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防洪减灾
icon
搜索文档
我省推介超千亿元水利建设项目
辽宁日报· 2025-10-14 08:58
项目总体规模与投资 - 辽宁省在2025东北(沈阳)水博览会上推介102个水利项目,总投资额达1070亿元 [1] - “十五五”期间全省计划实施水利项目1608个,总投资1669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518亿元,是“十四五”计划的1.4倍 [2] - “十四五”以来水利投资创历史新高,预计期末完成投资1067亿元,是“十三五”时期的2.2倍 [1] 水库与重大引调水工程 - 计划建设6座大中型水库,其中永平水库和生金水库两座大型水库设计库容分别为1.94亿立方米和1.24亿立方米,总投资116.64亿元 [1] - 辽东半岛水资源配置工程涉及总投资超过200亿元,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估 [1] 灌区建设与涝区治理 - “十四五”期间已实施34个大中型灌区新建和改造项目,完成投资44亿元;实施17个涝区治理项目,完成投资11亿元 [2] - 此次推介包括浑蒲灌区改造、盘山灌区改造、新建碧流河灌区及辽河区排涝工程等18个项目,估算总投资212亿元 [2] 水资源配置格局与体系建设 - 长期构建以北、中、南三线及北水润辽工程为骨干的“四干十脉”水资源配置格局 [2] - 持续完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和乡村振兴水利保障体系 [2] 项目目标与资金筹措 - 水利建设在促投资、惠民生、稳就业、强保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 - 重点项目实施将推进省级水网建设、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防洪减灾能力、改善农村供水条件、促进河湖生态好转 [2] - 水利部门将通过精准项目推介和供需对接,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基础设施的募投建运管 [2]
广西11条河流17个站超警
广西日报· 2025-10-10 10:20
水情与泄洪调度 - 百色水利枢纽因台风影响自10月1日凌晨开启闸门泄洪 预计持续至10月10日左右 [2] - 截至10月9日20时 广西仍有左江 客兰河 郁江 武思江等11条河流17个站超警0.01至5.46米 其中郁江南宁市邕宁区河段超警最大达5.46米 [3] - 郁江南宁水文站水位75.88米超警2.88米 流量11700立方米每秒且缓慢上涨 郁江贵港水文站水位43.17米超警1.97米 流量10600立方米每秒且持续上涨 [3] 水文预测与影响 - 水文部门监测显示10月9日8时至20时南宁 柳州 防城港等市部分地区降中到大雨 最大累计雨量为南宁市邕宁区中和镇26.5毫米 [2] - 自治区水文中心预测未来12小时右江 左江以退水为主 郁江南宁城区至贵港城区河段水位将继续上涨0.1至0.5米 [4] 水利工程调度措施 - 广西水利部门科学精准调度郁江流域百色 左江 老口 西津 那板等15座水库水电站 通过预泄 拦洪 错峰等方式实施联合调度 [5] - 10月6日2时利用明江上游那板水库拦蓄洪水1.23亿立方米 降低宁明县城洪峰水位2米以上 [5] - 10月7日11时起百色水利枢纽将4500立方米每秒入库流量减少为1810立方米每秒出库 削减出库60% 使百色市城区于7日19时退至警戒水位以下 随后进一步控制出库流量至1400立方米每秒及900立方米每秒 [5] 调度成效 - 经洪水演进分析 调度措施可减少南宁洪峰流量约1800立方米每秒 降低洪峰水位1.5米以上 有力保障南宁市防洪安全并避免沿线低洼地区受淹 [5]
广东黄茅峡水库:筑牢大湾区安澜屏障 激活流域发展新动能
水利部网站· 2025-06-04 16:26
工程概况 - 黄茅峡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批复,即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1] - 工程由泄水闸、电站厂房、船闸、鱼道和两岸连接坝等组成 [1] - 工程是广东省委省政府重点推进的重大水利项目 [1] 核心功能 - 主要目标为系统性提升北江中下游流域防洪能力 [2] - 建成后可完善北江防洪工程体系,减轻广州佛山等地防洪压力 [1] - 将显著提升连江中下游河段防洪能力,改善通航和灌溉条件 [1] 战略意义 - 直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防洪韧性 [1] - 解决北江中下游防洪库容不足问题,填补连江干流无防洪控制性工程的空白 [1] - 项目符合《广东省水网建设规划》关于新建防洪水库的要求 [1] 综合效益 - 兼具航运、发电、灌溉及水资源调节等多重功能 [2] - 将为北江中下游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2] - 通过创新机制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的多维突破 [2] 生态建设 -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升空间造景 [2] - 将建设绿美人居示范点,助力"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2] - 项目设计包含活化商业街区、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等要素 [2] 建设背景 - 北江作为珠江流域第二大水系,历史上多次发生特大洪水(如"22·6"和"24·4"洪水) [1] - 2025年4月广东已进入汛期,防洪需求迫切 [1] - 国家和省级规划均明确要求在连江干流建设防洪控制性工程 [1]
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言)
人民日报· 2025-05-29 06:31
防洪减灾体系现状 - 长江、黄河等七大江河流域已形成以堤防为基础、防洪控制性枢纽为骨干的防洪减灾体系,结合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 - 极端强降雨因气候变化呈多发态势,突破历史极值的暴雨洪水灾害频发,对现有防洪体系构成严峻挑战 [1] 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 - **第一道防线(云中雨监测)**:需推进水利测雨雷达建设,强化数据管理以提升短临暴雨预警能力,研发超精细化降水预报模型及耦合的洪水演进模型,延长预见期并提高精准度 [1] - **第二道防线(落地雨监测)**:建议在暴雨来源区、山洪易发区加密雨量站,结合高精度地理数据研发24-72小时水位流量涨幅预警产品,实现中小河流洪水自动预报 [2] - **第三道防线(洪水演进监测)**:优化水文站网布局,升级测验设备与方法,基于水文水动力学模型实现溃坝洪水计算和蓄滞洪区启用预演 [2] 现代化防洪工程体系升级 - 需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智能大坝建设,提升水库数字化管理水平 [2] - 提高堤防建设标准并完善监测体系,加强砂基隐患治理及害堤动物防治 [2] - 全面升级蓄滞洪区管理,建设数字孪生蓄滞洪区以增强调控能力 [2]
徐曙海调研防汛工作 抓紧抓实防汛各项工作 确保全市安全平稳度汛
镇江日报· 2025-05-14 07:11
防汛工作调研 - 市长徐曙海调研扬中市、京口区、丹徒区和镇江高新区防汛工作,强调要落实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部署,确保全市安全平稳度汛[1] - 通江河道整治是提升防洪减灾能力的重要环节,徐曙海实地考察古运河入江口、太平河姚桥段,强调要统筹推进防汛工程建设和城市有机更新[1] - 长江堤防是长江防洪体系第一道防线,徐曙海要求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加快整改,并实施镇江市长江堤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1] 防汛应急物资储备 - 徐曙海实地察看市级防浪锥储备点,强调要拓展多元储备渠道,确保防汛物资齐全充足[2] - 要求优化物资储备布局,健全应急物资管理、调运机制,加强统筹管理和快速投送能力建设[2] - 强调要备齐备足物资装备,建强抢险救援队伍,加强应急实战演练[2] 防汛能力提升 - 要求提升临灾应对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监测预报体系,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2] - 加强薄弱堤段等重点部位巡查抢护,做到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科学应对[2] - 强调要完善会商研判、联动响应机制,加强协调联动和值班值守[2]