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两个转变

搜索文档
“十五五”时期要推动实现流域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两个转变”,对此该如何理解?
中国环境报· 2025-07-18 07:11
水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转变 - "十五五"时期将推动流域目标从"好Ⅲ水体比例"转向"优良水体比例",海洋目标从理化指标改善转向海湾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提升[1] - 治理思路从水环境质量改善向水生态系统健康转变,强调河流生态多样性与海湾生物群落完整性[1] - 战略部署回应人民对"清水绿岸、鱼鸥共舞"的生态需求,体现治理规律的深度把握[1] 当前治理成效与挑战 - 2024年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90.4%,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83.7%,为更高标准目标奠定基础[2] - 部分水体存在生态系统完整性不足、生物多样性低、生境连通性弱等问题[2] - "十四五"期间长江流域率先建立涵盖水生生物、水生境等类别的综合评价体系[3] 政策实施与技术支撑 -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推动治理进入生态系统健康导向阶段[4] - "十五五"将新增水生生物指标监测,实施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滨海生态廊道修复等工程[4] - 建立多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吸引资金投入生态修复[4] 行业行动方向 - 需提前部署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协同,如清理整治小水电站并保障生态流量[4] - 强化陆海联动系统性恢复海湾生态链,推动流域自然湿地恢复工程[4] - 要求企业适应更高环保标准,参与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