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协商

搜索文档
“法务协商”能让网贷延期吗
经济日报· 2025-04-13 06:13
文章核心观点 “法务协商”骗局高发且难立案,建议短视频平台对相关关键词强制添加风险提示并严格筛查,打击非法代理维权金融黑灰产业需多方面入手 [1][3] 分组1:“法务协商”骗局案例 - 刚毕业大学生张明创业失败背负50余万元信用卡债务,被“专业法务”广告诱导,支付定金后诉求被拒 [1] 分组2:“法务协商”骗局手段及危害 - 非法代理维权中介利用网络渠道发布虚假案例,骗取金融消费者信任并诱导委托代理 [1] - 消费者签订协议需先支付高额费用,还可能被诱导借新还旧或申请过桥垫资,陷入连环债务陷阱 [2] - 消费者提供重要信息后,个人信息可能被非法利用或出售 [2] 分组3:“法务协商”骗局高发及难立案原因 - 高发原因一是庞大的群体性需求,债务人易病急乱投医;二是债务人缺乏对正规流程的认知,易被迷惑 [2] - 难立案根源在于不法分子采用“线上引流+虚拟身份”模式,资金流向复杂、隐蔽性强、取证成本高 [2] 分组4:相关部门及机构举措 - 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密集发布风险提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联合发布意见,提出加强“代理维权”乱象联合整治,强化金融纠纷源头治理 [2] - 金融机构加强风险提示,如嘉善农商银行通过多种形式提醒用户警惕非法代理维权危害及风险 [2] 分组5:打击非法代理维权建议 - 短视频平台对“法务协商”等关键词强制添加风险提示并严格筛查,压缩黑灰产引流空间 [1][3] - 加大执法力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提高违法成本 [3] - 强化技术防控与大数据监测,执法部门与平台合作,利用技术筛查违规内容 [3] - 持续加强消费者教育,通过案例警示与科普宣传提高消费者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