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综合治理

搜索文档
赤田水库流域总体水质连续三年保持为优
海南日报· 2025-07-17 09:32
赤田水库流域水质改善 - 赤田水库流域总体水质连续三年保持为优,稳中向好趋势明显 [1][3] - 水质优级断面比例达85.7%,创历史最好水平 [3] 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实践 - 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自2021年8月开展以来成效显著 [3] - 形成了跨地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的"赤田模式" [3] - 生态补偿机制与流域综合治理深度融合,形成全链条治理体系 [4] 综合治理措施 - 统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活源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五大领域 [4] - 三亚市和保亭县签订了新一轮补偿协议 [4] - 建立了水环境监管平台并部署相关设备 [4] 经验分享与推广 - 会议对三年实践进行梳理,邀请多方代表分享经验 [3] - 为全省流域治理、生态补偿等工作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4] - 参会代表实地考察了生态修复项目成效等情况 [4]
保亭创新赤田水库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打造共治共享样板
海南日报· 2025-06-05 09:44
赤田水库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核心治理模式为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三亚与保亭合作推动水质从Ⅲ类提升至Ⅱ类[2] - 系统治理贯穿全过程,重点包括农业面源治理、生态修复和智慧监测三大板块[2][3] - 创新采用"修复+监测"双轨制,新建12个自动监测站点并接入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可视化分析[3]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 -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点实现土壤肥力提升与成本节约双重效益[2] - 实施水肥一体化、果园套种绿肥等化肥减量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使用量显著增加[2] - 通过精准治污使种植业污染负荷降低,相关技术在三道镇芒果园等区域取得实证效果[2] 生态修复工程成效 - 田滚河河口生态修复工程将直排污水的鱼塘改造为具备水质净化功能的人工湿地[3] - 湿地系统采用"调蓄塘沉淀+水生植物净化"双重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达标排放[3] - 修复后形成水清岸绿的景观带,周边居民休闲空间品质提升[2][3]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完成流域污水管网全覆盖,实现居民生活污水100%收集处理[3] - 人工湿地系统兼具生态功能与民生效益,成为区域环境改善的核心"滤芯"[3] - 智慧监管平台整合多河流监测数据,实时预警水质异常情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