 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品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