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环境保护

搜索文档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年下半年水生态环境工作会议
中国发展网· 2025-07-29 15:11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施文郁报道 近日,辽宁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召开2025年下半年水生态环境工作会议, 水生态环境处、省生态环境保护科技中心、省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同志, 各市及沈抚示范区生态环境局分管负责同志、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共3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在水质保达标方面:一是要加强河流断面日常管控,开展跨界联防联控和企业点源污染管 控,出现劣V类断面要排查原因并及时上报;二是要加强汛期水环境监管,明确河流水质断面主体责 任,河流水质本底值好的城市更不能放松;三是要提升申诉材料质量,有的放矢,理由充分,符合技术 规范要求;四是要按照监测方案配合做好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在重点工作任务方面:一是要将入河排 污口排查整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决杜绝入河排污口漏查漏报问题,确保完成2025年入河排污口全域 排查,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水体排污口整治任务;二是要排查梳理工业园区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推动 责任主体开展整改,做好依托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纳管评估工作;三是要大力推进美丽河湖建设,着手开 展"十五五"流域规划编制工作;四是做好年度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保专项行动,特别是要摸清县城黑臭 水体底数;五是对照 ...
“十五五”时期要推动实现流域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两个转变”,对此该如何理解?
中国环境报· 2025-07-18 07:11
水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转变 - "十五五"时期将推动流域目标从"好Ⅲ水体比例"转向"优良水体比例",海洋目标从理化指标改善转向海湾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提升[1] - 治理思路从水环境质量改善向水生态系统健康转变,强调河流生态多样性与海湾生物群落完整性[1] - 战略部署回应人民对"清水绿岸、鱼鸥共舞"的生态需求,体现治理规律的深度把握[1] 当前治理成效与挑战 - 2024年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90.4%,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83.7%,为更高标准目标奠定基础[2] - 部分水体存在生态系统完整性不足、生物多样性低、生境连通性弱等问题[2] - "十四五"期间长江流域率先建立涵盖水生生物、水生境等类别的综合评价体系[3] 政策实施与技术支撑 -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推动治理进入生态系统健康导向阶段[4] - "十五五"将新增水生生物指标监测,实施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滨海生态廊道修复等工程[4] - 建立多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吸引资金投入生态修复[4] 行业行动方向 - 需提前部署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协同,如清理整治小水电站并保障生态流量[4] - 强化陆海联动系统性恢复海湾生态链,推动流域自然湿地恢复工程[4] - 要求企业适应更高环保标准,参与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4][5]
陕西合阳如何实现人水和谐共生?|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征文选登
中国环境报· 2025-07-07 11:20
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严格执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强化制度供给和刚性约束 [1] - 采用先进科技手段,重点开展雨污分流、河湖整治、水质达标、断面考核等工作 [1] - 建立"三级河长制+三级环境网格制+三级林长制+警长制+巡管员"工作机制 [1] - 推行"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司法审判"综合治理模式,打击非法侵占生态核心区行为 [1] - 实施"一退、二限、三还"保护措施,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 [2] 生态修复工程进展 - 实施黄河西岸矿山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 [2] - 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分年度下达治理攻坚行动任务 [2] - 完成河道清障14.72公里、清淤疏浚13.8公里、岸坡治理12.15公里 [3] - 解决河道淤积、河床萎缩、水系不连通等问题 [3] - 黄河流域合阳段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 跨区域合作与产业机遇 - 与山西省运城市签署《跨界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议》 [3] - 作为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实施产业配套工程 [3] - 建成全省主要水产品良种繁育基地和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 [4] - 洽川镇建成高质量绿色低碳渔业基地,带动农户收入增长 [4] - 水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发展机遇 [3]
鹭鸟翩跹青山绿水间尽显生态之美 神州大地铺展夏日生机画卷
央视网· 2025-07-01 14:13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苍鹭岛生态旅游 - 苍鹭岛现有500余只苍鹭及野鸭子、鸳鸯等鸟类共一千余只,形成规模化的鸟类栖息地[1][2] - 成年苍鹭正哺育幼鸟,30天后幼鸟将独立觅食,届时进入旅游旺季[2] - 当地通过净化水质、美化河湖环境等措施提升生态条件,吸引野生动物繁衍[2] 江西鹰潭市湿地生态修复成效 - 鹰西湿地公园观测到6只凤头鸊鷉长期停留,该物种对水质要求极高[3][5] - 鹰潭市实施湿地生态修复、水质提升工程,成功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5] 河南老君山云海景观与旅游开发 - 老君山雨后云海景观壮丽,金顶建筑群在海拔2000多米处与云雾交融[6][8] - 因地形陡峭及水汽充沛,该地云海现象频发,文旅部门建议雨后清晨为最佳观赏时段[8]
美丽河湖何以美进人心(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6-18 05:40
水环境治理成效 - 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达90.4% 首次突破90% [1] - 长江干流连续5年 黄河干流连续3年保持Ⅱ类水质 [1] - 南京月牙湖通过2016年起的水环境综合整治 从黑臭湖转变为"水下森林"和鸟类乐园 [1] 治理挑战与政策部署 - 黑臭水体根治难度大 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治理仍处起步阶段 [1] - 生态环境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为"水十条"后全面部署水生态保护的新政策 [1] 系统化治理案例 - 厦门筼筜湖通过"海域、流域、全域"协同治理 从臭水湖转型为城市会客厅 [2] - 深圳东莞建立茅洲河流域协调机制 水质从重度黑臭提升至Ⅲ类 [2] - 浙皖实施四轮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 千岛湖水质稳定维持Ⅰ类 [2] 生态经济协同发展 - 安徽宣城依托青弋江流域资源 建成18个生态型景区和1072家民宿 形成人水共生模式 [3]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可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推动绿色转型 [3]
111万尾鱼苗放流黄河
内蒙古日报· 2025-06-06 21:27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 - 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举行,111万尾鱼苗被放入黄河 [1] - 放流现场人头攒动,水运车辆有序停靠,临时鱼池里鱼苗欢腾跳跃,通过特制滑槽滑入黄河水中 [3] - 放流鱼苗包括26万尾黄河鲤鱼、15万尾白鲢和70万尾鳙鱼,均为适应性强、生态价值高的品种 [6] 生态修复成效 - 鄂尔多斯市实施"以鱼养水、以鱼净水"生态工程,过去五年累计开展30余次增殖放流行动,投放各类苗种超过1000万尾 [8] - 黄河鄂尔多斯段水域环境正在改善,生物多样性持续向好,渔业资源逐步回归 [8] 社会参与 - 市民积极参与放流活动,认为保护生态是每个人的责任,希望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5]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发布
央广网· 2025-05-22 08:54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发布 - 核心观点:我国发布《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作出全面战略部署,目标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 [1][2] 行动方案覆盖范围 - 长江6300公里、黄河5400公里的干流全线纳入保护范围 [1] - 全国210个重点湖库中超九成被列入保护清单 [1] 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转变 - 从以污染治理为主转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流域要素协同治理 [1] - 重点解决水资源保障、生态流量、水生态修复等问题 [2] 美丽河湖定义标准 - 水资源方面:通过再生水利用、生态流量调控,实现"有河有水" [2] - 水生态方面:要求水域与缓冲带重现生机,实现"有鱼有草" [2] - 水环境方面:严控污染排放,实现水质优良和"人水和谐" [2] 实施进展 - 重庆率先在长江干流建立横向补偿机制,2024年实现干流支流全覆盖 [1] - 重庆与湖北、贵州签订流域补偿协议,实现跨界河流协同管理 [1] - 将生态流量达标率、鱼类种群数量等指标纳入补偿考核 [1] 时间目标 - 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 [1][2] - 2030年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 - 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 [2]
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到2027年 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1 15:48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发布 - 生态环境部会同多部门发布《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这是继"水十条"后对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战略部署 [1] - 水生态环境保护从污染治理为主转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 [1] - 美丽河湖标准包括:水资源方面通过再生水利用和生态流量调控实现"有河有水";水生态方面要求重现水域生机和土著物种回归;水环境方面严控污染排放实现"人水和谐" [1] 行动方案目标与范围 - 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2030年取得明显成效,2035年基本建成 [1] - 行动范围包括长江6300公里、黄河5400公里干流全线,以及全国210个重点湖库中超九成 [2] - 小微水体如小水沟和乡村池塘也被纳入治理范围 [2] 方案重点方向 - 相比"水十条"重点解决工业污染等"老大难"问题,新方案更注重提质增效 [2] - 重点解决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保障(特别是生态流量)、水生态修复等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