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泰勒制
icon
搜索文档
不想再做“狗屁工作”了
虎嗅APP· 2025-03-19 08:12
文章核心观点 - 现代社会工作存在去技能化现象,源于科学管理,虽提高效率但使劳动者失去讨价还价能力,降低技能水平,当下多数企业仍采用去技能化管理方式,后福特主义因与资本家利益相悖未成主流 [7][14][46] 科学管理:去技能化的基本原理 - 去技能化是剥夺劳动者生产相关技能和知识,让其失去与老板讨价还价本钱,当下流水线打工人是典型去技能化劳动者 [5][6][7] - 泰勒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目的是操控工人,让其遵守标准化流程完成极端细化任务,虽短期提高效率但把人变成机器,造成构想和执行分离 [7][8][9] - 去技能化对资本有驯化打工人和压缩劳动力价值、降低人力成本的好处,导致全社会打工人技能含金量下降 [11][13][15] - 泰勒制基本学说成为一切工作设计的基石,几乎所有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采纳其科学原理原则 [16] 蓝领的去技能化 - 中考普职分流受关注,有人认为需要有一技之长的蓝领,但中国职业教育令人不满意 [18] - 职业学校重规训管控学生,忽视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学到的技能粗浅,企业需要低技能、低成本、“高觉悟”的打工人,这是企业和职校的双赢,家长和学生的双输 [22][27][29] 白领的去技能化 - 中国白领需本科学历,但实际工作不需要多少技能,办公室实行构想和执行分离原则,白领从事无需思考规划的脑力劳动 [31][32][33] - 随着大学扩招,白领人数增多、“含金量”下降,与蓝领区别不大,无法从工作中获得自我实现感和使命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消费主义的崛起 [36][37] 再技能化的可能 - 福特制在泰勒制基础上发展而来,引入流水线,虽涨工资、降工时改善了打工人消费和休闲情况,但去技能化境况未改善 [39][42] - 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试图增强打工人技能,让其参与构想和协作,但与资本家利益相悖,未成为主流,当下多数企业仍采用泰勒制 [44][46] 尾声 - 现代社会强调效率和生产力,忽视生产关系改造,泰勒制使打工人去技能化,失去讨价还价能力,难以获得体面工资和工作使命感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